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印文章 ] [   ]
我國區域政策發展的回顧與展望
中國網 | 時間:2006 年2 月13 日 | 文章來源:中國網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完善,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日益加強,以政府指令性計劃為主導的傳統經濟運作方式發生了根本變化。面對新經濟網路化、知識化、全球化浪潮的衝擊,如何制定符合實際的區域政策,進一步發揮各地區比較優勢、提高區域競爭力、調整地域分工格局成為我國政府重點考慮的一個重大問題。

一、建國以來,我國區域發展政策的調整及其效應

建國以來,我國的區域發展一直圍繞效率和公平兩個主題展開,根據著力點的不同,可大致劃分為三個階段。

1. 改革開放前,以注重區域均衡發展為主的歷史階段

改革開放前,我國區域發展政策,基本以分析全球及我國地緣政治關係為基礎,以從屬於國防安全為目標,以平抑沿海和內地差距為方向,以接近原料地佈局為方式,以國家完全計劃調撥為手段。

“一五”、“二五”計劃均提出了努力平衡沿海與內地關係,重點加快重工業發展的主張;“三五”、“四五”計劃則更加明確地提出了“大三線”建設,主張按照“山、散、洞”的佈局原則將國防工業作為重點發展産業,將中西部作為重點發展地區。隨著大量人力、物力、財力投到內地及較不發達地區,內地發展實力顯著增強,沿海和內地差距明顯縮小。但由於“對內地建設要求過急,投入了過多的力量”,加上選廠定點的大量失誤,也導致了較為嚴重的浪費和損失。

計劃手段是該時期區間資源配置的基本方式。區域發展計劃的管理主體基本是中央政府,中央政府直接支配地方政府與企業的行為。在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和行政性資源配置方式下,投資主體單一,建設項目統一安排,産品統購統銷,原材料統一調撥供應,財政統收統支。地方政府不能統籌安排自己的資源開發與經濟發展活動,地方經濟計劃多是中央計劃的延伸,地區作為獨立利益主體的特性被抑制,自增長能力和自組織能力比較缺乏,各區域基本上都處於水準低、實力弱的工業化準備階段。

在中央直接管理下,各地區也開展了一些合作活動,但合作內容僅限于協作區內的資源調撥和生産配置。協作區的體制和運做方式是由上級嚴格按照計劃原則組織的,區間自主合作的規模較小,領域也相當有限。

因而,改革開放前,“大而全、小而全”的區域發展模式導致大尺度空間的結構差異和功能性分工很難形成。因缺乏市場的有機補充,區間聯繫是僵化的、扭曲的,甚至是非科學的。與區際功能性差別相比,行業分工的對比性要強烈得多,即“條”的分割比“塊”的分割要明顯得多。

2. 改革開放後到20世紀90年代,以追求區域總體效率為中心的發展階段

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增強綜合國力,追求整體效率,縮短與發達國家差距成為經濟發展的主題。我國開始實施沿海開放戰略,區域發展向非均衡方向轉變。

“六五”計劃明確提出,要積極利用沿海地區的現有基礎,“充分發揮它們的特長,帶動內地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加快內陸地區能源、交通和原材料工業建設,支援沿海地區經濟的發展。”“七五”計劃首次提出了我國經濟區域按東、中、西三大地帶劃分的模式,並繼續突出沿海地區的快速發展,“七五”的總體目標確定為:“要加速東部沿海地帶的發展,同時把能源、原材料建設的重點放到中部,並積極做好進一步開發西部地帶的準備。把東部沿海的發展同中、西部的開發很好地結合起來,做到互相支援、互相促進。”要“繼續鼓勵一部分地區、一部分企業和一部分人先富起來。”

20世紀80年代,我國開始實行有計劃的商品經濟,經濟體制由單一的指令性計劃逐步轉為指令性、指導性計劃和市場調節相結合的新體制,這種新模式突出表現在以價格雙軌制為基礎的物資流通管理上。改革開放後,在東部地區加工業實行市場價格的情況下,國家對中西部地區的原材料仍實行計劃價格和計劃調撥。這種安排使東部地區加工業免受上游原材料産業的競爭衝擊,從西部低價原材料供給中得到很大補貼,加之特殊優惠的財稅政策,東部地方財政和企業的財力自主權增大,收益激勵顯著增強,市場導向型地方産業得以發展,自我發展能力迅速提高,並逐步獲得了市場化所需要的原始積累及激勵機制。相反,受政策約束,中西部地區資源産業無法成為帶動地方經濟發展的優勢産業,生産要素大量東流,市場化改革明顯滯後,東西部差距迅速拉大。

