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國家大局 思想理論 市場經濟 民主法制 學術思潮 科學技術 中外歷史 幹部教育
當代世界 參考文摘 社會觀察 黨的建設 文化教育 軍事國防 文學藝術 特別專題
 
  內蒙古發展迴圈經濟大有可為 陳國裕  
 

——內蒙古自治區主席楊晶答本報記者問

迴圈經濟的基本理念

記者:您最近撰寫的《論迴圈經濟及其在內蒙古的實踐模式》文章,受到一些專家學者的好評。發展迴圈經濟是一個新的課題,大家十分關心,請您介紹一下論文的主要內容。

楊晶:以科學發展觀和黨的十六大提出的推進“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進程的要求為指導,我在文章中闡述了迴圈經濟在經濟發展史上所處的歷史階段、基本特徵和産生過程,説明瞭在我國發展迴圈經濟的歷史必然性。文章從我國的發展實際出發,對迴圈經濟在我國的發展模式進行了基本定位,對迴圈經濟的系統構建和主要環節進行了分析,並對內蒙古發展迴圈經濟的思路和做法進行了分析論證。

記者:迴圈經濟,大家都很關注,但很多同志並不十分了解,請您簡單解釋一下。

楊晶:迴圈經濟是對物質閉環流動型經濟的簡稱,是可持續的生産和消費範式,也是一種“促進人與自然的協調與和諧”的經濟發展模式。它要求以“減量化、再利用、再迴圈”為社會經濟活動的行為準則,運用生態學規律把經濟活動組織成一個“資源——産品——再生資源”的反饋式流程,實現“低開採、高利用、低排放”,提高資源利用率,最大限度地減少污染物排放,以最小成本獲得最大的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

記者:那麼,迴圈經濟與以往經濟發展模式有什麼聯繫和區別?

楊晶:從經濟發展史來看,可以把經濟發展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原始經濟,大約始自5萬年前,指經濟的漁獵階段,即原始人狩獵捕魚的初始時期。第二階段是農業經濟,大約始於西元前4000年,指經濟的農耕階段,即以農業為主的開墾荒地、種植穀物的農業社會時期。第三階段是工業經濟,始自18世紀下半葉的工業革命,即以現代大工業生産為主的包括現代紡織、輕工、鋼鐵、汽車、化工和建築等主要産業的經濟時期。第四階段就是迴圈經濟,始自20世紀下半葉的新技術革命,它以資源迴圈利用為導向改造傳統産業,由此涌現出一批如電子、資訊和環保等不以資源消耗線性增加為其發展前提的新興産業。對這個階段經濟性質的概括很多,諸如後工業經濟、集約經濟、綠色經濟、生態經濟、知識經濟等等。這些理論觀點儘管名稱不一、重點各異,但實質基本是一致的,用迴圈經濟這一概念可以包容它們的基本內涵。

記者:當前,為什麼要大力倡導發展迴圈經濟?

楊晶:我認為,發展迴圈經濟,是在我國國情基礎上實現工業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必然選擇。我國資源總量雖大,但每人平均佔有量少。據統計,中國每人平均水資源量為世界每人平均的四分之一,每人平均耕地面積是世界每人平均水準的43%,每人平均原油儲量僅為世界每人平均水準的11%。2003年,我國GDP佔世界的4%,卻消耗了世界鋼鐵總産量的30%,水泥總産量的40%,煤炭總産量的31%。我國每創造一美元GDP所消耗的能源是美國的4.3倍,日本的11.5倍。儘管這其中有經濟高速增長時期固定資産投資較大的因素,但資源利用不合理、産業層次低、産業鏈短和資源浪費都是重要原因。在這種情況下,要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到2020年實現GDP比2000年翻兩番,只有走資源綜合、高效、迴圈利用的迴圈經濟道路。

記者:發展迴圈經濟,您認為要做好哪些工作?

楊晶:簡要説來,發展迴圈經濟重點是要抓好五個環節。在資源開採環節,要大力提高資源綜合開發和回收利用率。在資源消耗環節,要大力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努力提高資源的産出效益。在廢棄物産生環節,要大力開展資源綜合利用,提高廢渣、廢水、廢氣的綜合利用率。在再生資源産生環節,要大力回收和迴圈利用各種廢舊資源,不斷完善再生資源回收、加工、利用體系。在社會消費環節,要大力提倡綠色消費。提倡健康文明、有利於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生活方式與消費方式。我想特別説明的是,一説迴圈經濟,人們往往容易理解為廢物利用,這固然是它的一個內容,但從根本上講,迴圈經濟是一種合理、充分、高效利用資源的産業組織和産業結構。

內蒙古發展迴圈經濟的

模式探索

記者:據專家評價,您在論文中關於內蒙古發展迴圈經濟的模式探索,針對當前面臨的問題,有新意,有深度,對工作很有指導意義。請談談您的一些想法?

