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巍: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使兩國關係務實推進

首頁 > 中國訪談 > 專家學者

導語

 

嘉賓介紹

達巍: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美國研究所所長。
 

本期照片

   
   
 

訪談實錄

刷新全文列印合併稱謂
 

評論

用戶: 密碼:

團隊介紹

  《中國訪談》擁有先進的演播設備和成熟專業的策劃、技術團隊,節目團隊在全國“兩會”、黨代會、國慶等國家重大宣傳報道工作中扮演重要角色。由《中國訪談》團隊獨家策劃製作的多部系列訪談節目,曾獲得國家級、全國人大、省部級等多項優秀作品獎。
  團隊成員:鄭海濱 韓琳 王瑞芳 齊凱 佟靜
裴希婷 李虹霖 張揚 孫婉露
版權聲明:

本欄目所有內容,包括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中國網及/或相關權利人所有,未經中國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單位、網站或個人不得變更、發行、播送、轉載、複製、重制、改動、散佈、表演、展示或利用本欄目的局部或全部的內容或服務或在非中國網所屬的伺服器上作鏡像,否則本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單位、網站或個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在下載使用時必須註明“稿件來源:中國網”,否則本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活動標題

  • 達巍: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使兩國關係務實推進

活動描述

  • 時間:2016年6月8日18:00
    簡介:為期兩天的第八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和第七輪中美人文交流高層磋商于6月7日在北京閉幕。此輪對話有何看點,取得了哪些成果,《中國訪談》邀請國際關係問題專家與網友進行交流。

文字內容:

  • 中國網:

    “中國訪談,世界對話”,歡迎您的收看。為期兩天的第八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和第七輪中美人文交流高層磋商于6月7日在北京閉幕。此輪對話有何看點,取得了哪些成果,本期節目我們特別邀請到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美國所所長達巍與各位網友進行交流。

    歡迎您,達所長。

    2016-06-08 18:04:48

  • 達巍:

    主持人好!各位網友大家好!

    2016-06-08 18:05:32

  • 中國網:

    歡迎您今天做客我們的節目。我們都知道,此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召開的大背景跟以往相當不同,因為中美關係現在正在為南海、網路安全等問題看起來不是很樂觀。在這樣的大背景下,雙方存在一定的分歧,這樣的對話是否還有意義呢?

    2016-06-08 18:06:31

  • 達巍:

    其實對戰略與經濟對話、人文磋商的意義有很多的討論。回到你開頭的問題,可能中美關係現在面臨一些問題,越是面臨問題的時候,越是要對話。一個成熟的關係,我們儘管有分歧,但我們在有分歧的同時能夠進行有效的溝通,通過溝通和對話管控分歧,擴大合作,這才是一個成熟關係的應有之意。

    2016-06-08 18:10:44

  • 達巍:

    那麼戰略對話的成果,一般的網友朋友看起來有點雲裏霧裏,非常多。中美戰略對話其實給中美兩國政府提供了一個對話的平臺,假如沒有這樣的對話平臺,其實中國政府和美國政府缺少一次性的對話平臺,你讓它一個個去做其實是非常困難的,而且確實通過這些成果——我們看到300多項成果,你會看到中美關係在一點點地務實地往前推進。也許沒有特別抓眼球的成果,但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必須通過這樣的一小步一小步往前推進。從這個意義來説,我覺得中美經濟戰略與經濟對話還有人文交流高層磋商都是特別重要的一些機制。

    2016-06-08 18:11:18

  • 中國網:

    可能越是有分歧,越存在問題,越需要對話,而且這樣的一個對話和磋商也提供了非常好的平臺。

    剛才您提到在這次對話中我們達成了非常多的成果,我也知道雙方總共達成了330多項成果,可能網友們對這些成果不是特別熟悉。能否請您給大家介紹一下,在這些成果中,哪些是您覺得價值比較大,比較具有突破性的成果呢?