區域非均衡發展戰略的實施源於對國際形勢的正確把握,植根于沿海地區相對優越的發展條件及我國政府的實際財力。沿海地區率先起飛,對提高我國綜合國力、提高國民經濟效率和國際競爭力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東部地區快速發展是集中了全國優勢資源取得的,也是建立在中西部地區付出巨大代價基礎上取得的。經過近20年發展,三大地帶間的職能分工已比較明確,三大地帶間建立了以産業縱向聯繫為特徵的聯繫。這種區域經濟格局基於資源稟賦的差異,更是區域非均衡發展政策直接作用的結果。與改革開放前相比,區際聯繫強度明顯加大,聯繫方向明顯多元化,但受政策傾斜及産業結構差異的影響,區域聯繫的主導指向仍以東西向為主,資金、物質、人才、技術以向東部快速聚集,東部規模經濟迅速形成,但東部在經濟集聚過程中,設想中的産業向中西部轉移總量不多,中西部內部的經濟聯繫總量也明顯偏少。 “條塊分割”中“塊”的分割更加突出,地帶性差異日益突出。在區域聯繫中,市場及商品經濟開始發揮作用,由於價格扭曲,部分市場導向的區域聯繫存在被動及強製成分。

3. 20世紀90年代以來,以效率為主,兼顧公平為特徵的區域發展階段

“八五”以來,在確保發展的前提下,削弱地帶性差距成為我國區域發展新主題,區域發展政策向兼顧效率與公平方向轉變。“八五”計劃提出:要按照“統籌規劃、合理分工、優勢互補、協調發展、利益兼顧、共同富裕”的原則,正確處理沿海與內地、經濟發達地區與較不發達地區之間的關係。“九五”計劃指出:從“九五”開始,要更加重視支援內地的發展,實施有利於緩解差距擴大趨勢的政策,並逐步加大工作力度,積極朝著縮小差距的方向努力。

1997年9月,江澤民總書記在十五大報告中指出:“國家要加大對中西部地區的支援力度,優先安排基礎設施和資源開發項目,逐步實行規範的財政轉移支付制度,鼓勵國內外投資者到中西部投資。進一步發展東部地區同中西部地區多種形式的聯合和合作。更加重視和積極幫助少數民族地區發展經濟。從多方面努力縮小地區發展差距。”1999年9月,黨的十五屆四中全會提出“國家要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十五”計劃綱要則更加明確地提出了“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促進地區協調發展”的主張。

與區域政策調整相對應的是我國經濟體制的改革,在經歷了有計劃商品經濟之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開始全面發揮作用,舊有的物資流通格局和生産資料市場形勢發生了重大變化。全方位對外開放格局基本形成,經濟全球化及知識化、網路化對各區域産生了越來越大的衝擊,區域經濟關係發生了重大變化。

與以前相比,我國地區經濟發展獲得了前所未有的自主空間和體制保證,區際聯繫向市場化、合理化、多元化方向發展,市場機制在資源配置過程中的基礎性作用不斷加強,傳統的受政策歧視或價格扭曲造成的區域聯繫逐漸得以規範,優勢互補、特徵鮮明、立足內外、協同發展的地區經濟關係格局開始形成。傳統的東西向為主的區際聯繫變得更為複雜,隨著中西部地區經濟熱點和亮點地區的不斷涌現,中西部內部的聯繫日益密切。資金、技術、人才出現了向中西部流動的嶄新趨勢,東部向中西部的産業轉移和擴散行為日益增多。中國加入WTO後,各區域將同時獲得納入世界經濟大格局的機遇,傳統産業及優勢資源將在世界範圍內重新評定與認可。

新形勢下,中央和地方各級政府都面臨了更大的機遇與壓力,最大限度發揮政府和市場雙重作用成為建立新型地區經濟格局的關鍵。受傳統經濟體制及區域發展政策的影響,非均衡發展及價格扭曲的慣性仍將長期存在,區域割據、市場封閉的狀況還未打破,地區經濟發展的絕對差距仍在擴大,各地區産業結構趨同狀況也不可能很快改觀,自由、公平競爭環境的建立也有待時日,因此,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國家仍需對中西部地區的發展予以重點扶持,當然,這種扶持的市場化、企業化成分將越來越多。

