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信箱    

 
 

 

義大利,威尼斯及其環礁湖

 

    義大利,威尼斯及其環礁湖,文化遺産,1987年列入世界遺産名錄。

    建於西元5世紀,是歷史與自然最完美的結合。10世紀時是義大利主要的水上城市。威尼斯最吸引人的是聖馬可廣場,它是威尼斯的中心廣場,也是唯一的公共活動場所,完成于文藝復興時期,是城市建設和建築藝術的優秀範例。威尼斯是義大利北部主要港口,威尼斯省省會,素以景色秀麗而著稱,有"亞得裏亞海上明珠"的美稱,城內風光秀麗古跡頗多,是文藝復興時期歷史名城之一。

    威尼斯四週為海洋所環繞,只有西北角一條長堤與大陸相通,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水上城市。狹長的小島和半島形成一道天然屏障,隔開了亞得裏亞海,屏障之內是一個新月形的環礁湖,約長51公里,寬8-14.5公里,威尼斯就座落在這個環礁湖的中央。

    早期的威尼斯建在長3.2km、寬1.6km的群島和泥灘上。現代威尼斯除原有的島嶼外,還包括另外10個主要島嶼及大陸的工業城鎮梅斯特雷和馬格赫拉。1846年,建成一座連接大陸和主島的鐵路橋,1932年,又建起一座與鐵路橋並列的公路橋,使威尼斯的島嶼特點有所改變,如今全城共由118個島嶼組成,由117條水道和395座形式各異的橋梁將各島聯成一體。

    威尼斯的城市起源可以追溯到羅馬帝國末期,當時它屬於羅馬帝國的第10州。西元5世紀時,這個州的威尼斯和伊斯得利亞兩個地區的人民為了躲避戰亂,陸續移居到威尼斯灣的亞得裏亞海島。到了6世紀,大陸許多居民波逐入環礁湖,他們在那裏建立了社區。7世紀中葉開始稱拜佔庭威尼斯群島。9世紀40年代,成為獨立於拜佔庭的城幫國家的中心,也是義大利北部地區的手工業與商業中心之一。11世紀十字軍東征,其商業地位得到進一步鞏固與加強,14世紀中葉進入全盛時期,成為義大利境內最強大而且最富有的共和國。這時,義大利早期的文藝復興運動促進了城市經濟的繁榮,興建了許多具有中世紀文化藝術和建築特色的教堂和宮殿。16世紀初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後,葡萄牙人發現通往亞洲的新航線,歐洲大國的注意力轉移,威尼斯的經濟地位也因此受到打擊而逐漸衰落。1866年併入義大利王國。1869年蘇伊士運河通航,威尼斯又開始繁榮,20世紀60年代以後,威尼斯成為義大利北部重要的工商業城市。

    如今的威尼斯,可以稱得上是歷史與自然最完美的結合。城內大大小小曲折迂迴的河道形成四通八達的交通網,最主要的一條是貫穿全城的大運河,它的開頭像一個反寫的"S",全長3800m,河道寬度在30m到70m之間,深約5m。曲折逶迤的河道上架著各式各樣的橋梁,無論石橋、木橋,平橋和拱橋,都各有韆鞦,真是倒影婆娑,水底飛虹,給人詩一般的意境。其中以主運河上面的裏亞爾托橋最著名。也許是因為沙士比亞曾在《威尼斯商人》中提及此橋,因而遠道來到威尼斯的遊人,無論如何也要一睹它的風采。此橋位於"歐洲的華爾街"──裏亞爾托商業區,橋始建於1180年,最初是座木橋,後又改為吊橋。1444年在一次慶典活動中因不堪重負而折斷。150年之後一座石橋取而代之。它全長48m,橋廊內兩旁排滿了小店舖,中間人行部分寬2.2m,橋廊的中間的有一個高起的亭子,成為大運河上的一處重要景觀。