    2016-06-08 18:21:46

  • 達巍:

    其實我覺得價值都很大。它可能不會像去年和前年,比如,我們回顧去年習主席到美國訪問,或者奧巴馬前年到中國來訪問,都會有一些特別大的成果。比如去年特別重要的網路安全中美新的機制,前年中美圍繞氣侯變化有聯合聲明,包括2014年的莊園會議也有很多的成果。那麼可能相比那種,戰略經濟對話和人文交流高層磋商其實沒有那麼大的、那麼抓眼球的成果,因為政府是一個工作層級,是副總理級的一個對話,它並不是一個元首的對話。儘管這樣,我覺得還是有一些成果是特別重要的。

    2016-06-08 18:22:25

  • 達巍:

    我們看成果清單的時候,大家首先要分清它有三大部分。戰略經濟對話,戰略部分有戰略軌,戰略軌有它的戰略清單;經濟對話有經濟軌,人文交流有人文軌。這三個軌道上的對話成果都很多,每個方面都有一些比較好的成果。比如在經濟軌有幾個成果還是挺重要的,比如説關於中國給美國2500億合格境外投資者額度;包括在人民幣交易清算方面,中美各指定一家清算銀行。這些成果其實都使人民幣國際化和人民幣走出去邁出了挺重要的一步,是一個比較實質性的進展。包括在戰略軌方面,這不是在清單裏面,在習近平接見的時候,習主席發表講話的時候講到了中美新型大國關係怎樣往前推進,在戰略軌的清單裏也提到了中美如何務實地推進新型大國關係。這些都是比較抓人眼球的一些成果。

    2016-06-08 18:58:45

  • 中國網:

    就像您剛才提到的三個方面,戰略、人文和經濟。其中中美雙方的分歧點可能集中在戰略意圖方面,美國有一些人説,中國在南海的作為就是為了把美國趕出去;而我國很多人則認為,美國在圍堵中國。您認為這樣一個對話有沒有很好的化解這樣一種分歧?對於化解雙方的戰略誤判有什麼作用?

    2016-06-08 19:01:35

  • 達巍:

    其實我覺得中美雙方這樣的一些疑慮不可能通過一次對話就解決了,如果很明顯的一次對話就消除了,那也太簡單了。其實中美這些分歧通過一次對話不能解決問題,但要通過一次次的對話來逐漸地累積信任,降低疑慮。按照這個標準來説,我認為這次對話非常成功。

    今天下午我也跟剛剛結束對話的美方白宮、國防部的一些官員進行了交流,他們也跟我説,感覺到對這一輪對話比較滿意。舉幾個例子,比如説習主席也接見了美方代表,習主席的一些講話,包括習主席有關南海問題的表述,聽了以後美國人覺得很安心。中國在堅持我們既有的和平解決,包括共同開發、擱置爭議這些原則,他們覺得中國在繼續推動和平解決南海爭議、南海問題,他們覺得這樣很安心。再比如説,美國人對中國人大剛剛公佈的非政府組織管理法有一定的疑慮。克裏昨天在講話中專門講到,跟中國官員的溝通裏,中方很好地對這個法律進行了解釋和説明,美方也對中方的説明感覺到很放心。所以,這樣一種溝通,我覺得是非常有效的,也確確實實能夠發揮這樣的作用。我想這就是戰略經濟對話,以及人文交流溝通應該發揮的一個功能。我們總會有疑慮,也許今天解決了的疑慮,到一年後又有新的疑慮出現,這是一個持久的過程。那麼一系列疑慮産生了,我們解釋、解決這些疑慮,降低疑慮,這會是一個持久的過程。所以,我們才需要有年度對話機制的存在。按照這個標準,相比于過去的對話,我覺得今年的對話還是挺成功的。

    2016-06-08 19:02:31

  • 中國網:

    可以説取得了一些階段性成果。我們都知道,奧巴馬總統任期只剩半年,很多人會擔心這可能是最後一次中美之間的戰略和經濟對話。有些西方學者也認為中美之間的對話已經進行了8次,通過對話,有些問題好像越談越嚴重,互信好像越談越少了。您怎麼看待這個問題,您預測這樣一種對話機制還能繼續下去嗎?

