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國家大局 思想理論 市場經濟 民主法制 學術思潮 科學技術 中外歷史 幹部教育
當代世界 參考文摘 社會觀察 黨的建設 文化教育 軍事國防 文學藝術 特別專題
 
  我們為什麼會浪費? 鄧聿文  
 

現在大家都在談論節約。為什麼要節約?原因當然是資源有限。如果資源能夠源源不斷地供應,也就不存在節約的問題。但現在談論節約顯然不僅僅在這個意義上,而主要是因為浪費。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無時不存在浪費的現象。大到土地的徵用、礦産的開採、水的灌溉,小到辦公室的溫度調節、商場的燈火輝煌、一次性用品、根本沒人看一眼的宣傳品等等。資源有限而又浪費嚴重,這才是我們所要真正面對的問題。所以,建設節約型社會,前提是搞清楚,我們為什麼會浪費。

先來看一個對比。前不久,北京市有關機構做了一個調查,北京48家市、區政府機構2004年每人平均耗能量、用水量和用電量分別是北京居民的4倍、3倍和7倍,公務人員1天最高耗電夠普通百姓用19天!這組數字説明,政府機構是資源浪費的大戶。有關統計也顯示,我國政府機構能源費用超過800億元,電力消耗總量佔全國總消耗量的5%,接近全國8億農民生活用電水準。

是政府機關的工作人員不懂節約嗎?當然不是。同樣是他們,在家裏卻能做到無人不開燈,不浪費氣、水等,可謂真正節約到“家”。之所以機關家裏有這麼鮮明的反差,原因是在家裏浪費的是自己的,而在辦公室裏浪費的是公家的。

一些人用經濟學中的“公地悲劇”來解釋公共場所浪費的問題。所謂“公地悲劇”,也就是因産權不清對公共資源的過度使用。目前,相當一部分浪費是由於産權不清、市場缺位而造成的。産權主體不清晰,人人都有人人都沒有,就意味著它的保護人缺位,而沒有人保護的東西總是容易受到傷害的。

以土地資源為例,當前,土地亂開發和盲目利用的問題相當嚴重。在前幾年颳起的開發區熱中,僅省市兩級政府批出去的各類開發區共5000多個,圈佔土地3.4萬平方公里,接近於台灣省的面積。但這些圈佔的土地中,真正開發的只有43%,57%是原封不動的。對於中國這樣一個土地資源極其稀缺的國家而言,無疑這是一種嚴重的浪費,而這種浪費正是因為沒有引入市場造成的。在農村, 不能通過市場交易來配置土地資源。市場不能起作用,行政力量就可以隨時干預,隨時支配,就容易造成資源的浪費。

如果説,市場缺位和産權不清是造成現實中很多浪費現象發生的一個重要原因,那麼,另一個重要原因則是資源使用中的“成本外化”,最典型的就是環境污染。如果企業污染環境所造成的代價不會進入企業的生産成本,就會出現對環境資源的濫用和破壞,或者説浪費。這種“成本外化”本質上也是由産權不清造成的。 事實上,我們使用自然資源時支付的成本僅僅是開採和運輸的成本;對於不需要開採和運輸成本的資源如空氣,使用則完全是免費的。這勢必使對資源的利用採取一種“掠奪”的方式。這種掠奪,換一個叫法就是“浪費”。

以煤炭資源為例,目前,我國礦産資源的總回收率大概是30%,比國外先進水準低了20個百分點。其中,煤礦回採率平均為35%,一些鄉鎮煤礦回採率則為15%,有些甚至低至10%。煤礦回採率這麼低,有煤礦開採企業“挑肥揀瘦”的因素,但更深層的原因則是國家徵收的煤炭資源稅過低。據介紹,我國不少地區的煤層平均厚度有50米至60米。按國家規定,開採較厚的煤層要採用工藝複雜的分層技術,逐層開採。而面對旺盛的需求,一般企業往往只是開採中間最“肥”的煤層,大量資源於是就這樣被浪費了。煤礦開採企業為什麼在低回採率下仍舊利潤滾滾,原因就是我國當前的資源稅過低,而且收費方法不合理。為了照顧地方利益,獲得開採權的企業現在交付的資源稅往往不足成本的1%。這基本上等於免費使用煤炭資源,焉能不富?

從根本上説,一切浪費都是對自然資源的濫用,而節約為的就是減少自然資源的浪費。上述分析告訴我們,浪費也有不同的類型,對於前一種資源浪費,必須借助市場手段,儘量把資源的産權界定清晰;對於後一種資源浪費,要充分運用價格和市場準入等手段,提高使用資源的代價。除此之外,通過技術革新提高資源的使用效率以及立法懲罰濫用資源等,人們才會形成節約資源的意識,從而建設節約型社會也才有可能。


 
   
列印本頁
好友推薦
發表觀點
相關文章
   
 
版權所有 學習時報社 電子郵件: xxsb@263.net 電話: 86-10-62805131
地址:北京市海澱區大有莊100號 技術支援: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未經書面授權禁止複製或建立鏡像(2004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