    與作為威尼斯象徵的裏亞爾托橋相比,嘆息橋則更有一番歷史韻味。1600年,嘆息橋橫空出世,便令人望而生畏。這是一座幾乎全封閉的石橋,上部穹窿覆頂,兩端分連著威尼斯監獄和總督宮,在過去是臨決死囚赴刑場的必經之路,在造型上屬早期巴洛克風格。當時的威尼斯共和國法律嚴酷,囚徒每每行經此橋,總要在橋上的兩個窗口前駐足觀望,遠處是威尼斯旖旎的風光,橋下船上是等候決別的家人親友,此情此景總不免令他們嘆息不己,嘆息橋故此得名。

    如果説威尼斯的橋充滿了詩情畫意,那橋下河上來來往往的遊船則更是這畫中不可或缺的神來之筆。威尼斯真不愧"水都"之稱,雖遊人如潮,卻無車馬之喧,主要交通工具是船。既有類似公共汽車的公共船,又有像計程車一樣挂著"TAXI"標誌的出租船,而最具特色的要數一種被稱為"貢都拉"的小船,這種小型木船體型修長,兩頭尖翹,寬約1m,單漿劃行。據説出現于7世紀末。1562年,威尼斯政府為了樹立貢都拉的形象,下令將所有"貢都拉"漆成黑色,船內有舒適的坐椅,不少還添設了放音系統,在其引領之下游覽威尼斯這座"水上名珠"真是愜意之至。

    説完了威尼斯的橋和船,讓我們來看看河邊那一座座古香古色的建築。由於威尼斯幾乎座落于水中,臨河的建築只得擁擠地排在一起,鬆軟的地層使那些巨大的房屋只有屈身在木樁和石堆之上,遠遠望去,猶如漂浮在水中的幻影。威尼斯的建築風格有自己的特色。也許是因為文藝復興時其位置離羅馬較遠,故古典形式不甚嚴格,各種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藝術風格在此得到了融合與發展,東西文化在這裡水乳交融。僑民雜處,建築風格隨意而自由,工匠們吸收古典的、哥特的、拜佔庭的以至阿拉伯的建築風格,獨創出許多格調清新,平易近人的作品,充分表現了威尼斯自由獨立的精神與繁榮富庶的社會生活。可以被看作掙脫了神學上的概念化的僵死模式而創造出的美麗形式。

    威尼斯最值得讚揚的還是聖馬可廣場,它是威尼斯的中心廣場和唯一的公共活動場所,完成于文藝復興時期,也是城市建設和建築藝術的優秀範例。它位於威尼斯市中心,平面基本上呈曲尺形,實際上是由三個大小不同的空間組成的複合式廣場。在大廣場的東面是11世紀建起的拜佔庭式的聖馬可教堂,北端是舊市政大廈,南側是新市政大廈以及聖馬可圖書館,西面是聖席密民安教堂,大廣場為東寬西窄的梯形。在聖馬可教堂南側的總督宮和聖馬可圖書館之間又開闢了垂直的梯形小廣場。南端是大運河上,河上的小島上建有一座修道院,漂亮的穹頂和尖塔與小廣場遙相呼應,是威尼斯海的標誌。聖馬可鐘塔是廣場最突出的標誌,從遠處的海上就可以看到它那挺拔秀麗、高聳入雲的體型。這座鐘塔建於15世紀,高99米,共9層,位於大廣場與小廣場之間,起到了過渡的作用。此塔用於鳴鐘召喚教徒至教堂舉行彌撒,始建於888-912年,16世紀已經改建,塔內有梯形盤道直通鐘樓。時鐘由兩個機械人持槌自動敲鐘報點,塔頂上站著的威尼斯保護聖可馬的雕像在陽光照耀下閃閃發光,加上頂部豐富的色彩,好似天宮樓閣一般。鐘塔于1902年倒塌後按原樣重建。在教堂北面的角落上,還有一個不大惹人注意的小空間,稱為小獅子廣場,中間有一個不高的長方形平臺,前面用一對獅子作為標誌,形成鬧中取靜的環境。更有趣的是在舊市政大廈東端和小廣場南側聳立著一對來自君士坦丁堡的紀念柱。雕刻的分別是象徵聖馬可的帶翅膀的獅子像和共和國衛士像。

