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儺壇“三聖”之二——土主
于一

    土主,四川壁山縣人,是主管田蠶、五穀,驅趕蟲蝗、瘟疫的田土保護神。如陽戲“出土主”一折中,土主自稱:“吾是四川壁山土主神,主持澤吉宴臨。紅蓮願信皆圓滿,田蠶五穀足豐登。”又説,土主原是壁山縣雞公嶺的土地。任上,當地妖孽猖獗,瘟疫橫行。土地力治群妖,保百姓以平安。玉帝因他伏妖有功,冊封他為“土主清明河潼帝君”。讓他主管土地,保百姓五穀豐登,百業興盛。不過,在民間崇奉土主的同時,還把與自己生産、生活密切相關的民俗神如谷父、蠶母、牛王、瘟主等一併敬奉。在劍門蜀道上,有一土主祠,祠中有幾龕神像。中殿供著土主菩薩,象徵著他是田地的總管,而兩側分別塑著谷父、蠶母、牛王和瘟主菩薩(也叫瘟神)。而且,每位神祗,都有傳説故事。過去山裏人,生活甚苦,一年四季吃的是紅苕、包谷,穿的是粗陋麻片。某年,來了一男一女,男的帶來一袋穀子,教人育秧、種稻。每逢“穀雨”下種,秋後,收谷上坡。家家吃上了白米飯;而女的,雖不下田種莊稼,但在家採摘些樹葉(桑葉)餵養小蠶。秋後,蠶成繭,繭抽絲,用絲織布,從此人們穿上了絲綢衣裳。後人為感謝他們教人們種稻穀、養蠶,而稱種稻的男子為谷父,養蠶的女子為蠶母,在土主祠裏設位奉祭。

在山區,牛是農家第一勞動力。冬天,幫主人推磨碾米,夏天幫主人耕田犁地,一年四季吃的最差(青草),出力最多。百姓愛牛如命、敬牛如神。説牛是天上派來專門為農家服務的菩薩。一天,老牛病死了。村上人都很悲痛,特地隆重埋葬。修土主祠時,在偏殿修了一尊牛王像,以志紀念。

關於瘟主菩薩的民間傳説,更為離奇。説瘟主菩薩本是文昌大帝的化身。專門在民間收瘟。可文昌大帝原本是一個白面書生,但這裡的瘟主菩薩卻是吹鬍子瞪眼、凶神惡煞相貌。為什麼書生變成凶神了呢?原因是有一年,山裏來了幾個疫鬼,四處散佈瘟疫,很多人拉肚子發高燒,牲畜也成群死亡。他們到七曲山文昌帝君廟求文昌大帝幫助。文昌滿口答應,去勸説疫鬼不要危害百姓。可是,疫鬼見文昌是個白面書生,毫不害怕,作虐依舊。文昌突然變臉,變成一個兩眼圓瞪、滿臉胡腮,且張著一張血盆大口的瘟神兇相,好像一口要把疫鬼吞吃了一樣。嚇得那些疫鬼,跪地求饒。文昌把這些疫鬼捉走後,地方上沒有了病疫,人畜又興旺起來了。後來,修土主祠,人們特地修了一座瘟主殿,殿中塑了一尊身穿官袍、滿臉絡腮鬍、雙目圓瞪、形象兇煞的瘟主神像,以紀念這位為民收瘟的瘟主菩薩。

有些地方則把當地人最崇拜的歷史英雄領袖稱為土主。如四川閬中,則認蜀漢名將張飛為土主。劉備與龐統率兵入川,龐統在進攻成都途中,在落鳳城(今德陽市郊)殉難。諸葛亮率領兵將增援劉備時,張飛率領人馬,翻越秦嶺巴山,攻克包括閬中在內的川北大地,並沿劍門古道,攻入成都。以後,張飛又屯兵閬中,官封閬中王。為溝通川北重鎮閬中與蜀都成都的交通,沿劍門蜀道,開闢驛道,道旁廣栽古柏萬株,致使蜀道上青松翠柏、鬱鬱蔥蔥,遮天蔽日,龍蜿蛇盤、壯觀萬千。至今,劍門蜀道上,古柏森森,綿亙幾百里,蔽天蓋日,姿態各異,亦成為世上一大景觀。後人為紀念張飛,統稱蜀道上古柏為“張飛柏”;為頌揚張飛入主閬中的業績,稱閬中王張飛為“土主菩薩”。

中國網2003年10月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