    2016-06-08 19:09:31

  • 達巍:

    首先,對這個機制的一些批評或者一些疑慮,包括你説有的西方學者説,好像越談疑慮越來越多,其實我不同意這個説法。中美之間的疑慮不是因為對話造成的,中美之間出現一些問題並不是因為對話太多造成的,我們説也許是對話太少或者是對話還不夠有效,這是可能的,但不能説對話越多反而造成了我們的衝突和分歧,這其實是不客觀的。

    在美國,其實包括在中國,也有很多人對對話機制的確有這樣的一些批評,但我跟中美雙方的官員都有一些接觸,他們的看法現在是越來越一致,越來越接近,就像我們前面討論到的,這個機制是一個挺有效和挺有用的機制。

    2016-06-08 19:11:11

  • 達巍:

    但中美關係本身在發展,這個“餡餅”越來越大,我們現在無法確定它的比例,我們隨便説,假設30%是衝突面或者説消極面,70%是是合作面和積極面,但當這個餅這麼小的時候,你看到衝突面這麼大,它的面就這麼小。當這個餅這麼大了,好像它的衝突面也變大了。但這就像我們今天都要喝水一樣,我們都要呼吸空氣一樣,空氣好的時候你不會覺得有什麼問題,只有當霧霾發生了,你會説純凈的空氣這麼重要。其實中美之間合作的那60-70%就像水和空氣一樣,我們感覺不到。但我們會感覺到整天都是那些壞的部分,水不乾淨了,空氣不乾淨了,南海怎麼有這麼多的爭議,其實我們都是看到了那些壞消息。我們看新聞,新聞總是報道一些怪消息,這是新聞的規律。其實中美這樣的對話有很重要的作用,就是把正能量拿出來,把合作面拿出來,300多項成果拿出來。所以,我不太同意你剛才説的西方的觀點。

    2016-06-08 19:14:09

  • 達巍:

    關於這個對話的未來,當然這確實是奧巴馬政府的最後一年,這不用説了。明年美國有新總統産生,有新政府産生,我們也不知道誰會當選美國總統,現在高度難以預測。但我想一個基本的事實,中美兩國的政府官員或者學界,大家都認識到中美這麼大的兩個國家,這麼多的問題,不管是合作還是對抗,這麼多的問題確實需要一個對話的平臺,需要一個對話的框架,這個框架叫做什麼?這個框架怎麼進行,這有一定的變數。但沒有這樣一個框架可能是不行的。

    所以,我們看明年,當然一種可能性是民主黨獲勝,希拉裏當選,這個機制延續下去的可能性就會比較大。因為希拉裏本來就是奧巴馬政府的國務卿,現在的戰略經濟對話本身就是希拉裏和奧巴馬從布希政府繼承過來的,也做了一點改革,把原來布希政府的對話機制改成了今天的戰略經濟對話,所以,希拉裏是一個重要的推動者。而今天的中美人文交流高層磋商機制本身就是希拉裏當國務卿的時候和我國的劉延東副總理共同倡導的,所以希拉裏本身是這個機制的創造者和推動者。如果她當選總統的話,這兩個機制會持續下去,當然也會有調整,但持續下去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但我們知道,大選還有另外一種可能性,就是共和黨的特朗普上臺,他的政策我們不太好預測,因為他的不確定性比較大,我們也不知道他會怎麼樣。但是回到我前面説的觀點,就是説中美都需要這樣一個框架。我們説最極端的,也許特朗普上來説我們不搞了,但是可能時間會告訴他,中美需要有這樣一個機制,況且他不一定説不搞。所以,不確定性可能會略微高一點。但我想中美需要這樣一個機制是從兩國的利益出發的。我個人覺得未來中美延續一個類似的機制的可能性是比較大的,也許不一定叫這個名字,也許形式會有調整。

    2016-06-08 19:15:39

  • 中國網:

    可以説八輪對話發展到現在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並且因為中美之間一直致力於解決問題,大家可能都看到的是問題,而沒有看到已經解決或已經達成合作的一些方面。我們也知道,這樣一個戰略和經濟對話,其中經濟是非常重要的一塊。本輪對話開始前輿論非常關注三個方面的問題,首先是産能過剩及鋼鐵的問題,針對這個問題,本輪對話中取得了什麼樣的成果?

