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魯爾工業區産業轉型的經驗

中國網 | 時間: 2010-06-02  | 文章來源: 中國經濟時報

為了學習歐洲可持續發展的經驗,筆者赴德國的埃森,考察了魯爾工業區産業轉型和接續産業的發展。魯爾區位於德國西部的北萊茵-威斯特法倫州(簡稱北威州),由11座城市和4個區構成,總面積4400平方公里,人口530萬,是歐洲現在最大的經濟區。

魯爾區的轉型歷程

魯爾區原本以生産煤和鋼鐵為主,20世紀60、70年代,由於廉價石油的競爭,這裡先後遭遇“煤炭危機”和“鋼鐵危機”,使魯爾區經濟受到嚴重影響,礦區以採煤、鋼鐵、煤化工、重型機械為主的重型工業經濟結構日益顯露弊端。主導産業衰落,失業率上升,大量人口外流,環境污染嚴重,社會負債增加等,使魯爾區的可持續發展受到嚴峻挑戰。對此,政府積極採取措施,通過經濟結構變化和産業轉型,使魯爾區的經濟再造輝煌。

第一,制定總體規劃。魯爾區發展初期,缺乏對土地利用、城鎮佈局、環境保護等方面的整體規劃,造成地區環境品質不斷惡化,區域形象受到嚴重損害。為了促進區域的協調發展,德國政府頒布法律,成立了魯爾煤管區開發協會,作為魯爾區最高規劃機構。之後,又分別通過法律一再擴大其權力,現已成為區域規劃的聯合機構,對礦區的發展做出全面規劃和統籌安排。魯爾區總體發展規劃對於調整魯爾區的經濟及社會結構起了重要作用,使這一百年老工業區再次充滿了活力。

第二,對傳統工業進行全面改造。長期以來,煤産業和鋼産業一直是魯爾區發展的兩大支柱,經濟結構老化使魯爾區的經濟發展速度明顯低於全國的平均水準。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在政府的資助下,對企業實行集中化、合理化管理。對煤炭和鋼鐵傳統工業進行企業合併和技術改造,加強企業內部和企業之間的專業化與協作化。同時,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魯爾區建成了由公路、鐵路和水運構成的交通網,是歐洲最稠密的交通網路,區內600公里高速公路,730公里聯邦公路,1190公里鄉村公路組成了魯爾區內縱橫交錯的公路網,使得區內任何一個地方距離高速公路都不超過6公里。

第三,積極培育新興産業。在進一步發掘原有産業潛力的同時,魯爾區將極具發展潛力的高新技術産業和文化産業作為發展的重點,以此來提高區域産業的競爭力。主要有:

(1)健康工程和生物制藥産業。魯爾區是世界上醫院最集中的地區之一,從世界頂尖的醫療技術到傳統的治療手段,幾乎覆蓋了全部的醫療領域。區內的研究機構、醫療教育機構,為制藥及生物工程的發展提供技術支援,同時吸引生物制藥等領域的創新企業進入。目前,醫藥産業共吸收就業28萬,是魯爾區就業人數最多的産業。

(2)物流産業。魯爾區以區位條件、交通設施以及工業底蘊為基礎,通過市政當局推動、國際物流企業參與以及科研成果轉化大力發展物流産業,目前,約有3000個物流企業,覆蓋魯爾區産業價值鏈的各個環節,就業人數達18萬人。

(3)化學工業。魯爾區曾是德國化學工業的先驅,焦油化工産業衰落後,魯爾區積極開發碳化工和天然氣化工産品。化工産品的深加工具有明顯的後向關聯度,拉動了魯爾區的經濟復興。新型化工産品安全、高效,具有清潔及可迴圈利用性,提高了可持續發展能力。

(4)文化産業。旅遊與文化産業是魯爾區實現經濟轉型的主要特色之一。1998年,魯爾區制定了一條區域性旅遊規劃,被稱為“工業文化之路”的旅遊線路連接了19個工業旅遊景點、6個國家級博物館和12個典型工業城鎮。“工業文化之路”如同一部反映煤礦、煉焦工業發展的“教科書”,帶領人們遊歷150年的工業發展歷史。開發工業旅遊在改善區域功能和形象上發揮了獨特的效應,成為魯爾區經濟轉型的標誌。

