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貸新政:能否抑制高房價?

    央行新出臺的房地産信貸政策,被不少人士視作抑制高房價的利器。在他們看來,提高購買第二套以上住房的首付款比例,及上調高檔房和第二套房貸款利率,將抑制房價繼續走強,給中低檔商品房購買者帶來福音。

    近年,大幅上漲後的房價與消費能力的提高漸漸脫節。據央行上海分行的一份報告稱,如果按每套100平方米計算,上海2002年套房價格與每人平均收入之比為11.45倍,而發達國家的這個數字一般為6至12倍。考慮到國內居民的收入水準、住房品質等因素,我國的這個數字比例應在4至8倍間較合適,而上海已遠遠超過這一范圍,接近了發達國家指標的上限。該報告的結論是,當前上海房地産市場已有過熱跡象。

    

    對於偏高的房價和過熱的房地産市場,各方人士的看法存在較大分歧。中國房地産協會披露的數據顯示,目前,全國空置房面積達到1.25億平方米,空置率為19%,超過了國際“警戒線”(空置率10%至15%)。商品房空置率重新攀升,説明國內房地産市場確實出現了一些令人擔憂的跡象。不過,對此也有專家提出不同看法,經濟學家蕭灼基去年年底在上海表示,中國房産市場就總體而言不存在泡沫。至於高空置率,蕭灼基稱,中國現有4000萬戶住房困難戶,每家分一間房,8000萬平方米的空置房就分完了。

    

    但實際上,房地産市場的潛在泡沫還是應該引起足夠重視。對銀行來説,特別要當心“在歡樂走向死亡”。這句話原來是用於警告股市投資者的,而對房地産市場中的各方參與者也同樣適用。越是房地産市場火爆的時候,潛藏的泡沫和風險越多,恰在此時銀行最熱衷於給房地産企業放貸。房地産項目從投入到産出需要較長時間,一旦市場發生逆轉後很可能拖垮一大批貸款項目。因而,央行現在主動收緊房地産信貸政策,有助於使商業銀行規避市場風險。個別城市已經出現房價回調和高價房銷售放緩,説明房貸政策的稍有改變是理智的行為。

    

    按政策設計者的初衷,提高購買第二套以上住房的首付款比例,及上調高檔房和第二套房貸款利率,此兩項將加重投資性購房者的房貸成本。上海市物價局去年曾特別指出,2002年上半年年上海出售的高檔樓盤,購買者中境外人士和外省市人士合計佔53.6%,超過了購買高檔樓盤者的半數。“在這些境外、外省市購買者中,多以投資為目的,一旦撤離將嚴重衝擊樓市。”房貸成本上升,將導致部分投資性購房者的資金壓力增加。若這部分投資適當減少,可通過房地産市場需求變化來調低房價,從而使真正有購房需求的老百姓得到實惠。果真如此,房價也有了更強的支撐,不必過於擔心投資者變現出逃帶來重大衝擊。

    

    然而,房價會不會因新的房貸政策而大跌?這很難下結論。決定房價走勢的關鍵因素有二:一是政策面對開發商的引導,二是市場供求變化。同樣實施新的房貸政策,在不同的地區對房價構成的影響會不同。就上海來説,市場需求依然十分旺盛,要使不斷走高的房價止住上升的勢頭絕非易事。地價是決定房價的關鍵因素,但現在上海好的地段已經非常稀缺。上海為了控制在中心城區新建高層建築,不再批准建造容積率在2.5以上的住宅小區,再加上新一輪舊區改造中動拆遷成本大幅上揚,實行市場化拍賣後的地價已沒有太大下降空間。如果投資者看中上海樓市中的稀缺資源,且這種稀缺資源確有需求,即便房貸成本有所上升,也很難抑制其投資的慾望。

    因而,調低房價的關鍵是在樓市的結構性調整上做文章。央行新規定鼓勵中低價房的消費,與上海市政府加大經濟用房開發的政策不謀而合。若政府鼓勵開發商到地價相對較低的市郊結合部開發樓盤,給予多項財政和稅收支援,再輔以房貸新政策,中低檔商品房市場終究會熱起來。只有中低檔商品房的供應量增加,房價才會真正降下來。

     (中國經濟時報)2003年6月23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