    2016-06-08 19:20:27

  • 達巍:

    關於鋼鐵的問題,中國有一個比較具體的承諾,中國承諾要削減1.1到1.5億噸鋼産量,這是一個承諾。關於鋼鐵整體産能過剩的問題,其實我們會看到這次是美國把它作為一個比較大的問題專門提出來了,這個背景就是最近美國和歐洲國家很多的報表,認為中國對他們國家有鋼鐵傾銷。在這個問題上,表面上來看,中國和美國矛盾挺大的,但如果我們靜下來想一想這個問題,實際上中國和美國在這個問題上的分歧沒有那麼大。為什麼這麼説呢?因為産能過剩的問題,本身是我們中國政府正在致力於解決的問題,而中國正在進行經濟結構的調整,其中去産能是一個重要的任務。

    現在主要的分歧是去産能的速度怎麼樣,那麼我們中國當然要以我們自己的節奏,以我們自己的速度來調整我們自己的經濟結構。其實在這個問題上,我們大家的目標可能是一樣的,遠景可能是一樣的。當然美國希望中國按照他們的節奏去做,所以他們提出很多東西,但中國不可能按照美國的節奏來推動我們自己的經濟結構調整。我們要按照我們自己的節奏來做,但其實大家的方向是一致的。所以,吵歸吵,最後中國政府也有我們的承諾,這本身就是按照我們自己的需求,按照我們去産能的這樣一個節奏來做出的承諾,它也符合美國的利益,也符合中國的利益。所以,在這個問題上,大方向一致,但節奏和速度可能有不同。那麼美國提美國的,我們做我們的,大概這就是我們的一個態度。

    2016-06-08 19:23:04

  • 中國網:

    就像您剛才提到的,可能美國民眾有不少的抱怨,除了剛才説的鋼鐵問題,還有一個是匯率問題,歐美方面擔心人民幣進一步貶值,甚至有人認為中國是不是操控了匯率。其實中國對於美聯儲加息以及在美人民幣的交易清算合作一直也表示了關切。針對這樣一個問題,此輪對話取得了什麼樣的成果?

    2016-06-08 19:26:03

  • 達巍:

    關於人民幣匯率自由浮動,已經不是貶值了。那麼這個問題,其實中美在這次沒有一個特別明確的説法,就是給一個數字之類的,沒有。但大家都進行了一個表態,就是美國支援中國,中國也是致力於向市場化的方向進行匯率的調整。跟鋼鐵其實有點異曲同工的味道,中美在大方向上又是一致的,但還是這個問題,我們有我們的時間表,我們有我們的速度,美國有美國的。在這個問題上,我們其實要看到美國叫得很兇,但美國內部也有不同的觀點,這次來進行經濟對話的雅各布·盧是美國的財政部長,他是負責這個工作的。財政部在美國國內,包括和美國國會、美國一些媒體的觀點並不一樣,美國國內有些人把美國國內的經濟問題歸咎於中國,歸咎於中國的人民幣,説中國操控匯率,惡意貶值,但實際更大的問題是它自己,或者是整體實體經濟在調整,把它歸結為中國是沒有道理的。美國財政部懂得這個問題。所以我們看美國在經濟對話方面講這些事,一方面是在給中國施加壓力;另一方面,美國人是在説給國內的美國人自己聽:我到中國來對話,你們有這個要求,我聽到了,我把這個要求傳遞給中國了。他們有這方面的考慮。所以,美國財政部到目前為止也沒有把中國列為貨幣操縱國,其實美國國內有很大的聲音要求把中國列為貨幣操縱國,包括特朗普在競選演講的時候説要把中國列入貨幣操縱國,羅姆尼競選的時候也這樣説,美國財政部有這樣的壓力,所以它把中國列入觀察國之內,它也有這樣的壓力。另一方面它頂住這樣的壓力,不把中國列入進去。所以,通過這樣的對話,中美能夠彼此了解到對方的想法,那麼中國也會知道,美國財政部到底是個什麼樣的立場,它在國內有什麼樣的壓力。

    美方也知道,中國其實致力於匯率的改革,但中國有自己的國情,中國有自己的利益需要去維護,中國要按照自己的時間表去走。大家在匯率問題上重申了這樣的原則,而且關於人民幣境外清算包括交易的問題,本身有具體的成果,中美各指定一家銀行作為人民幣清算銀行,而且中國給了美國2500億的額度,合格境外投資者的額度。這一成果是人民幣走出去和人民幣在美國結算的很重要的進展。所以,我們不僅有一些原則性的重申,而且有一些新的進展,這些進展是符合中國的方向的,人民幣要走出去,人民幣要逐漸地國際化,取得了一些比較具體的進步。我想在這方面,其實也是一個有具體成果的東西。

    2016-06-08 19:27:31

  • 中國網:

    除了産能和匯率兩個方面,還有一個非常重視的就是中美雙邊投資協議的談判。這樣一個談判其實對於改善投資環境也會發揮一定的作用。無論是美國還是中國,雙方都要求對方開放市場,或者是營造一個更好的營商環境。您認為這樣一個談判主要的難點在哪?接下來前方的道路還有多遠?

