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國家大局 思想理論 市場經濟 民主法制 學術思潮 科學技術 中外歷史 幹部教育
當代世界 參考文摘 社會觀察 黨的建設 文化教育 軍事國防 文學藝術 特別專題
 
  中國電影的主旋律問題 周星  
 

主旋律電影是近年中國電影的重要話題,積極倡導的結果是出現了不少有價值創作。而一些動人的成功之作鞏固了這一命題的地位。比如《法官媽媽》的人性處理、《高原如夢》的平凡生活英雄塑造、《明亮的心》的個性英雄表現、《紫日》的戰爭與人性角逐、《首席執行官》的大氣、《天上草原》的優美、《衝出亞馬遜》的視覺衝擊力、《生活秀》的細膩生活描述、《鄧小平》的宏闊表現、《萬隆會議》的歷史氛圍等,構成主旋律格調的不同藝術處理,一些作品感人而不死板。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首席執行官》對現實生活英雄的表現大氣紮實,《生活秀》描摹市井人生的深入細緻,《高原如夢》對頑皮戰士個性與情感的藝術表現真切而生動等,從許多方面深入了對主旋律的理解。人們讚譽《首席執行官》、《高原如夢》、《生活秀》説明,良好的藝術品會更好地實現藝術教育價值。主旋律的倡導對創作起了一定作用,有藝術感染力的主旋律作品增多。幾年來成功的動人之作鞏固了這一命題的地位,這些創作主旋律格調明確無誤,它們的藝術表現從許多方面深入了對主旋律的理解。於是,活生生的人性面貌和高昂的精神品格和諧統一在一起。

主旋律實現普遍叫好是極其難得的事,我們希望有更多的主旋律優秀之作青史留名,但應當有積極的措施和正確思路,應當在提出多樣化的前提下來倡導主旋律。中國電影的多樣化嚴重不足,因而托舉出的主旋律沒有更豐厚的根基。藝術類型的多樣化還有很大的餘地。人們惟恐主旋律不夠而倡導,其實主旋律的數量很多但實績不足、感染力不夠、藝術價值不高。正因為要倡導,因而需要提高。這樣説,決不意味著對主旋律有什麼成見,恰恰相反,主旋律的藝術片是時代的需要而實在不足,是中國電影沒有真正成熟的某種標誌。

在談論弘揚主旋律問題時下述方面需要注意:

首先是非藝術的主旋律泛化。這不是簡單的指對主旋律的界定泛化,而是指對電影主題的過度要求,導致無視差異性和藝術的非多樣性。主旋律不是簡單的主題主旋律判斷,對任何作品都要求主題主旋律是泛化的一種,反而傷害和貶低主旋律。主旋律是精神氣質上的高昂動人,像《橫空出世》、《首席執行官》等。但不是任何作品都具備主旋律的資格,主旋律是思想內涵的高標準要求的藝術精品。對主旋律的泛泛理解,反而沒有動人的主旋律,消亡了主旋律高標一格的價值。還要關注對主旋律的藝術品性的看低問題。對於電影藝術的輕視其實是貶低了主旋律。如果把藝術和教化比之於皮與毛的關係,藝術之“皮”不存,教化的“毛”之焉附?所以,藝術主旋律的要求應當提到議事日程上來,否則,泛泛的主旋律成為首當其衝的無形尺規,反而未必有好的主旋律。強調藝術感染力應當是談論主旋律精品的首要標準是必要的。現在許多電影衝著模糊的道德觀念去,不壞就是標準,低劣産品充斥,藝術創造品稀罕,主旋律的神聖性受到玷污,我們依然需要明確主旋律與藝術的相互依存關係,使之成為高標準的思想藝術精品。

其次是警惕主旋律的商業化。主旋律在有些時候成為商業的噱頭,這主要指一些明顯庸俗的創作衝著主旋律主題或名稱去拍片拿獎,甚至期求靠要紅頭文件強制推銷,前所提及,主旋律是藝術思想標高的藝術精品,高尚的思想內涵和盡可能完美的藝術表現是其最主要的標誌,因此,任何污損這一名稱的創作,哪怕借助了不恰當的外力,也不可能矇騙現代智慧警覺的觀眾,反而會嚴重消解對主旋律品牌的正確含義,導致對主旋律精神的消極認識。

再有是倡導主旋律的人情化。主旋律的藝術化之路勢在必行。包括藝術類型的多樣化和主旋律的人情化。主旋律精神的歷史大片一望而知是主旋律影片,如果不是在細部藝術化的話,當今背景下觀眾的自由選擇難免失落;而主旋律人情片則更容易實現感染作用和被觀眾接受。梳理主旋律人格英雄的人物傳記片大致經歷了創作的幾個階段:1990年代以前是模範人物捨己為公,集體英雄的價值最為重要,《焦裕祿》可謂代表;1990年代後是道德人物克己奉公,人倫情感的價值抬高,《孔繁森》可謂代表;21世紀之交是平民人物英雄氣質,個性情感價值更為明顯。《相伴永遠》大幅度的超越領袖電影的政治模式,不僅突出革命英雄的壯麗色彩,更重要的是情感人生的美麗光澤,在強化相濡以沫的人生路途的坎坷時,情感依戀的動人力量遠遠超過了英雄讚美的俗套。動人的華彩片段是在危難年代雙方一板隔絕的最後關頭的銀幕表現,夫妻摯情透過玻璃紙筆交流的段落無聲卻交響轟鳴,人性的光彩震撼驚心。藝術事實再次證明:哪怕是政治人物的感人之處也最終依然落腳在人的光彩上,事業和壯舉的真正依存是人和情感,它們依附於人性豐盛而益發超于常人,而不是情感人性被依附點綴。

近年的主旋律電影已經很注意情感表現,但依然有一些誤區,這並不意味著否定中國電影的長處,恰恰相反,是要強化和正確認識新世紀中國電影的情感表現的必要性,中國電影到了正視藝術表現人性情感深度的關口了。必須強調中國電影的藝術情感表現對於21世紀復興具有重要意義,因為這是藝術表現人生的必然,是適應中國社會開放的必需,是呼應現代生活成熟表現的必要,也是證明體制運作時機成熟的必備。如果説,過去中國電影的體制還多少忌諱超出傳統意義的情感表現,那麼,改革開放的必然趨勢和豐碩成果已經為不斷深入的體制改革奠定了基礎,伴隨的觀念改變和入世的現實認識,都為中國電影打開視野,張揚民族藝術情感世界鋪排了通路。加強藝術的情感世界也是提升和證明電影體製成效的標誌。這自是實現藝術本質要求的必為,當中國電影真正在自由的藝術境界中放開手腳,博大、深邃、細膩的人性情感表現愈來愈豐富多樣時,中國民族電影的感召力才可能更好實現。呼喚中國電影具有世人同享的人性情感世界應該成為創造發展的首要之義!


 
   
列印本頁
好友推薦
發表觀點
相關文章
   
 
版權所有 學習時報社 電子郵件: xxsb@263.net 電話: 86-10-62805131
地址:北京市海澱區大有莊100號 技術支援: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未經書面授權禁止複製或建立鏡像(2004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