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國家大局 思想理論 市場經濟 民主法制 學術思潮 科學技術 中外歷史 幹部教育
當代世界 參考文摘 社會觀察 黨的建設 文化教育 軍事國防 文學藝術 特別專題
 
  歷史之重與生命之輕 焦雨虹  
 

——評陳鐵健選編導讀、瞿秋白原著《多餘的話》

在20世紀跌宕起伏、風雲變幻的中國政治、思想文化史上,瞿秋白作為著名的革命家和知識分子,肩負救亡與啟蒙的歷史使命,留下了複雜而獨特的“長長的影子”,在諸多領域為我們提供了不斷回味和繼續言説的話題。

對於21世紀的讀者來説,瞿秋白也許已經不再至關重要;對於20世紀,他卻曾經象嬴瘦而負重的馬那樣無比沉重,又象影子那樣縹緲而虛幻。這一切,源自於《多餘的話》。瞿秋白作為著名作家見證過蘇俄的革命,作為黨的領袖領導過中國大革命時期和土地革命早期階段的鬥爭,在生命盡頭寫下的《多餘的話》卻表達了對政治的困惑倦怠,對文人生活的熱愛眷戀。《多餘的話》透露出來的個人際遇感受,與時代洪流,形成強烈的反差和衝突。其獨特的遭際及其折射的社會、歷史、文化的淵源具有歷史和現實的雙重意義。

由陳鐵健選編、導讀的瞿秋白作品選集《多餘的話》,作為“二十世紀中國人的精神生活叢書”中的一種,為我們研究瞿秋白、進而回顧20世紀知識分子革命者的心路歷程,保存了珍貴的原創史料,展現了選編者深刻的洞見和幽邃的視角。該書選編了瞿秋白各個時期的代表作品,包括《多餘的話》、《心的聲音》、《餓鄉紀程》(即《新俄國遊記》)、《赤都新史》、《暴風雨之前》、《骷髏雜記·序》、《獄中詩詞》等篇章,它們充分體現了瞿秋白“書生革命者”獨特的文化氣質和個性追求。

選編者和導讀作者陳鐵健先生是近現代史專家,在中國現代史研究方面成就卓著。他關於瞿秋白的研究成果,從個人際遇的層面展示了瞿秋白文人從政的內在人性衝突,更從國家民族命運的角度映射了20世紀中國現代化進程的坎坷艱辛。他對《多餘的話》的考證分析,不僅為這篇有爭議的文獻找到一個合理的學術解釋,而且為重新正確評價瞿秋白提供了學理基礎。

導讀《書生革命者的悲劇情懷》,凡四萬餘字,洋洋灑灑一氣呵成,緊緊扣住兩個核心問題展開論述:如何解讀《多餘的話》?這樣一篇文字幾十年間如何載沉載浮主宰了一個人的命運?文章按照時間順序展開歷史探索之旅:20世紀20至30年代,瞿秋白投身革命直至犧牲;30至50年代,辨別《多餘的話》真偽;60至70年代中期,誤解和錯讀的歷史;70年代至80年代,沉冤昭雪。導讀者以史家公正的立場、犀利的洞察和冷峻的激情,通過對不同歷史時期相關聯的人物和事件充分梳理,揭示《多餘的話》曾經負荷了過多虛妄變幻的政治評判;通過對文獻史料細緻入微的追索分析,還原了真實的瞿秋白:一個執著、堅定、坦誠的革命家,同時又是一個真誠、內省、憂鬱的書生;通過探秘瞿秋白與共産國際、瞿秋白與毛澤東、瞿秋白與周恩來、“叛徒”之説由來、瞿秋白蒙冤與劉少奇冤案的內在關係等重大關節,既展現了那些風雲人物左右時代命運的宏大歷史,又窺見了歷史縫隙散落的細節和碎片,一個完整而真實的時代展現在讀者的面前。導讀文痛切地指出:對國際共産主義運動中長期存在的不正常的黨內殘酷鬥爭真相知之愈多,就會愈加感知,瞿秋白生前死後的遭遇,是共産國際、聯共(布)及中共黨內極左路線所釀成的巨大悲劇之一。

文章正本清源,提綱挈領,概而言之,是一部《多餘的話》的“解讀史”和“評價史”,也就是對瞿秋白及其遺作的接受與反接受史。導讀的第五部分“走向新覺醒的深邃思考”,從瞿秋白的為人為文出發,而又超越了瞿秋白的個人命運,思索著國家、民族、文化與知識分子的現實和未來,雖非“憂時傷生”,卻也見微知著,躍然可見當代知識分子揮之不去的使命感、責任感,和濃郁的歷史情懷。

革命家、知識分子、“叛徒”,瞿秋白不僅僅是一個歷史人物,還是一個符號、一種象徵,被不斷地建構、不斷地借用。圍繞著對瞿秋白個人命運悲劇的解讀,是一種有意無意的誤讀。如此反覆變幻的評價,不是因為其作品、其思想具有接受美學所説的未曾發掘的“潛藏的意義”,而是功利主義的工具論在發揮著作用。學術研究曾經這樣被迫或者自覺地成為權力集團的工具,成為政治鬥爭的手段。這樣的扭曲一旦形成偏見,其生命力又是那樣頑固,還原歷史真實面貌便會異常艱難。更令人值得反思的是,在宏大的歷史洪流之中,人性之輕和歷史之重該如何兩全?人性何以總是淹沒在歷史的洪流中,歷史的悲劇何以一再重演?這是20世紀的悲劇,但願不再是中國人的宿命。

古人曾經“惶恐灘頭説惶恐,伶仃洋裏嘆伶仃”,並沒有玷污其“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浩然正氣;瞿秋白《多餘的話》表達了厭倦之後,仍然選擇了舍生取義,不為臨難茍免,不為身後清名所困擾。如此殉節不貪名的生死抉擇,雖然沒有口號的激昂鼓舞,卻有持久的人性力量。它在現代民族國家的現代化進程和復興中,對於修補凋敝的人文精神,豐富民族記憶,塑造相容並蓄的民族性格,豈不彌足珍貴?

言在書內,意在言外,雖然隔了幾十年的光陰,導讀和原文同樣酣暢淋漓、意味深遠,兩篇文字一起見證著已經逝去的歷史。作為讀者,在充分領略文字意涵和思想精髓的同時,我們還能體會到,對歷史真相的探尋、對歷史人物心路歷程的追索是一個充滿艱辛和魅力的過程。如此,這本書便有了多重的閱讀價值。


 
   
列印本頁
好友推薦
發表觀點
相關文章
   
 
版權所有 學習時報社 電子郵件: xxsb@263.net 電話: 86-10-62805131
地址:北京市海澱區大有莊100號 技術支援: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未經書面授權禁止複製或建立鏡像(2004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