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國家大局 思想理論 市場經濟 民主法制 學術思潮 科學技術 中外歷史 幹部教育
當代世界 參考文摘 社會觀察 黨的建設 文化教育 軍事國防 文學藝術 特別專題
 
  風險社會與和諧社會 張義禎  
 

“風險社會”是德國著名社會學家貝克首次系統提出來的理解現代性社會的核心概念。貝克認為,風險社會的突出特徵有兩個:一是具有不斷擴散的人為不確定性邏輯;二是導致了現有社會結構、制度以及關係向更加複雜、偶然和分裂狀態轉變。所以,現在的風險與古代的風險不同,是現代化、現代性本身的結果。風險社會的風險包括經濟的、政治的、生態的和技術的,如核技術的、化學的、生物的風險。這些風險是現代化的産物,是人為的風險,這種風險與以前的自然風險明顯不同:1、它們是人類知覺系統感覺不到的,風險的嚴重程度走出了預警檢測和事後處理的能力;2、它們能夠全球傳播,甚至傳給下一代,並且不分貧富差距;3、它們阻止風險原因的傳播和受害者的賠償,風險計算無法操作,導致保險失靈;4、災難性事件産生的結果多樣,使得風險計算使用的計算程式、常規標準等無法把握,它們超出了現代社會的控制能力,風險的排除不再是可能的;5、它們是理性決策信賴的,今天的風險就是昨天的理性決策。從根源上講,風險是內生的,伴隨著人類的決策與行為,是各種社會制度,尤其是工業制度、法律制度、技術和應用科學等正常運作的共同結果;6、它們是廣泛存在的,成為現代社會的基本特徵,成為後工業社會的內在品性。

筆者認為,風險社會為理解現代社會提供了重要視角,為我們反思當代世界與社會發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論工具,無疑也是理解與反思高速轉型中國社會的可貴思想。綜觀中國社會,近些年來,隨著社會現代化程度的不斷提高,市場化進程的不斷推進,社會分化日益嚴重,社會問題層出不窮,社會矛盾日益激化,整個社會已經不再是傳統的常態社會,社會風險與日俱增,傳統的治理手段無法整合當代社會,社會和諧面臨嚴峻挑戰。

當代中國社會面臨的風險可以簡單地劃分為社會性風險與個人性風險,社會性風險主要是指整個社會面臨的風險,社會中的每個個體都可能面臨的風險。諸如SARS、毒品氾濫、艾滋病擴散、恐怖活動、社會性衝突等問題。隨著中國社會利益不斷多元化,貧富差距不斷擴大,社會性剝奪顯化,集體行動非理性的社會衝突的發生可能性日益提高,整個社會面臨的社會性衝突風險日益現實化且呈不斷升級的趨勢。個人性風險主要是指某些社會個體可能遇到但又不是每個社會個體都可能遇到的生活風險,這類風險與個人的生活經歷、生活狀態相關而呈現出個體特質的風險特徵。諸如礦難事故、交通事故、飛機失事等,主要是從事相關行業或某種生活狀態下個體可能面臨的風險,此類風險往往由於人們的忽視而處於控制之外。

從另一個視角看當代轉型中國,社會成員的生活風險與日俱增,生活壓力日益增大。這類生活風險的出現與社會轉型緊密相關,無論是城市居民,還是農民朋友,都能深深地感受到生活日益充滿不確定性。隨著市場化、全球化進程的不斷深入,整個社會捲入到一個全球龐大的市場網路,連一個普通農民也不能倖免于難。然而,市場經濟本身就內蘊著巨大的風險,農民也免不了時常遭受“谷賤傷農”的市場波動風險,居民同樣也免不了受經濟波動導致的物價變化、失業等生活風險。市場化改革大幅減少了傳統計劃經濟時代的社會福利,社會成員的支出項目不斷增加,特別是教育、醫療、住房的市場化改革給社會成員增加了大幅負擔,許多家庭長期處於透支性消費狀態中,未來充滿不確定性與危機感,生活壓力之大令大量社會成員苦不堪言,並進而形成社會性不滿情緒,從而甚至影響到社會危機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因此,生活風險過大無疑不利於和諧社會的建構,必須引起政府和社會各界充分關注。

總之,當今世界是一個風險社會,中國也不能例外,因此,建構和諧社會必須充分認識當代世界的風險本性,了解風險社會的運作邏輯,從而努力提高風險防範意識,富有前瞻、全局性地制訂合理的政策促進整個和諧中國社會的順利建構。


 
   
列印本頁
好友推薦
發表觀點
相關文章
   
 
版權所有 學習時報社 電子郵件: xxsb@263.net 電話: 86-10-62805131
地址:北京市海澱區大有莊100號 技術支援: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未經書面授權禁止複製或建立鏡像(2004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