楊晶:資源是工業發展的基礎,是發展迴圈經濟的核心。在這方面,我們有一些得天獨厚的條件。內蒙古自治區全區總面積118.3萬平方公里,國土面積居全國第三位,人口近2400萬。內蒙古資源非常豐富,全區有森林面積2.8億畝,草原面積13億畝。耕地面積1.1億畝,農民每人平均8畝多。森林、草原面積和每人平均耕地均居全國第1位。內蒙古能源礦産資源豐富,已探明的礦種有134種,其中儲量居全國前五位的有43種,6種礦産的保有儲量居全國第一位。特別是稀土資源儲量大,品位高,包頭白雲鄂博稀土總儲量就達1億噸,約佔世界已探明儲量的50%以上,佔全國儲量的80%以上。煤炭資源儲量大,分佈集中,保有儲量2300億噸,居全國第二位。在區位方面,內蒙古北與俄蒙兩國接壤,有4221公里邊境線,18個口岸,其中滿洲裏是全國最大的陸路口岸,二連浩特是我國對蒙古國最大口岸。內蒙古橫跨“三北”,毗鄰八省區,同東北、華北、西北三個經濟區保持著密切的經濟技術合作關係。

內蒙古發展迴圈經濟的基本原則,就是在強化資源對發展的支撐作用的同時,高度重視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一是本著科學規劃、有序開採、高效利用原則,開發利用好區內資源。以煤炭和有色金屬為重點,採取多渠道籌資、市場化運作的方式,組織實施資源勘探項目,集中資金、人才和技術,對整裝礦區和適宜規模開採開發的重要礦種進行詳細勘查,並根據轉化項目合理配置資源。高度重視資源開發與市場的對接。二是本著真誠合作、互利共贏的原則,利用好周邊地區特別是俄蒙的資源。紮實推進與俄蒙在資源開發方面的合作,特別是對於自治區優勢産業發展急需的稀缺資源,努力實現資源的優勢互補。三是高度重視土地資源和水資源的保護和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確保有序、合理、科學、高效地利用土地資源。通過盤活存量、挖掘潛力、集約利用,努力增加有效供給量,盡可能滿足經濟發展尤其是工業經濟發展的需要。

記者:內蒙古資源豐富,區位優勢突出,但目前工業化水準還不是很高。如何遵循迴圈經濟的理念,同時從實際出發,進一步加快工業化的發展進程呢?

楊晶:我們要高度重視規劃建設重化工業基地。目前,我區已經初步具備了建設重化工業基地的基礎和條件,並從今年起圍繞優勢産業集群培育,加快産業佈局調整,全面啟動重化工業基地建設,從核心區域、核心産業、資源配置、産業發展重點和建設目標等方面進行科學規劃,多渠道籌措資金,加大工業基地基礎設施建設力度。

據了解,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國際上重化工業開始陸續向我國轉移。近幾年全球重化工業(主要是汽車、化工)50%以上的投資集中在中國,體現了我國在承接新一輪以重化工業為主要轉移對象的國際産業轉移中的優勢地位。目前正是國際重化工業向中國轉移的高峰時期。要緊緊抓住國際重化工業逐步向我國轉移和國內重化工業向內蒙古等資源富集地區轉移的機遇,千方百計吸引國內外有實力的企業到內蒙古投資建設大型重化工業項目。積極承接發達國家和地區的高水準産業轉移,引進大企業、大項目,推動工業基地上規模、上水準。要把吸引國際知名的重化工業集團和民營資本投資作為開創內蒙古重化工業新階段的工作重點,力爭在引進和建設大型重化工業項目上實現更大突破。

