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國家大局 思想理論 市場經濟 民主法制 學術思潮 科學技術 中外歷史 幹部教育
當代世界 參考文摘 社會觀察 黨的建設 文化教育 軍事國防 文學藝術 特別專題
 
  課堂教學語言“四要” 孫桂華  
 

語言是教學勞動的特殊工具,教學工作主要是在語言交際的過程中實現的。教師課堂教學語言的表達方式和品質,直接影響著整個課堂教學效果。因此,教師要苦練語言基本功,講究課堂教學的語言藝術。

一、課堂教學語言要準確規範

教學語言的準確,是指講解理論、傳授知識,必須精確地表達內涵。自然科學、社會科學都是客觀規律的反映。在課堂上,無論是對自然現象、社會現象的描繪,還是對概念、原理、定義的表述,都要做到精當確切,不使人産生疑義和誤解,此其一。其二,在教學中,我們還常常要引經據典或利用一些參考資料,特別是經典著作的論述和中央文件,一定要完整準確,不能斷章取義。

教學語言的規範化,是指教師在課堂講授的語言,必須語法正確,用語規範,合乎邏輯,發音標準,避免語病。這就要求教師在講授時,遣詞造句要講究語法,避免出現成分殘缺、搭配不當、詞序混亂、文義矛盾等語法錯誤;説理敘述要合乎邏輯,避免産生前言不搭後語、混亂顛倒等邏輯錯誤。此外,語言的規範化還要注意語言的乾淨利落,杜絕語病。如果課堂上語言不規範、不連貫,而且夾雜著諸如“嗯嗯”、“啊啊”、“這個”、“那個”之類的習慣性語病,不僅極易分散學員的注意力,而且,長此以往,還會使學員産生厭煩情緒,直接影響教學效果。

二、課堂教學語言要樸素簡煉

教學語言的樸素,是指教師在課堂上要以老老實實的態度,普普通通的語言,明白通暢地表達所講授的思想內容。語言樸素就是要通俗易懂,不追求華麗的詞藻,不説假話、空話、套話和大話,不用現成的公式講話,也不堆砌形容詞。此外,語言樸素,還要求教師講課時能把書面語言轉化為口頭語言。實踐證明,如果教師講課離不開教案,照本宣科,就會使學員聽起來感到呆板,枯燥乏味。

語言簡煉,是反映教學語言要“少而精”,要能以較少的語言表達出豐富的內容;講課乾淨利落,不拖泥帶水。在教學過程中,如果教師語言不簡煉,或啰裏啰嗦,顛三倒四,或誇誇其談,華而不實,勢必影響課堂有限時間的充分利用,影響教學效果。

三、課堂教學語言要生動形象

課堂教學語言的生動形象,是指語言要栩栩如生。教師要善於用語言把抽象的概念具體化,把深奧的道理形象化,使枯燥的知識趣味化,以加深學員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實踐中我們體會到,一些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講課之所以受到學員歡迎,就在於他們不僅以大道理服人,還能繪聲繪色地描述事實、人物,恰當地運用對比、比喻、誇張、比擬等修辭手法,以生動的語言把抽象的理論形象化,因而具體感人;他們還善於運用幽默風趣的語言來增強教學的表現力,往往寥寥數語,妙趣橫生,既能抓住學員,使課堂氣氛活躍起來,在笑聲中接受教育,又能強化教學效果,使人久久難忘。

當然,教學語言的生動形象和趣味性,決不意味著教師無原則地去追求幽默風趣,以致陷入庸俗無聊。講究課堂語言的生動形象,一定要緊密結合教材,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據、言之有理,掌握分寸,恰到好處,這才是講課的藝術。

四、課堂教學語言要節奏鮮明

教學語言的節奏,主要是指教學語言的速度、聲調必須處理得當。語速過快,學員的思緒跟不上,不僅會造成知識“夾生”,而且由於學員的精神過於緊張,反而導致疲勞,進而産生消極情緒,影響學習效果;語速過慢,催人入睡,講授的知識跟不上學員的需求,學員的精力處於閒置狀態,思維活動同樣不能展開,這不僅會影響教學效果,而且勢必影響到學員智力的充分發展。因此,教員的語速,一定要根據教材內容和學員的情緒,巧妙地加以調節和控制,使之快慢得當。另一方面,教學語言和節奏,還表現在聲調的處理上。講課聲音過高,語言的刺激性太強,容易使學員疲勞,影響注意力的保持和集中;講課聲音過低或過於平板,又會使學員聽起來十分吃力,以致聽一漏十,必然影響教學效果。因此,教學語言的聲調,一定要注意輕重緩急、抑揚頓挫,既不要聲嘶力竭地大喊大叫,也不要有氣無力地平鋪直敘。只有以情發聲,以情帶聲,聲情並茂,才能增強感染力。

(作者單位:安徽省濉溪縣委黨校)


 
   
列印本頁
好友推薦
發表觀點
相關文章
   
 
版權所有 學習時報社 電子郵件: xxsb@263.net 電話: 86-10-62805131
地址:北京市海澱區大有莊100號 技術支援: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未經書面授權禁止複製或建立鏡像(2004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