    2016-06-08 19:40:00

  • 達巍:

    中美在經貿領域尤其投資方面最大的一個問題就是雙邊投資協定(BIT)的談判,這個談判已經談了很多年了。到目前為止,應該説去年已經完成了文本的談判,基本原則文本已經完成了,從今年起它是進入到負面清單的談判裏,就是説你對對方開放多少。所謂的負面清單,就是哪些行業哪些領域你不對對方開放,這是一個保護清單。一開始大家出的清單比較長,但我們要求把它砍得短一些,你要開放就想當然要保護得少一些,開放度要更大,這次我們有一個成果——六月中旬中美第3次提交負面清單。現在的難點是,因為負面清單越短,對於任何一個國家來説都要付出一點國內的代價。你對外開放,恐怕就要衝擊到國內的一些行業,你的負面清單越短,保護清單越短,衝擊的領域越多。所以,這裡有一個長痛和短痛的問題。總體來説,開放對中國的競爭力是有好處的,對中國經濟長遠的發展有好處,但短期會有短期的負面效應,它會對一些行業和一些人有衝擊。所以在這個問題上,我們怎樣兼顧長遠利益和短期代價,這是一個比較困難的問題。

    目前從負面清單來看,美國的負面清單比較短,中方的負面清單比較長,我們知道中美經濟處在不同的發展階段,開放性本身就不一樣,所以,中國比美國的長是很正常的,我們也在不斷縮減。但現在主要的難點在於,中國能拿出不短的一個負面清單,美國能否接受,美國能接受多長的負面清單?這是主要的難點。所以,中美兩國都有這樣一個意願,我們希望能夠在奧巴馬政府的任期內,完成負面清單的談判,這是一個意願。但中美到現在為止還沒有做出一個承諾,我們一定要在今年年底前完成這個談判。因為做出承諾,如果做不到,也不行。所以,大家還在談判的過程中。我個人仍然期待中國和美國能夠在今年完成這個負面清單的談判,因為負面清單的談判是這個談判中最為困難的一部分。在BIT雙邊投資協定的談判裏,談完了負面清單之後,中美兩國還要各自批准,美國批准這個條約還要到國會,即使今年完成了這個談判,美國國會也來不及批准了。今年是選舉年,肯定是做不到的。如果我們能夠在奧巴馬政府內完成談判,把這個條文留到下一屆美國國會批准,這已經是一個很高的目標了。如果我們能夠實現,那應該説是一個非常好的成果。但我還是要説一個觀點,能否完成負面清單的談判,説實話我們有這個意願,但也要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如果條件不成熟,我們也可以慢慢來,沒有必要太著急。

    2016-06-08 19:42:55

  • 中國網:

    剛才我們聊了這麼多,説今年取得的成果,我們也知道中美戰略和經濟對話,包括人文交流高層磋商,其實很多成果是具有延續性的,畢竟經歷了這麼長的時間,那麼就會存在一個落實的問題。您認為延續了8年的這樣一個中美之間的對話,目前它的成果的落實情況是怎樣的?這8年中,盤點一下,給中國帶來哪些實在的好處?對世界又産生了什麼樣的影響呢?