二、 新時期,我國區域政策制定的基本原則

新時期,制定我國區域政策應突出如下五個基本原則:

1、充分發揮市場機制對資源配置的基礎性作用

積極推進我國社會主義市場機制的建設步伐,儘快建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全國統一大市場,充分發揮市場機制對資源配置的基礎性工作。綜合運用各種手段,實施一整套以利益引導為主的政策體系,規範、調節和補救企業的投資決策,為企業發展和地區産業結構調整優化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在發揮市場機制基礎性調節作用的前提下,加大國家在地區經濟佈局、協調地區經濟利益等方面的宏觀調控力度,以彌補市場機制在縮減區域差距方面的不足。

2、確定地區分工要與地區比較優勢緊密結合

地區比較優勢既是國家制訂區域經濟發展和經濟佈局政策、促進社會經濟資源空間配置合理化的基本前提,也是各地區制訂正確發展戰略和産業政策、實現地區經濟協調發展的重要條件。

我國各地區生産要素的疏密程度應該與地區比較優勢分佈相互吻合。地區分工格局反映了經濟空間的結構狀態,它的合理與否直接取決於各産業部門能否利用比較優勢建立起富有特色的專業化部門併發展關聯産業,進而形成與其他地區既有合理分工,又有密切協作的經濟關係。在經濟全球化的新形勢下,地區分工的合理化不僅要考慮國內地區間的合理分工,還應考慮積極參與國際分工,從市場、自然資源、資金、技術、勞動力等要素的現實條件和潛在條件出發,努力構造能夠突出地區比較經濟優勢的地區分工格局。

3、確定地區經濟關係新格局要有利於縮小地區發展差距

實現地區間的合理分工,最大限度地獲取分工效益,是加快不發達地區發展,縮小地區發展差距、促進地區經濟協調發展的主要內涵之一。在確立地區間的合理分工關係,特別是確定各地區的産業發展方向時,必須綜合考慮各地區的發展要求與條件,努力使合理的分工協作關係成為帶動落後地區經濟增長,促進各地區共同發展、普遍繁榮的主導力量。

4、確定地區經濟新關係要適應經濟國際化的要求

進入21世紀後,我國的經濟將全面走向國際化,從而使我國已經初具規模的沿海、沿江、沿邊、沿路的全方位、多層次的對外開放格局日臻完善,一些地區將會憑藉獨特的區位優勢擴大對外經貿往來,並進一步取得更快的發展。因而建立新型的地區經濟關係要充分考慮國際經濟總體走勢,按照經濟國際化的要求,充分考慮通過區際聯繫建立增強國際競爭力的有利機制。

5、注重發揮聯動優勢,加快東西聯合

積極發揮企業的主導優勢,激發地區協作活力,東部優勢企業以技術、資金、管理、品牌與西部企業合作,對西部企業實行資産重組。積極發揮品牌規模優勢,將東部地區知名品牌與西部低廉的勞動力相結合,增強品牌的國際競爭能力。積極發揮西部市場的潛在優勢,增強東西部地區結構優化的動力。積極發揮跨區域大型項目的牽動優勢,增強區域聯繫的親和力。因地制宜地實施地區差別政策,繼續發揮政策優勢,儘快造就不發達地區的自主發展能力。

三、新時期,我國區域政策的基本思路

1、各地區努力保持外貿出口的穩定增長,做好應對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各項工作

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是中央在全面分析國內外形勢的基礎上,為加快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做出的重大戰略決策,符合我國的根本利益和長遠利益。同時,各地區也要清醒地認識到入世後面臨的嚴峻挑戰,必須做好如下幾項工作:一是要充分利用最惠國待遇,大力推進出口市場多元化戰略。在力保美國、歐盟、亞洲等傳統市場的同時,積極開拓俄羅斯、東歐、拉美等新興市場。大力調整和優化出口商品結構,提高産品的品質和檔次,增強商品的國際競爭力。二是繼續實施鼓勵出口的政策,儘快完善出口退稅機制,對生産企業全面實行“免、抵、退”優惠。加快通關制度改革,簡化通關程式,提高通關效率。加大政策性金融對出口的支援力度。三是要積極運用世貿組織的規則和過渡期安排,採取法律、技術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大反傾銷和貿易保障工作力度。四是要進一步改善投資軟環境,加快引進國外先進技術、管理經驗和專門人才。吸引國外企業來華投資特別是參與中西部地區開發。

