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國家大局 思想理論 市場經濟 民主法制 學術思潮 科學技術 中外歷史 幹部教育
當代世界 參考文摘 社會觀察 黨的建設 文化教育 軍事國防 文學藝術 特別專題
 
  和諧社會是知識社會 鄧偉志  
 

和諧社會包括兩大部分,第一部分是人與社會的和諧,第二部分是人與自然的和諧。人與社會的和諧需要以社會科學為指導。社會科學是關於社會的知識,它所反映的是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之間的相互關係,反映的是社會發展的規律。因此,只有運用社會科學,才能實現社會和諧。人與自然的和諧需要以自然科學為指導。自然科學是反映自然界之間的關係,以及自然界自身發展的規律。因此,只有運用自然科學,才能實現人與自然和諧。舍此以外,是實現不了和諧的,即使聲稱實現了和諧,那也是暫時的和諧,虛假的和諧。熱衷於用一些政治伎倆去化解社會矛盾,是化解不了的。即使一時聲稱“化解”了,那也是暫態的,表面的,並且是越解疙瘩越大,矛盾越多。用會前拍腦袋,會上拍胸脯,來構建和諧社會,只能落得個在兌現不了以後“拍屁股”走人的下場。不過,中國開始實行問責制,恐怕今後也不會那麼簡單地“拍屁股”了,可能要“打屁股”了。

因此,和諧社會只能是知識社會。

嚴格地講,和諧社會的和諧度是有高中低之分的。在生産力低下的時空中也有過和諧社會。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不能不認為是和諧的社會。低能兒的群體有的也是蠻和諧的。我們今天要構建的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它應當是由知識群體佔多數,至少是居於主導地位的社會。今天有些不和諧是愚昧造成的。無知帶來不和諧。貧窮、愚昧、腐敗是社會的三大毒瘤。“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慼慼。” “坦蕩蕩”容易和諧;“常慼慼”不容易和諧。唐代孟郊寫道:“君子山嶽定,小人絲毫爭。”“山嶽定” 容易和諧;為了蠅頭小利爭來爭去的“絲毫爭” 就不容易和諧了。我們要的是“坦蕩蕩”與“山嶽定”之類的和諧。一説無知就認為百姓無知,殊不知,領導無知危害更大。瞎指揮的人不一定是不想做好工作的。他雖然想做好工作,但是,無知使得他事與願違,事倍功半。拆掉文化遺産搞政績工程,是不懂得那舊房子的文化含量。搞GDP崇拜是因為不知道“增長不等於發展”。動不動就把手中的小玩意稱作“國際領先”,是對國際無知,是因為不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厚。

那麼,怎樣才能有知識呢?這就是要學習,學習社會科學,學習自然科學。應當承認,我們不僅是現代科學的素質不高,而且人文知識也不算多。可以相信,倘若能把我們中國人受教育的程度提升一個年級,社會的和諧度就可以上一個很大的臺階。現在,到處都在提倡“學習型社區”、“學習型城市”、“學習型社會”,是可取的,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

學習,不僅是受教育少的人要學習,而且受教育多的人也要學習。社會是個百科全書。要構建和諧社會,需要學習的東西很多。各行各業的人都要學習社會,即使是大專家也要學習社會。專家的長處在於專,專家的短處也在於“專”所帶來的對專以外的知識很難知之甚多。社會在一日千里地向前,學習決不能有一刻停歇。

學習,既要向書本學習,也要向實踐學習。現在有些人成天埋在文山會海中,不讀書,因此,説話只會説套話,乾巴巴,硬邦邦,沒人要聽。再加上,那“文山”是沒有多少“文”的文山,那“會海”不是以文會友之會海,以至於置身於文山會海中的人的知識,表面而不深刻,零碎而不系統。他們表現在工作上,就是唯唯諾諾,缺少理論勇氣。有時抓到了真理,但聽見上司一聲吼,便會嚇得抖三抖,缺乏理論的堅定性。那些埋在文山會海裏的人,往往以實踐經驗豐富自詡。殊不知,不深入實踐,浮光掠影,是學不到真本領的。我們常説“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這是一個方面。另一方面還應當看到:不科學的調查還不如不調查。

學習科學,不僅要學習科學知識,而且要學習科學精神。科學精神比科學知識更重要。和諧社會的支柱應當是科學精神。沒有科學精神的社會發展是蒼白的。

所謂“科學精神”就是求真精神,一是一,二是二。所謂“科學精神”,就是懷疑和批判精神。懷疑和批判是創造性勞動的起點。

“弄斧到班門,下棋找高手。”為了構建和諧社會,我們應當儘量把知識水準往高裏提!


 
   
列印本頁
好友推薦
發表觀點
相關文章
   
 
版權所有 學習時報社 電子郵件: xxsb@263.net 電話: 86-10-62805131
地址:北京市海澱區大有莊100號 技術支援: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未經書面授權禁止複製或建立鏡像(2004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