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國家大局 思想理論 市場經濟 民主法制 學術思潮 科學技術 中外歷史 幹部教育
當代世界 參考文摘 社會觀察 黨的建設 文化教育 軍事國防 文學藝術 特別專題
 
  珍藏民族的悲愴與抗爭  
 

——插圖本《中國抗日戰爭著名大會戰紀實叢書》評介

為紀念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0週年,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近期組織出版的《中國抗日戰爭著名大會戰紀實叢書》,是一套圖文並茂、圖文皆精的大書,它多角度地描寫了中國軍民的抗日戰爭,體現了對歷史的尊重,也體現了對生命個體的尊重。

叢書共分四冊:《血戰臺兒莊》、《劍嘯大上海》、《江漢哀歌》、《1940:大破襲》,生動而具體地展現一個個真實的歷史場景,本著去偽存真的原則按歷史的良心去寫,是此叢書文學紀實性價值與歷史資料性意義的雙重所在。 徐州會戰,又叫魯南會戰、臺兒莊會戰。《血戰臺兒莊》以恢宏的氣勢,真實而又完整地描述了1938年發生在魯南、徐州一帶的那場曾經震驚了世界的浴血場面——滕縣保衛戰、臨沂阻擊戰、臺兒莊大血戰、徐州大突圍等,生動地刻畫了李宗仁、白崇禧、張自忠、龐炳勳、王銘章、孫連仲、池峰城等一大批中國高級將領形象,披露了諸多鮮為人知的歷史內幕,令人掩卷難忘。作品史料翔實,筆力遒勁,情節曲折,場面雄奇,既有中國將士的鬥志鬥謀、運籌帷幄,又有百萬大軍在戰場上血濺焦土、拼死搏殺,通篇洋溢著“愛我中華”的激昂悲壯氣氛。 而自1937年8月開始的長達3個月的淞滬會戰,是日寇入侵以來,中國從局部抗戰轉向全面抗戰的轉捩點。《劍嘯大上海》廣角度、大縱深地描述了這場會戰的全過程,客觀、真實地記錄了中國軍隊戰區司令部和六大集團軍及江防部隊共70萬人投入會戰的情況,尤其生動地描述了許多忠勇將士拼死血戰的悲壯場面、及上海和全國各階層人民群眾支援抗戰的動人情景,同時也揭露了日軍蓄意挑釁、狡詐兇殘的侵略行徑。本書以上海失陷而告結尾,文風沉鬱、氣勢宏大,結局令人喟嘆,回味不已。 1938年6月至11月的武漢保衛戰,是中國抗戰史上中、日雙方集結兵力最多、雙方傷亡最大的一次會戰。《江漢哀歌》描述了中國軍隊以既定的萍鄉、銅鼓、武寧、瑞昌、田家鎮、廣濟、羅田、麻城、黃安、武勝關之線為決戰地帶,以贛江左岸、清江亙九江之線及江北沿鄂皖、鄂豫邊境等線山地為前進陣地,堅持週邊作戰,保衛大武漢的全過程。描述了廣大愛國官兵在劣勢裝備下殊死血戰的悲壯場景,同時對國民黨蔣介石軍政高層內部的矛盾也有細緻描述,揭示了武漢會戰最終失敗的深層原因。 1940年8月至12月的百團大戰,是我黨領導的八路軍以日寇的據點和交通線為主要目標,而進行的一場重大破襲戰,也是中日開戰後中方向日方發起的首次大規模進攻戰。它歷時3個月,戰線5000里,作戰1824次。《1940:大破襲》全景式地展現了這場大會戰的恢宏場面和壯烈情景,成功地刻畫了朱德、彭德懷、左權、聶榮臻、賀龍、劉伯承、鄧小平、楊成武、陳賡、陳錫聯、續范亭、呂正操等參戰將領的英雄形象,全面展示了我黨在抗日戰爭中的中流砥柱作用。

叢書對戰爭的記述和描寫、對社會現實狀況的反映,涉及面極廣,包括目前仍在世人士的親身經歷,也包括當時報刊上人物、事件的新聞特寫以及軍方、政壇與民間社會的逸事逸聞。這不僅是對民族災難和反抗歷程的紀念,更使大量彌足珍貴的史料不致湮滅。叢書精選凝聚歷史瞬間的圖片,很好地配合了文字,所附大量黑白插頁涉及的內容廣泛,既有我方將士浴血奮戰的實景照片,也有日軍瘋狂進犯中國領土、殘殺我國普通民眾的歷史存鑒,讓文化歷史圖書的文字與視覺表達取得統一。圖片不但沒有削弱文字的嚴肅性和完整性,而且很好地承載了文字的內涵,使讀者能更直觀地感受形象,思緒有所引申,對文字形象有所補充。

此系列叢書參照國際規格包裝文本,從用紙、封面到配圖力求體現精品觀感、文化色彩和收藏價值。別致的開本、精美的圖片、精良的紙張、細緻的排版製作工藝,為充滿歷史厚重感的文字找到了精美的物質化形式,更充分體現了圖像的魅力,使讀者在閱讀過程中親歷中華民族苦難悲愴與奮起抗爭的歷程,也使得這條同屬於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時間長廊立體而生動起來。(井琪)


 
   
列印本頁
好友推薦
發表觀點
相關文章
   
 
版權所有 學習時報社 電子郵件: xxsb@263.net 電話: 86-10-62805131
地址:北京市海澱區大有莊100號 技術支援: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未經書面授權禁止複製或建立鏡像(2004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