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信箱    

 
 

 

教廷,教廷城

 

    教廷,教廷城,文化遺産,1984年列入世界遺産名錄。

    教廷城是天主教最神聖的地方,具有巨大的歷史和精神上的意義。教廷城內保存著大量的珍貴文物、寫本、圖典和藝術精品,另有許多不同時期的建築,主要的有著名的西斯廷教堂和使徒聖保羅的墓地等。教廷城位於羅馬城西北部,臺伯河右岸。教廷的國土大約有40公頃,是目前世界上最小的獨立主權國家。

    在帝國時代,教廷的南部是以出産酸味酒和巨蛇聞名的沼澤地。在西元1世紀,阿格的品娜皇太后把教廷河谷抽幹,並在此營造安靜的皇家園林,從此,教廷城就有了它最初的雛形,至今仍保留了許多各個時期的遺跡。

    從1377年起,教廷成為教皇的主要住所。由於教皇大力提倡藝術,聘請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大師和畫家大興土木,繪製壁畫,因而為教廷留下了大量文化遺産。而教皇國的特殊地位,又使這個世界上最小的國家的博物館、圖書館和文獻檔案館裏收藏著大量珍貴文物、手稿和圖籍。

    西元4世紀,羅馬帝國皇帝康斯坦丁時期首次在教廷高地十二使徒之一的彼得的墓地建起了第一個長方形大教堂,即聖彼得大教堂。教廷保存到現在的主要建築,有15世紀建造的教廷圖書館(在聖彼得大教堂北面,原是教皇宮廷)、西斯廷教堂和城墻。

    16-17世紀重建的聖彼得大教堂,是文藝復興時期規模最大的建築,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天主教教堂。聖彼得大教堂由三部分組成,從西向東依次是教堂、梯形廣場和聖彼得廣場。教堂從1506年開工建造,歷時120年完成,最初設計人是布拉曼特,後來由拉斐爾、佩魯奇、小桑迦洛和米開朗琪羅等人繼續設計建造。起初教堂平面是正方形,有希臘式十字,中心是大穹窿頂。後來教皇保羅五世把希臘十字平面改為拉丁十字平面,即把豎劃向下(向前)延長,在延長位置建長方形大廳。教堂穹窿頂外部最高點距地面137.8m,是羅馬城的最高點。內部頂點123.4m。教堂外部從西向東長213.4m,室內長183m。十字廳南北寬137m,室內平面面積15,000平方米。東部正面高51m。教堂內十字廳中心是教堂中心,有教皇的正方形祭壇,四角有銅立柱,上有銅華蓋。祭壇下面是彼得墓地,向東開口有坡道。大穹窿頂的鼓座內徑41.9m,半球面一週開16個採光窗。人可以登臨穹窿頂上方外部的小亭內,觀覽教廷城全景。教堂內鼓座圓周的廊道也可登臨,用於向下觀看廳內宗教儀式。大廳內壁有許多壁畫和雕像。

    教堂東門外是梯形廣場,東口小,南北邊是房屋和柱廊。再向東是橢圓形的聖彼得廣場,兩個廣場由貝尼尼設計,于1667年建成。聖彼得廣場南北向是長軸,南北兩側有柱廊房屋,柱高18米。廊頂內環有一列石雕人像,包括梯形廣場南北廊的上方,共有人像140尊。廣場中心有30m高的整石方尖碑,重327噸。碑原在埃及,西元37年運到羅馬,1586年被運到現在的位置樹立起來。廣場可容納50萬人,供羅馬教廷舉行重大宗教活動用。

    聖彼得廣場是為了紀念教皇匹烏斯十一世與墨索裏尼重歸與好而修建的。廣場的一邊是世界上最大的教堂(聖彼得大教堂),其中心是巨大的埃及方尖碑。聖彼得廣場一直是世界天主教的教徒萬心歸一的地方,充分顯示了宗教與藝術的統一。是藝術大師們留給全世界的共同財富!

    教堂、博物館和古墓,聖彼得大教堂三者兼而有之,其歷史重要性和輝煌的建築是其他寺廟無法比擬的。自建成以來,文藝復興時期所有重要的建築師都參與了教堂的修建。教堂的內部空間很大,肥胖可愛的丘比特雕像足有兩米高,和圍繞教堂裝飾畫上的字母一樣大小。教堂中還有米開朗琪羅25歲時的作品《聖殤》(Pieta)以及聖彼得的銅雕像。

    幾百年來,教廷一直是西方世界中心,它的重要性不僅在過去,即使是現在,仍十分重大,它承擔著宗教和外交的重要角色。除此之外,它也以自己獨特的歷史和文化聞名於世。教廷1984年被列入世界遺産名錄。(北京大學 晁華山)

    中國網2003年9月

教廷城空中俯瞰

聖彼得大教堂與聖彼得廣場全景

聖彼得大教堂正立面。前方聖彼得廣場中央的方尖碑來自埃及

聖彼得大教堂內部十字大廳中心—正中穹窿頂下為教宗祭臺,祭台下為聖彼得陵墓由祭台東邊的斜坡

教廷博物館內旋轉樓梯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複製或建立鏡像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