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國家大局 思想理論 市場經濟 民主法制 學術思潮 科學技術 中外歷史 幹部教育
當代世界 參考文摘 社會觀察 黨的建設 文化教育 軍事國防 文學藝術 特別專題
 
  探求影響中國貨幣需求的變數因素 韓康  
 

對貨幣政策的理解和使用,新古典理論和凱恩斯主義之間儘管存在著較大的差異,但對其在現代市場經濟活動中實際發生的重要作用,應該説有著比較接近的評價。從近年西方主流國家(尤其是美國)政府調控工具的操作情況看,貨幣政策的使用似乎更加容易引起人們的關注和興趣。以所謂美國的“格林斯潘模型”為例,儘管褒貶不一、毀譽參半,但它對美國宏觀經濟運作産生的重要影響,特別是對短期內熨平經濟波動的作用,確是一個不爭的事實。至少在這個意義上可以説,如果沒有“格林斯潘模型”的操作,美國的經濟運作可能是另外一種樣子。

弗裏德曼教授早已通過他的大量研究表明,如果政府非要在貨幣政策上有所作為的話,那麼唯一重要的東西就是對社會貨幣需求量的關注。他的核心意見是,政府只要通過努力把貨幣需求量穩住,幣值和物價的穩定就可以大致預期,由此,市場經濟活動的波動——哪怕是劇烈的波動,就可以在不破壞均衡規則的運作中得到自然、有效的矯正。弗裏德曼所依據的經濟學理雖然並不為非自由主義的人們所信服,但他的研究成果,卻無法被所有貨幣政策的研究者和操作者們所忽視。

從邏輯的意義上講,一個比較合理的貨幣政策(如果有的話),必先有一個比較合理的貨幣需求分析。但這個“合理”的貨幣需求分析是非常困難的。因為影響長期貨幣需求的各種因素非常複雜,而且許多因素經常變化和變異。為了尋找其中最基本、最穩定的量化關係的解,貨幣學派發明的各種貨幣需求模型進行了長期的探索,留下了許多豐富的學術成果,這種探索至今還在繼續和深化。令人遺憾的是,儘管有了許多堪稱經典的理論工具,今天的人們一旦真正使用起這些工具來,還會有許多人大聲抱怨真正合用的東西太少了,甚至還會經常聽到這樣的批評:前人到底做了些什麼有用的事情?也許正是因為有了這些抱怨和批評,對貨幣需求及其量化模型的研究,才會被逼著引向深入。

中國是一個開始走向市場經濟體制的國家,儘管未來體制的最終形態並不明朗。在這個過程中,通過積極的學習和借鑒,政府的經濟管理行為不斷改進,對市場化貨幣政策的使用、操作也在不斷改進。這裡的一個重要問題是,無論中國政府使用市場化貨幣政策的操作重點放在什麼地方,也無論這種市場化貨幣政策的改進和提高按照什麼樣的路徑進行,對貨幣需求及其量化模型的研究,都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基礎性課題。

然而,在中國經濟的現實環境中對貨幣需求及其量化模型進行研究,又是一個非常困難的課題。我本人對這種研究的可行性、可信性和可用性,是始終表示懷疑的。這裡的道理説起來很簡單,中國經濟正處於體制過渡和體制轉軌時期,市場經濟新體制的東西和傳統體制的東西大量混合併存,根據我的觀察,在很大程度上是一個帶有仲介性的經濟體制,甚至在一個較長的時間裏就是這個樣子。對政府貨幣政策的基本環境講,實際情況要比任何經濟學教科書描述的情景都複雜得多。在這裡,既有貨幣經濟,又有非貨幣經濟;既有市場化的貨幣交易活動,又有受到政府行政控制的貨幣交易活動;既有民間金融的生長髮展,又有政府金融的強力制約;既有交易性貨幣需求的增長,又有非交易性貨幣需求的同等力度增長,等等。由此,要認真研究影響貨幣需求的變數因素,可以説是第一等的經濟難題。

當我把困難擺出來後,我的學生楊英傑博士願意知難而上,而且準備冒一下論證失敗的風險。為此,他確實下了一番絕大的功夫。讀者會看到,僅在對影響貨幣需求變數因素所面對的紛繁複雜的資料進行系統考察方面,他的工作就是目前國內很少看到的,也是非常有價值的。儘管他的一些分析方法和分析結論我並不認同,但總體評價,楊英傑博士做的是一個具有開創性的工作,如果繼續深入地研究下去,前景未可預計。

中國的所謂經濟學者多如過河之鯽,經濟學論文可以車載斗量然而願意像楊英傑博士這樣進行紮實工作而形成的成果實在不多,也實在難得,因此建議有興趣的人認真讀一讀這本書。

(作者為國家行政學院副院長、博士生導師,本文是他為楊英傑博士《金融發展中的中國貨幣需求活動研究》一書所作序言,此書已由中央黨校出版社出版)


 
   
列印本頁
好友推薦
發表觀點
相關文章
   
 
版權所有 學習時報社 電子郵件: xxsb@263.net 電話: 86-10-62805131
地址:北京市海澱區大有莊100號 技術支援: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未經書面授權禁止複製或建立鏡像(2004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