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革命家羅榮桓 |
中國網 | 時間: 2011-07-28 | 文章來源: 中國網 |
羅元帥的女兒羅北捷女士做客中國訪談 攝影 胡迪
中國網:大家好!這裡是“中國訪談·世界對話”,歡迎您的收看!説到羅榮桓元帥,大家都知道他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開國元勳,是中國十大元帥之一。毛澤東主席對羅元帥有著高度的評價,1963年羅元帥去世的時候,毛主席悲痛萬分地為他寫下了《吊羅榮桓同志》,這是在毛主席一生中眾多詩詞當中唯一為戰友寫的詩詞。詩的最後一句是這樣寫的:君今不幸離人世,國有疑難可問誰?可見,毛主席和元帥之間有著深厚的情誼。本期節目邀請到了羅元帥的女兒羅北捷女士,來請她講講羅榮桓元帥的故事。歡迎您來到中國網作客! 羅北捷:你好! 中國網:説到羅榮桓元帥的名字,在戰場上可以説讓敵人聞風喪膽,在軍隊裏讓大家豎指讚嘆。但我知道羅榮桓這個名字似乎不是他的名字,他的本名叫羅慎鎮,羅榮桓的名字是後來老師給他起的。是這樣嗎? 羅北捷:是這樣的,確實是這麼回事。 中國網:確實的出處是怎樣的? 羅北捷:是從《詩經》裏出來的。 中國網:“桓桓于徵”,這也許冥冥中暗示了他一生的軍旅征戰。 羅北捷:是的。 中國網:您小時候,是不是羅元帥也給您講了他在戰場上的經歷,您當時有怎樣的感想? 羅北捷:父親離開我的時候,我才14歲,屬於一個少年,他跟我這樣年齡的人交流肯定不如和成年人之間交流得這麼多。對我來説,他講的更多的是自己生活當中的感悟,因為大的戰場場面都有著作來描述,所以他很少提及,反而講他從軍過程當中的一些體會。比如説他當時從武昌帶著起義的部隊上井岡山,那時候他也是個學生,剛離開學校不久,很單純,對整個社會的複雜性、農民起義軍隊成分的多樣性沒有估計。所以,他提了一箱子銀元,那是整個連隊的伙食費。銀元很重,所以他走路很慢。這時候上來兩個農友打扮的人,那時候也沒有統一的軍裝,他們説“黨代表,你累了,我們幫你提吧”,他覺得都是自己連裏的弟兄,就很放心地銀元交給他們兩個人,結果半路上他們倆開了小差,導致連隊的生活費都沒著落了。 這個事兒他講了很多遍,雖然我那時候很小,但我對這個事印象很深。他通過這個故事,讓我們懂得一個道理,參加革命,上井岡山參加秋收起義,每個人的目的都是不一樣的,不要以為革命隊伍裏所有人都是一個堅定的方向。他告訴我們生活的多樣性和複雜性,學生往往想問題想得比較單純。 中國網:羅元帥在經歷了那樣的血雨腥風、刀光劍影,南征北戰之後,我想他對戰場的看法肯定會有不同的感受,是不是也曾經跟您説過一些? 羅北捷:是的,我父親在抗戰期間有七、八年時間是在山東,所以他對山東很有感情。他是一個湖南人,但他把山東作為自己的第二故鄉,因為自己最年富力強的時間是在山東度過的。當時在山東一五師,也可以説為中國革命盡了他自己應盡的責任和力量,所以他對這段時間的印象非常深。 當然那段時間經歷的戰鬥場面也很多。他跟我我母親結婚以後,很少發生什麼爭執,兩個人比較和諧。我父親的脾氣還可以,不太發作的。但唯一個發作很厲害的,兩個人吵得很兇的是,打臨沂的時候,我父親出現了尿血,當時的醫療條件下也不可能查清楚是什麼原因引起的。部隊在臨沂城下久攻不下,父親急需到前方看一下情況。我母親就把騾子、牲口藏起來。我父親和她吵得很兇,我父親説她是反革命。我媽媽為這事兒哭了很久,特別傷心,她説保護你的身體健康,這是組織交給我的任務。但因為部隊在前方戰事很緊,我哥哥當時也很小,説被嚇壞了。這個事情我們印象很深。 中國網:一方面是羅元帥對革命的信仰,一方面是作為女人對丈夫的關心,害怕他的身體吃不住,怕他途中再遭受一些重創,但最終的目的都是為了在革命、戰爭當中取得更大的勝利? 