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國家大局 思想理論 市場經濟 民主法制 學術思潮 科學技術 中外歷史 幹部教育
當代世界 參考文摘 社會觀察 黨的建設 文化教育 軍事國防 文學藝術 特別專題
 
  管理倫理學:管理科學發展的第三個里程碑  
 

——訪中央黨校哲學部戴木才教授

戴木才,1965年生。江西吉安人。哲學博士。現任中共中央黨校哲學部教授、博士生導師;任中國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會、中國井岡山幹部學院、江西師範大學、廣東省委黨校道德研究中心等兼職教授,中國倫理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政治倫理學分會秘書長。主要從事倫理學、政治倫理與政治文明、管理倫理與企業文化研究。出版“管理倫理與企業文化”研究方面的著作有:《管理的倫理法則》(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現代企業管理創新教程》(中央黨校出版社2002年)、《管理與倫理結合的內在基礎》(《中國社會科學》2002年第3期)、《管理的倫理價值》(《光明日報》2004年3月12日)、《“管理倫理”研究述評》(《當代財經》2001年第4期)等;先後主持或參與國家社科基金項目6項,省部級課題10余項;主持或參與“國有企業文化建設的障礙和對策”、“紅色旅遊”、“寶鋼進入世界500強的管理創新”和“深圳促進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等調研項目。

記者:您好,您在《中國社會科學》和《光明日報》等報刊上先後發表了一些關於管理倫理學的研究成果,引起了許多讀者的興趣,您能介紹一下管理倫理學是一門怎樣的學科嗎?

戴:管理倫理學是管理學和倫理學之間的一門交叉學科。現代管理學家認為,由於現代社會是高度組織化的社會,管理早已超越了企業的範圍而具有廣泛的社會意義,因此現代管理不應停留在傳統的組織技術方面,而應著重研究反映現代人性的人文價值,建構組織系統的價值模式和考察現代人的行為價值邏輯。管理同哲學、價值、政治、文化、語言、意識形態有著緊密的聯繫,應力圖“尋求使管理獲得一種價值行動的意義”,從而尋找管理學與倫理學之間的結合點。管理倫理學就是研究管理的倫理特性及其運作機制的科學。《公司戰略與追求倫理》一書指出:“追求卓越就是追求倫理”。管理學家在評價《追求卓越》一書時更是進一步指出:“優秀企業的秘訣在於懂得人的價值觀和倫理,懂得如何把它們融合到公司戰略中。”“這場卓越革命的基本倫理是對人的尊重。這是企業關心顧客、關心品質背後的根本原因,也是理解優秀企業難以置信的責任感和業績的關鍵。”

記者:人們常常把倫理學理解為一門價值哲學,而管理學則是一門現代社會科學,那麼,二者有結合在一起的基礎嗎?

戴:管理學與倫理學的結合,不像有的人所理解的那樣,是一種“1+1=2”的機械湊合,更不是把倫理學理論看作是一種具有普遍性、絕對性的原則應用於管理領域的結果。管理學與倫理學之所以能夠結合,關鍵在於企業的管理活動本身具有倫理性質。一方面,企業管理作為一種社會活動,就需要考察它如何體現人的價值和給人帶來了何種價值。一部人類文明史,在一定意義上就是一部人類的管理史,即人類從“最初動物式的本能勞動”到“專屬人的勞動”,不斷擺脫馬克思所説的“單純的偶然性和任意性”,不斷實現自身價值,從必然走向自由的歷史。因此,是否體現人的價值追求,是管理得以存在的價值根據。另一方面,企業管理作為一種對社會資源(包括人力資源、物質資源、財力資源、精神資源和資訊資源等)的有效配置方式,表面上看來是一種純粹經濟性質的活動,其實有著明顯的倫理性質,如管理活動所體現的人與人的關係,事實上就是如何對待人。如何對待人本質上是一個倫理問題而不是一個經濟問題。再如管理中的契約關係,任何一種契約都內在地包含著某種道德原則,如公正原則、守信原則、責任原則,都是權利和義務的統一。這些道德原則是人們在長期的管理實踐中逐漸形成並確立起來的,它標誌著人們對交往活動及人與人之間關係規律的自覺遵守,是人的自由意志的體現。因此,管理學與倫理學的結合,是管理活動本身的內在要求,而不是人們主觀的強加。

記者:管理倫理學興起和發展的過程是怎樣的呢?目前西方國家的研究狀況如何?

戴:管理倫理思想也許從人類的管理活動産生之日起就萌芽了,但真正使全社會關注管理與倫理之間的聯繫,並將管理的道德問題放在“管理倫理”的名稱下加以專門研究,則主要是最近二、三十年的事。從20世紀70年代起在美國,80年代起在歐洲,管理倫理成為人們的熱門話題,並迅速發展成為一門學科。其直接的起因是20世紀80年代集中暴露出的一系列經濟醜聞,如飛機採辦中的行賄受賄、化學工廠中有毒氣體的大爆炸、對河流和海洋的大批污染、食物污染、汽車走私、非法武器出口、內部貿易、證券公司和大額投資者的非法活動等。一談到“醜聞”、“腐敗”,許多人便開始注意到“倫理教育”方案的重要性,認為只有發生倫理觀念上的變革,才能把這些問題真正解決。

