標題圖片

美即被曝曾是假洋品牌:宣稱係南韓美容品

中國網 china.com.cn  時間: 2013-12-09  內容來源: 中國經濟網

    今年8月16日,一紙來自全球最大化粧品公司歐萊雅集團的收購公告,讓背負了多年“假洋品牌”的美即控股終於獲得外資身份。

  根據公告,歐萊雅擬以每股6.3港元的價格全面收購美即,收購總額約65.38億港元(折合約52億元人民幣),以此推算,與妻子共持有美即11.7%股權的公司創始人佘雨原,有望套現7.7億港元。

  自此,這款從最初並未在南韓有過銷售的“南韓面膜”,到後來在南韓追加“註冊”,到今年被外資全面收購,美即終於擺脫“假洋品牌”的身份尷尬,一步步“轉正”。並且從註冊資本僅有100萬元的小公司,搖身成為年銷售過十億的面膜品類領軍企業。

  事實上,“傍洋”已成為不少本土化粧品企業選擇的捷徑。少數“洗白者”的身後,是更多打著國外公司“監製”、“品牌管理”、“授權”的假洋品牌,在市面上多不勝數。

  不在南韓銷售的“南韓面膜”

  1997年,年僅25歲的佘雨原開始代理可採面膜。由於佘之前曾代理一款國外保健品,手裏擁有豐富的藥店渠道資源,與可採的“本草養顏”定位十分吻合,手中的“可採”在2002年創下了年銷售超過5億元的佳績,成為當時面膜品類的佼佼者。

  然而雙方的合作並沒有因此而繼續,反而因為可採懷疑佘私下做自己的産品而在2002年中與其停止了代理關係。當時,中國面膜市場正處於急速擴張時期,寶潔、聯合利華、歐萊雅等外資面膜品牌大舉入侵,可採、八杯水、素兒等本土品牌也暗中發力。

  與可採的合作讓佘賺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停止代理關係後的佘雨原曾經推出一款名為“火鶴藍”的潔陰産品,可惜並不成功。2003年,佘雨原與人合夥註冊“美即”品牌,重回面膜市場。

  當時,“韓流”在中國大陸開始風靡,佘雨原洞悉了這個商機。據記者調查發現,在創立的頭幾年,美即將自己宣傳成“來自南韓的美容品”。

  據當時美即産品宣傳語,美即面膜“對各種植物活性成分進行科學配比組方、復效合成,使植物活性成分的美容功效産生平方效應,起到顯著的美容健膚作用,並被喻為‘魔術般的改變’。”

  此外,美即還創造了一個故事和一個美容聖品——“植活素”。“2001年,美即斥鉅資將‘植活素’的提取工藝與配方組合進行了全新升級,……植物活性成分經過現代科技全新複合鍛造,……通過現代皮膚活性滋透技術有效活化肌膚的基礎上,起到顯著的美容健膚作用。”這種“起到顯著作用”的物質,以 “美即植活素”這個名字,來到了中國。

  2003年方註冊成立的美即化粧品有限公司,卻在2001年就斥鉅資研發“植活素”?這在時間上顯然難以自圓其説。而且,美即在當時的産品包裝上均印有諾大的韓文商標字樣,讓人初看往往會誤以為是南韓的進口産品。

  與之佐證的是,佘雨原還分別在2005年11月7日、2006年3月21日以及2007年2月21日在中國申請了韓文、中文“植活”和“美即植活”商標。

  但事實上,美即面膜在南韓並沒有銷售,就連美即公司的招股説明書也坦言“我們的所有業務設于中國”。

  身份轉正:擺脫“基因不純”

  2005年5月,華瀚集團透過其全資附屬公司貴州漢方制藥以注資方式向美即化粧品公司的母公司廣州群和投資700萬元,間接持有美即化粧品49%股權。華瀚的進場,無疑是看好當時面膜市場的巨大潛力。

  公開資料顯示,護膚品和彩粧仍是目前中國化粧品市場銷售額增長的主要動力,銷售額佔比分別為35.66%和18.73%。與2011 年護膚品高達86.9%的滲透率相比,面膜的滲透率僅為29.7%。

  與此同時,隨著美即越做越大,其品牌的“基因”問題也開始引起人們的注意。2006年7月,華瀚集團借重組之機在英屬維爾京群島註冊成立仲介控股公司美即控股,通過收購原美即化粧品股東30%股權反向收購美即化粧品公司,並將公司的註冊資本從原來的100萬人民幣追加至400萬港元。