羅北捷:是的,那時候是在抗日戰爭時期。 中國網:後來羅元帥在回顧自己一生戎馬生涯時有什麼樣的評價?怎麼回顧自己一生的這個工作? 羅北捷:我們上小學的時候需要填表,其中一項是父母親的職業。有時候我就填革命軍人,因為我覺得他們都是革命軍人。有一次我父親還為這個事兒跟我説了説,他説嚴格意義上革命軍人不能算作一個職業,我説那我怎麼填?他説,説句良心話,我們這些人就是職業革命家。我説,我總不能在職業這一欄裏填上職業革命家,職業革命家我連聽都沒聽説過。這是他自己對自己的看法,我們這些人是以革命為終身職業的人,所以叫職業革命家,這是我填表時對我説過的,這是他對自己的看法和定位,現在想起來我覺得是很確切的。 中國網:職業軍人和職業革命家,您覺得他們之間最大的區別是什麼? 羅北捷:這意思是:不管他穿不穿軍裝,革命都是他終生的信仰。 中國網:脫了軍裝依然為祖國的革命事業貢獻著自己的力量,思想上在時刻關心著祖國事業的發展? 羅北捷:是的。 中國網:您剛才也提到了,參加革命的人員當中每個人似乎都有不同的初衷,確實有很多人是這樣的,在投身革命的時候,家裏的經濟條件不是太好。但是羅元帥是出生在富紳家庭,念過大學,可以説家裏條件非常好,經濟上有充足的保障。對於羅元帥有這樣的政治覺悟,您覺得當時是一個什麼樣的動力在推動著他? 羅北捷:他們當時投身革命也不是偶然的,因為二十年代的中國軍閥混戰,國家非常貧瘠,當時他家庭在農村,算衣食有著落,但不是我們所想像的什麼問題都沒有,他上學的錢都是要靠祠堂來籌集。他在青島大學唸書的時候,那時候的青年人也希望出國,也希望到外面去留學,看看外面的世界,赴法勤工儉學是一些人,還有直接去美國留洋的。他當時也準備去美國留學,當時家裏給他籌集赴美去留學的費用。當這個費用來了之後,他自己動搖了,不想走了,因為他是學理工科的,有很重的以工業救國的想法。他自己辦過合作社,做過肥皂,做過火柴,因為他自己是工程師出身,他希望用自己做工,以科技救國的理想是有的。 但很快這個想法就破滅掉了,根本不能夠實現。他覺得救中國,中國的問題必須在中國解決,即使到國外學到了很多科學知識,但恐怕對解決中國的問題沒有任何的幫助。所以,他説當時也在碼頭上徘徊了很久,因為很多同學都走了,家裏也給他寄了錢來。這時候他和另外一個同學決定留下,因為他當時看到中國水深火熱,軍閥混戰、列強欺淩中國人的情況,不能忍受。他又是一個知識青年,尤其覺得自己國家這個樣子,覺得他有責任來解決中國的問題。中國的問題肯定是在國外解決不了的,所以他放棄了去美國的想法,留下來了。 中國網:我記得很有意思的是,羅元帥有很多的子女,每個人的名字也不一樣,叫東進、北屯、南下、北捷,這些詞也具有非常動感的意味,羅列在一起就描繪了一個羅元帥南征北戰的過程,這是出於怎樣的考慮?正好是有子女降生而起這樣一個名字嗎? 羅北捷:我想是有這個意思的,因為當時部隊南征北戰,家屬都得跟著部隊走,走到哪有孩子降生了,他就希望用這個孩子記錄當時的一些事情,比如説北屯是我的大哥,這個孩子已經夭折了,他當時取這個名字,因為當年是北方屯兵,東進是部隊轉戰山東,所以取名東進。部隊南下的時候有了我的姐姐南下,我是解放的時候生的,所以我叫北捷。 中國網:每個名字背後都似乎都在講述一個歷史,一場戰役或一場戰爭的經過?您作為女兒來講感受父親最深刻的是哪些方面?您覺得你父親是怎樣的一個人? 羅北捷:我父親這個人平時話並不多,但我現在想來挺佩服他的,我覺得他是目光敏銳的政治家,他對問題的判斷是非常準確的。但這種洞察力、判斷能力來自於他在部隊南征北戰這種革命經歷給他鑄造的洞察力,所以他看待問題非常深刻,認識問題非常準確,這都不是憑空來的,是在艱苦的革命鬥爭生涯得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