記者:規劃建設重化工業基地,這是一個重大的舉措。請您再深入談談這方面的想法。

楊晶:我們認為,應當加快培育優勢産業集群。根據迴圈經濟的系統特徵和國外著名工業基地的建設經驗,內蒙古的工業尤其是重化工業也必須走産業集群發展的道路。從內蒙古的情況看,已經初步具備發展産業集群的條件,加快構築産業集群是下一步優勢産業發展的重點。首先,內蒙古有一定的産業基礎。特別是近年來,隨著特色優勢産業的迅速崛起,涌現出了一批重點企業和一批知名品牌,以能源、農畜産品加工、機械化工、冶金、建材等優勢産業為骨幹,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産業體系。其次,內蒙古具備産業集群發展的要素條件。豐富的煤炭、天然氣、有色金屬、綠色農畜産品和土地資源,低廉的發電成本和電價都是我們發展優勢産業、吸引産業集聚的優勢。橫跨三北、毗鄰俄蒙的區位、市場優勢有利於吸引外部資金的注人。同時,部分優勢産業已經出現一批骨幹企業,這些企業可以充分發揮核心帶動作用,凝聚和吸引中小企業搞配套服務,有利於形成産業集群。第三,依託工業園區,在一些地區正在逐步形成産業集群。目前內蒙古在一些條件較好、優勢突出、特色鮮明的工業園區,已經出現了産業集群的雛形。第四,我們面臨産業集群加速發展的良好機遇。國家加強宏觀調控,緩解瓶頸制約,內蒙古的大多數優勢産業都屬於國家急需並鼓勵發展的産業;當前市場需求旺盛,刺激企業擴大規模、加快生産;我們近年來新上的一大批重點工業項目,對優勢産業發展將起到重要支撐作用;隨著生産要素的不斷流入,資源開發利用程度的提高,産業鏈的延伸,以及基礎設施的改善,內蒙古的産業集群發展面臨極好的機遇。抓住機遇,把培育發展産業集群作為一項重要的戰略舉措,不斷加大優勢産業的集中佈局力度,吸引企業集聚,構築産業集群,就能為自治區未來的發展奠定堅實的産業基礎。

記者:在發展迴圈經濟的過程中,需要注意一些什麼問題?

楊晶:要加快經濟的發展,更要高度關注經濟與環境協調發展。特別是在發展重化工業過程中,必須超越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的“先發展,後治理”的傳統工業化模式,在更高起點上走出一條科技含量高、環境污染少、勞動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道路。在規劃建設中,必須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正確處理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關係,既要加快經濟發展,又要保持良好生態,把環境保護納入規範管理和日常工作中來。必須嚴把項目進入關,控制能耗高、污染重的一般加工業;必須堅持生産項目與環保設施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運作;必須引導企業實施清潔生産,推廣清潔能源;必須在有條件的企業中大力採用“生態鏈”的方法刷新工業模式,將傳統的“資源——産品——污染排放”單向流動經濟模式,改造成“資源——産品——再生資源”的反饋式經濟模式。同時,必須把節約使用資源放在重要位置,突出抓好礦産業精細化開發和節煤、節電、節油、節水、降低材料消耗等工作。我們要在推進工業化的進程中,不斷加大環境保護力度,努力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

記者:剛才,您依照迴圈經濟的理念,著重闡述了在高起點和發揮後發優勢方面加快內蒙古經濟發展的思路和做法,給人不少啟迪。順便問一下,近幾年內蒙古經濟發展情況如何?

楊晶: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和大力支援下,內蒙古這幾年經濟持續快速增長,發展勢頭十分喜人。具體體現在:三次産業快速協調發展,財政收入和城鄉居民收入增速明顯,投資、消費、出口三大拉動作用顯現。2004年地區生産總值完成2712億元,比上年增長19.4%,增速快於全國9.9個百分點,連續兩年居全國首位。經濟總量(GDP)在全國的位次前移1位。每人平均GDP繼2003年突破1000美元大關,2004年達到11305元,首次超過全國平均水準。 財政總收入完成363.14億元,比上年增長40.7%,增速創近11年來最高水準。其中,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比上年增長41.5%,增幅位居全國首位。今年上半年,地區生産總值完成1187.38億元,同比增長20%;1─8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增加值649.9億元,增長30.9%;財政總收入增長48.9%;城鎮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6185.9元,增長15%;上半年農牧民每人平均現金收入1731元,增長29.7%。

總之,世界經濟發展的新階段和當前國內外經濟走勢給內蒙古的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我們堅信,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下,全區各族幹部群眾團結奮鬥,在不遠的將來,內蒙古一定會更加充滿生機和活力,更加繁榮進步。


 
   
列印本頁
好友推薦
發表觀點
相關文章
   
 
版權所有 學習時報社 電子郵件: xxsb@263.net 電話: 86-10-62805131
地址:北京市海澱區大有莊100號 技術支援: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未經書面授權禁止複製或建立鏡像(2004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