  至此,美即已成為了百分百的外商獨資企業,但為了讓美即的南韓身份更“名副其實”,2006年12月,美即控股在南韓註冊成立了全資附屬公司美即株式會社,並許可其使用“美即MG”品牌及商標,用以向美即集團的其他成員公司轉授許可。

  自此以後,每一包美即面膜的背後開始印上“南韓美即株式會社授權”字樣。此外,為了避免為人詬病,佘雨原還在2006年12月18日同一天內在南韓註冊了商標,並在上市前將商標悉數轉讓給美即控股。

  知名行銷專家、北京志起未來行銷諮詢集團董事長李志起認為,像美即這種通過在國外註冊商標及公司的手法,其實是鑽了法律空子,“只要他不是過分強調自己的歷史有多少年或者是某一個確鑿的出處,那麼嚴格意義上來説這並不違法”。

  李志起還認為,傢具、服裝以及化粧品行業的假洋品牌最為氾濫,企業靠“傍洋”迅速做大後往往會開始洗白,通過種種手段去規避“基因不純”的問題。

  截至2009年6月30日,美即控股的收益及純利符合年增長率高達69.2%和75.1%,雖然只是做單一面膜品類,但該公司截至2007年、 2008年、2009年6月30日三個年度及截至2010年4月30日止10個月的收益分別達1.3億、2.5億、3.7億和5.1億港元,同期純利分別為2160萬、3410萬、6620萬和1.02億港元。

  假洋品牌“洗白”的三大路徑

  2010年9月,美即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旋即躋身中國日化行業七大上市企業之列。而早在當年3月,美即便與南韓的韓佛化粧品公司訂立合營協議,在大中華地區推廣、銷售韓佛旗下的“It‘s Skin”和“ICS”品牌化粧品和護膚品。與此同時,其還跟韓佛訂立製造協議,在南韓生産以“Keep UP”品牌為美即生産護膚品。

  在李志起看來,這種戰略合作的方式是近年來假洋品牌規避虛假指責的主要方式之一。據其介紹,以往假洋品牌的“洗白”不外三招:首先是公司和商標的註冊,一般會選擇國內外一些合法的註冊機構,而不是像早些年那樣找一些虛擬的、完全不存在的機構;其次是國內和國外的機構往往會有授權關係,把國外的授權引進到國內來用,這樣就可擺脫虛假之嫌;最後就是在國外註冊一些機構,然後再以國內機構的名義去收購和控股,這種手法也用得比較多。

  “還有一些企業會請國外的人加盟,比如洋人企業的董事長或者專家,這些洋人往往也是真名實姓的,也確實存在。”李志起認為,假洋品牌層出不窮及日漸成熟的“洗白”手段讓消費者更加難以識別。

  事實上,美即在上市前後就開始對其假洋品牌身份進行“修正”,更換外包裝、廣告語,大量刪除網路上的“南韓品牌”宣傳廣告,還在去年4月將原包裝上的“南韓美即株式會社授權”更改為“美即控股有限公司授權製造”。

  “他們(假洋品牌)現在更喜歡使用一些模棱兩可的説辭,並大量使用外國模特,營造出一個洋品牌的假像,但其實它主要的成本都花在廣告上。”職業打假人王海認為,假洋品牌之所以能夠成功,是因為其抓住了消費者對國産品牌不信任的心理。

  事實上,像美即、碧斯、嘉媚樂、溫碧泉、丸美等較為知名的日化品牌都曾經被人質疑是假洋品牌,而在屈臣氏、千色店以及普通精品化粧品店,不知名的假洋品牌就更加氾濫。

  雅蘭國際化粧品有限公司董事長何毅彬曾對媒體坦承,碧斯在上世紀90年代曾試水日化線,但因局限于內部基因不完善以及對市場的顧慮,計劃最終擱置。

  去年,王海曾經質疑碧斯是假洋品牌,但最終僅能以消費者名義起訴碧斯涉嫌虛假宣傳。“化粧品造假的情況,第一是成分有問題,有違禁成分;另外一個是功效,誇大虛假宣傳。”王海告訴記者,目前國內沒有專門針對假洋品牌的法律法規,主要是靠《廣告法》和《産品品質法》來規範企業的日常生産和銷售行為。但由於違法成本過低,導致假洋品牌難以杜絕。

  據了解,去年12月12日,廣州市越秀區人民法院對某消費者起訴碧斯化粧品公司欺詐案作出一審判決,碧斯化粧品公司敗訴,需退回及賠償原告合共2948元。但碧斯公司不服上訴,目前該案件二審仍未有結果。

責任編輯: 劉穎穎
標題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