第四,科研機構和高等教育為産業轉型提供支援。魯爾區已發展成為歐洲大學密度最大的工業區。除了專門的科學研究機構外,每個大學都設有“技術轉化中心”,從而形成了一個從技術到市場應用的體系。同時,政府鼓勵企業之間以及企業與研究機構之間進行合作,以發揮“群體效應”,並對這種合作下進行開發的項目予以資金補助。目前,全區有30個技術中心,600個致力於發展新技術的公司。

魯爾區在轉型過程中始終重視環保,注意形象。由於採取了有力措施改善一度被嚴重污染的環境,如限制污染氣體排放、建立空氣品質監測系統等。如今魯爾區已經變成環境優美的公園綠地、幽雅的産業園區,不僅提高了當地人民的生活品質,也為新型産業發展創造了優美潔凈的環境。

魯爾區轉型的啟示

目前,我國有118座資源型城市(鎮),許多城鎮資源枯竭,面臨城市産業轉型和接續産業的發展。由於傳統産業的收縮,經濟發展缺乏活力,城市發展後勁不足,魯爾區經濟轉型的成功為我國探索傳統老工業城市(鎮)的經濟發展提供了經驗,值得借鑒。

第一,注重城市形象的改變。魯爾區産業的成功轉型,一個重要的表現是重塑了自己的形象。過去,人們對魯爾區的印像是:礦區,“人的臉是黑的”;與煤和鋼有關,“男人辛苦”;污染嚴重,不適合於居住;河流是污水的通道,“幾百年來一直是排放廢水的”。20世紀90年代以後,人們的印象在逐步改變。環保型的工業園區不斷擴展,不斷探索和改造,用新的可持續的方法來解決土地利用問題,與新型産業發展結合起來,超出了傳統恢復環境的思路。所以,資源型城市的産業轉型,必須從重新塑造形象開始。

第二,強調合作的重要性,尤其是城市之間的合作發展。魯爾區分佈著一個由多個城市組成的城市群,在區域發展中,各個城市相互協作,共同治理污染。尤其是對於流經這些城市的共同的河流進行重新整治,先治理小河流,再治理主河道,流經各個城市的小支流在進入主河道時都已經被凈化。合作的重要性就在於,許多環境問題是跨越區域和相互依存性的,要實現區域的可持續發展,必須共同的配合行動。

第三,始終把創新放在重要位置。魯爾區的創新就在於,它把各個城市的歷史挖掘出來,文化保留下來。在那裏,工業的歷史名勝,也是一個有價值的“賣點”,埃森的礦區已經申報世界文化遺産。把城市變成一個公園,用機械化向遊客展示工業時代的文明;把工廠變成一個藝術館,人們在廢棄的工廠裏舉辦上萬人參加的大型音樂會;把以前的車間變成大型餐廳,給周邊居民帶來更多的就業機會;等等。正是由於創新尤其是觀念創新,使魯爾區以嶄新的面貌向世人展現出來。

第四,資源型城市的産業轉型必須未雨綢繆。魯爾區産業轉型和接續産業的發展是成功的,但也是痛苦的。由於資源枯竭,企業倒閉,工人技能單一,老齡化嚴重,使該地區失業率曾經高達10%-20%。經過長期的探索,才最終找到使城市走出困境的途徑。我國的許多資源型城市資源已經枯竭(如撫順、個舊等),或者資源即將枯竭(如大慶等),也面臨著産業轉型和接續産業的發展,為了避免由此而造成的痛苦,必須未雨綢繆,使城市能夠平滑地轉型。



關於中國訪談

  智慧的對話,思想的交鋒。政府官員、專家學者、社會名人、國際友人做客中國訪談,解讀政策法規,闡釋新聞熱點,講述世界風雲,傾訴人生故事。秉承權威、人文、開放、深入的原則,為網友展現不同人生的精彩歷程。
中國網地址:
中國北京海澱區西三環北路89號中國外文大廈B座
郵編:100089

訪談熱線

如果您想做客中國訪談,嘉賓請聯繫:
電話: 010-88828267 010-88828056
傳真: 010-88828105
如果您有意見和建議請聯繫我們:
E-mail:duomeiti@china.org.cn
網友可進入論壇直接參與訪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