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國家大局 思想理論 市場經濟 民主法制 學術思潮 科學技術 中外歷史 幹部教育
當代世界 參考文摘 社會觀察 黨的建設 文化教育 軍事國防 文學藝術 特別專題
 
  一個與“主義”有關的“問題” 周為民  
 

不時見到一些論著,把科學技術在當代的迅速發展,特別是新科技革命,作為解釋當代資本主義發展的一個重要原因。意思是説,資本主義從科學技術的發展中獲得了新的生機,新科技革命的重大成果為資本主義社會生産力的發展提供了新的空間,這就延續乃至增強了資本主義的生命力,使它還能夠在相當程度上繼續發展。

這個解釋是關於“主義”的,本意是要回答為什麼被馬克思主義認為“必然滅亡”,被列寧主義認為“腐朽、垂死”的資本主義到今天還在不斷發展。但這個解釋是有“問題”的,在邏輯上。

我們知道,馬克思終其一生,非常看重科學技術的發展,科技進步的每一個重要成果都令他無比欣喜,因為在他看來,科學技術是推動人類社會發展、變革的革命的力量。你看那個著名的宣言,在馬克思恩格斯筆下,蒸汽、機器、鐵路等等對舊的生産方式和社會制度的革命作用被強調得何等鮮明!在社會發展的歷史進程中,科學技術的巨大進步,新科技革命成果的廣泛應用,不是加速瓦解、摧毀舊社會舊制度,而是會被它用來強身健體,延年益壽,這是不可能為馬克思主義的唯物史觀所同意的看法。拿中國的例子來説也是一樣,當年張之洞在武漢搞洋務,修鐵路辦鐵廠開學堂造槍炮,不遺餘力,倒確是想利用新科技手段來救大清,結果卻無可避免地種瓜得豆,客觀上使辛亥革命的槍聲首先從武昌打響。當然,科學技術是手段,你可以用,我也可以用,但在這個意義上,至多是某個舊的統治集團、政權(如清朝廷),或某種國家勢力(如德日法西斯),有可能憑藉一些特殊的技術手段,像什麼新式、精良的武器裝備之類,來逞強于一時,或茍延殘喘地延緩其失敗覆亡。而在科學技術的發展與社會生産方式、社會制度、社會形態之運動發展的關係上,科學技術的本性則從來是革命的。這絲毫也不奇怪,因為生産力的本性從來是革命的。可是按照上面的那個解釋,本來已經走向衰朽的一種社會生産方式卻可以因科學技術的發展而獲得有活力的新發展,科學技術在社會歷史進程中反而成了挽救、強化舊制度的守舊的力量而不是革命的、推動進步的力量了。

“問題”還不只如此。認為科學技術成果的應用使當代資本主義社會的生産力有了新的發展空間,這樣的説法也不恰當。為社會生産力開闢道路,提供發展空間的,是社會生産關係的調整與變革,這才是唯物史觀。而科學技術是什麼呢?它就是生産力,是第一生産力,這也是唯物史觀。所以,説科學技術這種生産力為生産力的發展提供了空間,是沒有意義的,説不通的。實際上,包括科學技術在內的整個社會生産力的“發展空間”,是由社會生産關係的狀況所規定的。馬克思之所以提出資本主義制度被新的社會制度代替的問題,就是因為這種制度在其歷史過程中會從生産力發展的條件轉變為它的“桎梏”,這時,生産關係“外殼”已容納不下在它內部活動著的生産力(包括科技)這個最革命、最活躍的因素進一步發展的要求,於是這個外殼就“必然”會被突破(“炸毀”是突破方式之一)。現在的不少論著既然是在談當代資本主義的發展,那麼科學技術的發展就只是其發展的一種表現,而不是它的原因。原因一定是“外殼”發生了變化,否則何來科學技術這個第一生産力的迅猛發展呢?

上述問題説明我們有時在理論上有點顧此失彼,有點拆東墻補西墻,沒能始終一貫地貫徹理論例如歷史唯物主義理論的邏輯。這樣就難免在一些重要問題的理論解釋上出現邏輯矛盾,這樣的理論就不深刻,不徹底,用馬克思的話説,就是沒有“抓住事物的根本”,因而也就不容易“掌握群眾”,不容易“變成物質力量”。現在這一類問題並不是個別的,從基本方法例如邏輯上注意這樣的問題,是提高我們的思想水準和理論力量,增強思想理論宣傳對幹部、群眾,特別是對知識分子和青年的説服力、吸引力的很重要的任務,很重要的途徑。


 
   
列印本頁
好友推薦
發表觀點
相關文章
   
 
版權所有 學習時報社 電子郵件: xxsb@263.net 電話: 86-10-62805131
地址:北京市海澱區大有莊100號 技術支援: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未經書面授權禁止複製或建立鏡像(2004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