管理倫理學最初圍繞企業的社會責任進行廣泛研究,諸如“利潤先於倫理”還是“倫理先於利潤”,企業是否具有道德地位等等。隨後擴展到對企業與有關的環境、社會,包括經濟制度和政府經濟政策方面的倫理問題的研究。一般而言,目前西方國家管理倫理學的研究主要包括三個層面:一是微觀層面,主要探討企業中單個人之間,即僱主和僱員、管理者或被管理者、同事、投資者、供應商和消費者這些單個人之間的倫理關係問題;二是中觀層面,主要研究各種管理組織之間,即各种經濟性組織如公司、廠家、貿易聯盟、消費者組織、行業學會、工會等組織之間的倫理關係問題;三是宏觀層面,主要研究社會或制度層次包括經濟制度和經濟條件的形態如經濟秩序、經濟政策、金融政策、社會政策、國際商務活動以及國際商務關係等方面的倫理問題和倫理責任。

記者:我看過一份資料,在我國企業管理者中,尚有不少人對管理倫理學這門學科感到陌生,因此,實踐和發揮它的作用還存在很多問題,那麼改變這種現狀是不是極其迫切的?

戴:是這樣的。時至今日,西方許多優秀企業已普遍意識到管理倫理的重要作用、地位和意義。現代管理學家幾乎把倫理提到了關係企業或組織生存與發展的至高地位:“企業通過競爭煥發活力,依靠倫理而得以生存”,這種管理觀越來越成為企業界的共識。有人甚至指出,如果説泰羅的科學管理、梅約的行為科學是管理科學發展史上的兩個里程碑,那麼,管理倫理學就是管理科學發展史上的第三個里程碑。管理倫理造就了一批西方優秀企業。面對21世紀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要求,管理倫理以其所具有的時代性、世界性意義和視野,日漸顯示其巨大魅力,我國的企業家和企業管理工作者迫切需要學習管理倫理學,在企業管理實踐中運用管理倫理學。最近,我參與“深圳促進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社會調研,深感強化管理倫理的作用,對於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促進社會穩定,對於完善企業管理之道,充分發揮“管理也是生産力”的功能,提升企業的國際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

記者:能否結合我國的現實情況,談一談管理倫理學對於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具有怎樣的作用?

戴: 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我國人民在奔向現代化的過程中經過艱苦探索而尋求到的適合中國國情的道路選擇和經濟模式,由這種模式所決定,管理也必須與之相適應。但是,由於管理學在我國還剛剛起步,我國目前又還沒有建立健全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法律體系和道德體系,還存在著不少道德失范、經濟秩序混亂現象。因此,加強管理倫理學的學習,更具有現實意義。

其一,管理倫理有利於提高人們識別善惡的能力,促使人們正確認識管理活動中的善與惡,增強抵制腐敗現象的自覺性。腐敗的發生與管理的缺位或失序緊密相關,管理失序表現為見利忘義、惟利是圖、損公肥私、損人利己、以權謀私、貪污受賄、買官賣官、揮霍浪費等腐敗現象。要解決這些問題,除了靠黨和政府進一步健全制度、加強監督、完善管理外,還必須憑藉道德的力量,依靠管理人員加強管理倫理的學習,提高自身的修養水準才有可能。

其二,管理倫理對於培養我國合格的現代管理者具有重要作用。許多管理者之所以取得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管理者良好的道德素養和巨大的人格魅力。美國《華爾街日報》曾對282家美國大型企業的782名高層管理者做過一次調查,結果表明,管理者取得成功的最重要的因素是正直、勤奮、與人相處的能力。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教授W ・J・鮑莫爾經過研究認為,企業管理者應當具有合作精神、勇於負責、敢於創新、尊重他人、品德超人等道德素質。而管理者要具備所需要的道德素質,成為合格的管理者,其重要途徑之一就是學習管理倫理學、管理道德知識,並運用於實踐。

其三,管理倫理對於促進我國企業學習世界先進管理,順應全球企業發展的潮流具有重要作用。注重企業管理的倫理特性,是當今全球企業管理髮展的潮流。在經濟全球化和我國進入WTO的條件下,我國企業必須在遵循世界慣例的基礎上才能謀求可持續發展。如必須正確認識企業的地位、作用,履行企業的社會責任;從追求利潤最大化到通過合乎法律和倫理的方式,提供具有國際競爭力,能增進社會福利的産品和服務;從以所有者為中心到注重利益相關者;從手段人到目的人;從遵守法律到法律和道德並重;從注重目標、戰略、結構、制度到強調企業價值觀;從他律到自律;提倡公平、正當的競爭,尊重競爭對手,遵守公正交易和競爭秩序;樹立與顧客的共存意識,保護和增進消費者權益;實行按個人努力和業績進行公平分配,保障企業成員的利益;從玩弄技巧到注重管理道德修養;樹立環境意識,推行與環境協調的經營;尊重地區傳統文化,為地方經濟與社會發展作出貢獻等等。

作為一門應用倫理學,管理倫理學最重要的特性就是它的實踐性,它不僅要求人們從理論上掌握管理倫理的本質和規律,而且要求人們通過運用管理倫理的規律,能動地、創造性地去開展管理實踐。管理倫理學反映的是人類管理活動中人的全面發展與人際關係實現最佳協凋的基本規律,倡導的是倫理化的管理方式,這為實現人性化的管理和以人為本的管理提供了強有力的理論武器。(記者 曉海)


 
   
列印本頁
好友推薦
發表觀點
相關文章
   
 
版權所有 學習時報社 電子郵件: xxsb@263.net 電話: 86-10-62805131
地址:北京市海澱區大有莊100號 技術支援: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未經書面授權禁止複製或建立鏡像(2004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