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印文章 ] [   ]
合縱連橫大戰略—會內會外熱議中部崛起
中國網 | 時間:2006 年3 月4 日 | 文章來源:CCTV

人民日報消息:中部崛起是中央繼西部大開發和振興東北等老工業基地之後提出的一項重要戰略。怎樣看待這項戰略?如何實施這項戰略?記者連線會場外的知名專家和會場內來自中部地區的兩位代表,請他們談談對這些問題的看法。

背景:2004年3月,十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通過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了“促進中部地區崛起”。2005年,中部地區在基礎設施建設、有競爭力的製造業和高新技術産業發展以及現代農業發展上,取得了重大進展。

會場外

嘉賓: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發展部部長張軍擴

中部崛起的“中部”概念,有廣義和狹義之分

促進中部發展是新時期培育新的經濟增長極的需要

中部崛起中的“中部”概念,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上的中部是在“七五”計劃時期確定的,覆蓋吉林、黑龍江、山西、內蒙古、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等9省區。在西部大開發戰略和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戰略提出來之後,內蒙古被視為可以享受西部政策的地區,吉林、黑龍江被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戰略覆蓋。這樣,原來的中部地區中尚有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等6省沒有被特殊的政策惠顧。這6個省被視為狹義的中部,是中央提出的“促進中部崛起戰略”所覆蓋的地區。

促進中部崛起既是國家發展的客觀需要,也是中部發展的內在要求。

中部6省地處內陸腹地,國土總面積102.7萬平方公里,佔全國的10.7%;人口總數3.61億,佔全國的28.1%;農村人口高達2.44億,佔全國農村人口的31.2%。顯然,沒有中部地區的發展,就不可能真正落實科學發展觀,也不可能構建起和諧社會。

此外,促進中部發展也是新時期培育新的經濟增長極,保證我國經濟整體上持續發展的需要。隨著我國經濟發展水準的提升和居民消費結構的升級,工業化和城市化將呈現加速發展的態勢,對能源、重化工産品的需求進一步增長;中國加入WTO後,需要形成東中西互動、優勢互補、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新格局,以全面提升國際競爭力。中部地區具有“承東啟西、聯結南北”的區位優勢,是我國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工業基地和農産品生産基地,産業基礎較為完備,科技和人力資源豐富,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同時,中部地區正處於工業化和城市化水準快速提高的關鍵階段,採取有效的發展戰略和政策措施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現階段中部崛起面臨著與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等老工業基地不同的突出矛盾,要把工業化、城市化作為中部崛起戰略的核心內容。

會場內

嘉賓:南昌市市長李豆羅代表

中部崛起的關鍵因素是創新與新型工業化,此外,還要堅持城市化戰略

促進中部地區崛起,很重要的一點是營造崛起的環境,具體説有四方面:有序競爭的創業環境、公平公正的法制環境、和諧安寧的社會環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環境。

這裡的關鍵因素是創新與新型工業化。要推進科技與經濟相結合,強化科技成果轉化應用,使中部成為自主創新能力強、産業化水準高的區域研發中心。要堅持工業化核心戰略,走新型工業化道路,以資訊化帶動工業化,堅持三次産業互動。

此外,還要堅持城市化戰略,發揮中心城市的輻射和帶動作用。以南昌為例,就是按照城市面積300平方公里、城市居民300萬人口的規劃要求,構建“一江兩岸、一核五片”的城市框架,形成“功能齊全、相互配套”的城市基礎,完善“方便快捷、佈局合理”的交通體系,彰顯“碧波相連、活水繞城、城在湖中、湖在城中、城湖相融”的城市特色。

嘉賓:武漢市人大常委會主任趙零代表

目前,中部地區遇到的發展問題,歸根到底是體制和機制的約束

近些年來,中部和東部沿海的距離在逐步拉大,而西部和我們的差距在縮小。中部的出路在哪?中央提出促進中部崛起,為我們加快發展提供了契機,要緊緊抓住這個戰略機遇。

中部在區位上有一定的天然優勢,發展交通路網是促進中部崛起的路徑之一。目前,中部地區的交通網路建設還需要完善,“通而不暢”的問題不容忽視。武漢作為重要的交通樞紐之一,要突出發展交通和流通,把“兩通”優勢作為重要的引擎之一。

目前,中部地區遇到的發展問題,歸根到底是體制和機制的約束。發展中出現的問題必須也只能用改革和發展的辦法來解決。武漢素有“吃螃蟹”的傳統,20多年來,武漢在改革和創新上多有“驚人之舉”。要發揚“敢為天下先、善為天下先”的精神,要在體制創新上實現突破,在改革方面力爭走在中西部前列。(本報記者朱劍紅 任江華 張志峰)

編輯信箱 ] [ 列印文章 ] [   ] [ 關閉窗口 ]
國內新聞24小時排行
國際新聞24小時排行

Manufacturers, Exporters, Wholesalers - Global trade starts here. 阿里巴巴中國
阿里巴巴公司庫
商業資訊
關於我們 |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 | 刊登廣告 | 聯繫方式 | 本站地圖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