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國家大局 思想理論 市場經濟 民主法制 學術思潮 科學技術 中外歷史 幹部教育
當代世界 參考文摘 社會觀察 黨的建設 文化教育 軍事國防 文學藝術 特別專題
 
  有序性、無序性和主體能動性 陳一壯  
 

大略地説,有序性是客觀事物存在和運動中表現出來的穩定性、規則性、重復性和相互的因果關聯性,而無序性則表現為不穩定性、不規則性、隨機性和彼此間的相互獨立性。人類理性的功能主要在於抓取對象世界中的有序性以形成關於世界的規律性的認識,而無序性則是它難以對付的。經典科學的世界觀認為有序性(體現為必然規律)構成世界的本質,而無序性(體現為偶然事件)純屬表面現象,從而使有序性和無序性相互對立起來。

現代科學的發展揭示了無序性也是世界構成的一個本質要素,如熱力學第二定律表明瞭宇宙中物質和能量的自發的無序化傾向。人們曾長期對這個定律懷有一種恐懼心理,因為無序化意味著衰退、死亡。迨至20世紀末葉人們才發現在一定範圍內有序性和無序性緊密相關、相互促進。比利時籍物理學家普利高津的理論指出存在著兩種有序現象。一種是靜態有序現象如晶體、雪花、鐵磁鐵等,它們在熱平衡條件下形成,不要與環境交換能量加以維持,雖在空間上展現一定的規則性但不會進化,而只能隨著時間的流逝根據熱力學第二定律逐步退化。另一種是動態有序現象如生物體、人類社會等,它們在遠離熱平衡態的條件下形成,通過與環境交換物質、能量維持自身並使內部出現減熵趨勢,因而能夠向前進化發展(耗散結構)。只有靜態有序現象是排斥無序性的,而動態有序現象則須包含著無序性運轉。動態有序的事物之所以能夠成長、進化而不僵化在一個結構裏,就是因為內在的無序性因素對既有結構的破壞作用幫助了系統不斷對自身進行重組。新生的複雜性科學已指出像生命這種自組織系統只能在有序性和無序性並存的複雜環境中才能産生。法國生物學家亨利・阿特朗(Henri Atlan)在1979年出版了一本書題為《在晶體與煙霧之間——論生物組織》,其中主標題寓意深遠:晶體代表嚴格有序的狀態,而煙霧代表極端無序的狀態;阿特朗説這兩個狀態都是死亡的形式,而生命是這兩個極端的折衷的産物。美國聖塔菲研究所提出複雜適應系統在“混沌的邊緣”運作最好,“混沌的邊緣”就意味著有序性和無序性彼此適中結合的條件。

在常識中人們還因為認為有序帶來效率而無序造成混亂,所以偏好有序而厭惡無序。其實從哲學的角度深入分析,有序性和無序性對於自組織活動都具有辯證的雙義的作用。有序性使人們易於實行追求既定目標的工作,它也給予人們可遵循的規律性,但是過多的有序性會束縛能動主體的創造性的發揮;無序性除了會干擾主體工作計劃的實行外,它也是給主體帶來自由和機動性的因素,但是過多的無序性會使主體失去在行動中可憑依的條件。總之,有序性和無序性都既是發揮主體能動性的必要條件,又是其限制條件,因此它們彼此適中的結合才會構成自組織系統最佳運作的環境。

過去人們不明白無序性與能動性的關係,導致對能動性作機械唯物論的解釋,如説認識了客觀世界的規律之後自覺地遵循它,這就是獲得了自由。其實能動的主體(如生物)與被動的對象(如石頭)的區別在於,後者消極地順應外部世界對它的作用發生變化,而前者是同時根據實現自身目的的需要和外部作用的性質而作出反應的。由於現實世界的存在表現為有序性和無序性的交混,因而它不完全歸結為規律(還有製造各種機遇的偶然事件),同時那些規律也表現為是不同層次上的(具有不同適用範圍的)。對於基本層次上的不可回避和違背的規律,如四季迴圈的規律、新陳代謝的規律,主體遵循它們(使自己的目的適應它們);對於大量非基本層次上的依條件而發生作用的規律,主體有選擇地利用它們(使它們為實現自己的目的服務),如利用土地的輪作與休耕來保持土壤肥力,利用電磁感應原理來製造發電機。有序性和無序性的結合還使得客觀世界中的事物存在著多種發展可能性,也使得主體實現目的存在著多種途徑。因此主體在實踐中面臨著選擇:如何使對象發展的最有利於主體目的的可能性實現,如何使實踐目的以最經濟有效的方式實現。選擇才表現了自由。因此我們看到主體能動性既以規律又以自由為基礎。規律提供主體行動的手段,自由則使主體能夠瞄準他的目的行動,並爭取採用最佳可能方式實現目的。

在複雜適應系統這種大型的多主體的自組織系統(如經濟系統、社會系統)中,管理的最佳方式必然是有序性與無序性彼此適中的結合。其中有序性用以保證整體的協調性,無序性用以使得各個組成單元能夠在各個局部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地實現最佳可能性,從而達到整體功能最優。提出“複雜性範式”的埃德加·莫蘭(Edgar Morin)在系統論的範圍內提出過“整體小于部分之和”的原則來補充“整體大於部分之和”的原則,以避免把整體性原則絕對化,其意為系統中應該容許存在一定的無序性以保證組成單元發揮其創造性的自由度。我們經驗過的事實似可説明這個原理。過去我國模倣蘇聯實行中央集權式的計劃經濟,導致社會生産率低下。經濟改革以後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央分權給地方、給生産單位;國家只是在宏觀上利用若干經濟杠桿掌控國民經濟的總體方向,在微觀上讓生産單位到市場上去在價值規律的調節下根據社會需求自主地組織生産和經營。這導致二、三十年來我國生産力長足進展,甚至出現了“經濟奇跡”。


 
   
列印本頁
好友推薦
發表觀點
相關文章
   
 
版權所有 學習時報社 電子郵件: xxsb@263.net 電話: 86-10-62805131
地址:北京市海澱區大有莊100號 技術支援: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未經書面授權禁止複製或建立鏡像(2004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