    2016-06-08 19:56:27

  • 達巍:

    首先,戰略和經濟對話,還有人文交流高層磋商的具體成果的落實應該説是有效的,而且中美兩國是有機制來督促這個多少的,有時候新聞媒體不一定報道到那麼細節的程度。中美兩國其實在對話的中間,兩國在早些時候會開一個會間會,目的就是要督促檢查,看看去年達成的清單落實得怎樣了,哪些已經完成了,哪些還沒有完成。今年可以把它繼續往前推進一步。總體來看,每年落實的情況都是不錯的。

    當然我説的情況,並不是説這些問題一定都解決了,因為這三個軌道上涉及的很多問題是非常長遠的問題。隨便説一個例子,比如伊朗的核問題和朝核問題,錯綜複雜,不可能中美之間達成一個協議和成果明年就解決了,那當然是不行的。所以,如果我們有耐心反覆比較過去8年,其實很多問題是逐漸從清單上消失了,或者説它在升級和深化,我們的目標在不斷地往前推進。

    2016-06-08 19:58:12

  • 達巍:

    中美過去8年中取得的成果,或多或少都和戰略經濟對話和人文交流高層磋商相關。因為這些主要的問題在這上面都會談到了。我們隨便舉幾個例子,其實都是對中國有很大的影響或者説好處的例子。

    比如説剛才我們談到的雙邊投資協定(BIT)。BIT的談判,其實在戰略經濟對話的軌道上,我們談了很多,正是在這個軌道上,我們開始推動它,承諾説儘快在年內完成。比如説要在去年完成文本的談判,後來就完成了,然後要進入負面清單的談判,現在我們也進入了負面清單的談判。我們會看到所謂的BIT(雙邊投資協定)在一步步往前走。

    再比如説氣侯變化,8年前中美在氣侯變化問題上的差異非常大。如果是關心中美關係和關心氣侯變化這個問題的網友就會想起來,2009年哥本哈根氣侯大會,應該説在當時的大會上中美立場差異是很大的,儘管中美兩國都抱著一種想達成協定的願望去的,但最後可以説是有點不歡而散。但這8年裏,中美並沒有因此停止,中美每年都在氣侯變化、清潔能源上推動,我看今年還是有很多的項目,經過這種推動以後,去年中美達成了聯合的清單,去年年底有巴黎氣侯變化大會,已經通過了,不僅是中美受益,而且是全世界受益,已經推動了新的氣侯變化協議的達成。

    再比如人文軌道也有非常多的成果。美國在人文交流方面有一個項目叫做“十萬強”,它要推動10萬名美國學生學中文。當時他們提出來的時候,我們都覺得不可能做到,因為美國政府沒有花錢,它是靠民間籌資。我們覺得這個任務不可能完成,太艱巨了。但幾年後,現在“十萬強”已經完成了,而且現在美國開始推動“百萬強”,100萬個美國人來學中文。中國也有,我們過去叫做“三個一萬”的項目,現在推進到“百千萬”,我們每年邀請100個美國的青年領袖訪問中國,然後我們要送1000名博士生出去攻讀學位,還有1萬名進修名額,在切切實實推動中美教育、文化、科技的交流。這種成果其實對中美關係發揮了潤物細無聲的重要的作用。

    所以,我們回頭看這8輪的戰略經濟對話還有7輪的人文交流高層磋商,確確實實,回過頭來看這8年,成果非常多,而且實實在在的,是有益於或者説惠及中美兩國的老百姓、廣大的網友。所以,它的正面的作用我們應該給予積極的肯定。

    2016-06-08 20:04:54

  • 中國網:

    中美兩個大國的關係影響到世界。非常感謝您今天做客我們的節目,非常感謝您詳細的解答。本期節目就到這裡,非常感謝各位收看,我們下期節目再會。

    (責編/文字:韓琳;主持:黃婉晴;攝像:王一辰/王宇迪;後期:周珊珊;攝影:鄭亮)

    2016-06-08 20:17:58

圖片內容:

視頻地址:

    http://mp4.china.com.cn/video_tide/video/2016/6/8/2016681465384006233_364.mp4

圖片大圖:

  •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美國研究所所長達巍走進《中國訪談》直播間,解讀第八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

    中國網 鄭亮

  •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美國研究所所長達巍接受中國網專訪。

    中國網 鄭亮

  • 達巍表示,中美經濟戰略與經濟對話及人文交流高層磋商都是特別重要的機制。

    中國網 鄭亮

  • 達巍説,今年的對話挺成功的。

    中國網 鄭亮

  • 達巍認為,關於人民幣境外清算,本輪戰略與經濟對話取得了很重要的進展。

    中國網 鄭亮

  • 達巍認為,8輪戰略與經濟對話及7輪人文交流高層磋商成果非常多,而且實實在在地惠及中美兩國的老百姓。

    中國網 鄭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