    整個廣場空間富於變化,要進入廣場需經過幽暗的小巷和小街,一來到寬敞的廣場,那光波碧傾的海水和光滑如玉的建築又把人們的視線導向遠方,仿佛置身於天堂樂土。廣場建築群的藝術構圖也很有節奏,高聳的鐘塔打破了周圍建築單調的水準線條;廣場周圍各建築物由於都是各個時期陸續建成的,在造型上富於變化又和諧統一。此外,為了使封閉的廣場與開闊的海面有所過渡,四週建築底層全部採用了外廊。聖馬可廣場之所以給人以美感的享受,原因就在於它符合美的規律及和諧的比例,它有完整的體度,因而難得找出缺撼。

    廣場邊的聖馬可教堂和總督宮更有一些特色。聖馬可教堂是與君士坦丁堡的聖索菲亞大教堂齊名的拜佔庭風格的建築。巨大穹頂的陳列和燦爛的鑲嵌畫是它突出的特點。教堂始建於西元828年,相傳這年,兩個威尼斯商人把聖馬可的遺骨從埃及的亞歷山大偷運至此,聖馬可是聖經中《馬可福音》的作者,被威尼斯奉為守護神,標誌為獅子。976年在反對總督康提埃諾四世的暴動中教堂被焚燬,現存的教堂完成于1071—1073年,由五個巨大的穹頂主廳和兩個回廊式前廳組成,形成一巨型希臘十字架,具有明顯的拜佔庭風格。教堂正面有5座菱形羅馬式大門,頂部立有東方式與哥特式尖塔,中間大門的尖塔頂部安有一尊手持《馬可福音》的聖馬可塑像。中央圓頂之下的教堂中心部位是高聳的正廳和隆起的內殿,內殿正中放有一塊稱為"海石"的巨大的希臘大理石。教堂內飾有許多以金黃色為主調的嵌鑲畫。聖馬可教堂也是一座博物館,藏有大量雕刻、雕塑作品、鑲嵌畫及禮儀用品,整座教堂雄偉壯觀、富麗堂皇,曾有"世界上最美的教堂"之稱。

    總督宮是昔日古威尼斯共和國的統治中心和總督官邸,造型呈正方形,東南西三面為敞廊,屬晚期哥特式建築,其下面兩層都是由連續的白色石柱與尖券所做成的拱廊,第三層墻面用白色與玫瑰色大理石鑲嵌,做成斜方格圖案。在屋檐上還有一排哥特式小尖飾。總督宮的中間圍有一個大庭院,建築形式主要採取文藝復興風格。總督宮始建於814年,14世紀初基本定型,後幾經火焚,15-17世紀復修。進門的樓梯稱巨人梯,因兩旁有海神和戰神的巨大塑像而得名。

    威尼斯的精巧與華美,時刻都吸引著世人目光,但同時,這座水上明珠亦面臨著潮洪,城市下沉和空氣污染三大威脅。由於整個威尼斯的主體建於稀軟的淤泥和粘土層之上,城市下沉問題本來就在所難免,再加上過度的抽取地下水,這一問題就顯得更加嚴重和緊迫了。1925年,城裏的兩口水井被全部封閉,改用管道從山區引水,工業、民用廢氣的排放也受到嚴格的控制,並規定只能用煤氣和電作為民用熱源,威尼斯當局希望通過這些辦法來減少含大量疏酸的廢氣對古建築的腐蝕。(北京大學 晁華山)

    中國網2003年9月

聖馬可廣場東北端的鐘樓夜景

總督宮議會廳

聖馬可大教堂中殿

聖馬可小廣場

嘆息橋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複製或建立鏡像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