2、切實加強對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支援,千方百計促進農民增收

目前我國農業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農業發展的中心任務是推進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基本目標是增加農民收入。近期,農業和農村工作要重點做好如下幾項工作:一是要充分發揮區域比較優勢,加快農業生産佈局和産業結構調整。因地制宜,發展優勢産品和特色農業,形成規模化、專業化生産格局。東部地區要大力發展高附加值的農産品,積極擴大出口。中部糧食主産區要發揮糧食生産的優勢,引導農民種植優質品種,提高市場佔有率。西部地區進一步擴大退耕還林規模,各有關部門要及時兌現退耕還林的優惠政策,大力發展畜牧業和水産養殖業,多渠道增加農民收入。二是在總結安徽農村稅費改革試點經驗的基礎上,以糧食主産省為重點,適當擴大農村稅費改革試點範圍,搞好農村義務教育和其他配套改革,強化涉農收費的監管和對亂收費問題的專項治理。三是繼續推動農業産業化經營,大力發展訂單農業,加強對農業産業化重點龍頭企業的政策扶持,適度發展規模經營。四是加大種子工程和畜禽水産良種工程建設,突出抓好優良品種的引進、繁育、推廣和産業化經營。加強農業品質標準體系、檢驗檢測體系和市場資訊體系以及畜群疫病防治體系建設。五是增加對農業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改善農村生産生活條件。抓緊完成已開工的中小型水利工程、大型灌區節水改造工程和貧困縣出口公路改擴建,支援農村飲水、鄉村道路、農村沼氣和草場圍欄等方面建設。大力推廣農業節水技術和發展旱作農業,積極扶持支農工業技術改造和節水設備的開發生産。

3、繼續穩步推進西部大開發,促進地區經濟協調發展

西部地區要在加快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建設的同時,加大結構調整力度,加快發展特色産業,努力使資源優勢變為經濟優勢。要繼續優先發展科技教育,做好人才的培養、使用和引進工作。2002年西部大開發的重點,是加強西部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改善農民的生産生活條件,做到“油路到縣、送電到鄉、廣播電視到村、退耕還林到戶”。中部地區要充分發揮區位優勢和綜合資源優勢,積極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為加快中部地區的發展,國家在安排投資時要給予支援。東部地區要進一步發展外向型經濟,增強對中西部地區的輻射帶動作用,形成東中西部協調發展的格局。

4、積極實施城鎮化戰略,進一步發揮中心城市對區域經濟的帶動作用

各地區在推進城鎮化戰略的過程中,要突出如下幾個重點:第一,東部地區重點提升大城市的綜合競爭能力,加快特大城市、大城市的國際化進程,加快中小城市發展,積極探索、總結實施城鎮化戰略的成功經驗;第二,中西部地區以發展中心城市為重點,以提升中心城市經濟規模和競爭能力為目標,有選擇地進行中小城鎮建設,積極發揮城市對區域經濟的帶動作用;第三,積極穩妥地推進土地使用權流轉和戶籍制度改革,突破阻礙城鎮化戰略實施的體制性障礙。

5、堅持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強化生態建設、環境保護和資源合理開發

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直接關係到消除貧困、縮小地區差距、改善環境等國計民生的大事。要加強宣傳和教育,使廣大幹部、群眾都能充分認識到保護環境、控制人口、開發資源和促進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相互之間存在著密不可分的依存和制約關係,大力提高國民的參與意識和參與能力。中西部地區在加快經濟建設時,特別要注意一些重要礦産資源和水資源的合理利用和保護工作,以及生態環境脆弱地區的保護工作。強化環境保護和資源合理開發。加強長江三峽庫區、渤海和北京市的污染防治及“三河三湖”水污染和地區災害防治。抓緊黃河和松花江水污染防治規劃的制定和項目前期工作,積極治理二氧化硫和酸雨污染,搞好礦區污染治理和生態環境恢復工作。加強生態、環境、資源和災害綜合監測體系建設。繼續實施生態環境建設綜合治理工程、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和環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加強重點地區防護林體系、自然保護區建設。加快天然草原恢復與建設步伐。(文章來源:發改委網站)

編輯信箱 ] [ 列印文章 ] [   ] [ 關閉窗口 ]
國內新聞24小時排行
國際新聞24小時排行

Manufacturers, Exporters, Wholesalers - Global trade starts here. 阿里巴巴中國
阿里巴巴公司庫
商業資訊
關於我們 |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 | 刊登廣告 | 聯繫方式 | 本站地圖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