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國家大局 思想理論 市場經濟 民主法制 學術思潮 科學技術 中外歷史 幹部教育
當代世界 參考文摘 社會觀察 黨的建設 文化教育 軍事國防 文學藝術 特別專題
 
  從開放源代碼談共用經濟學 尹宏毅  
 

雖然科技使人們進行共用的能力得到提高,但是在科技方面之外,他們是否願意共用?

迄今為止,使用電腦的大多數人已經聽説過“開放源代碼”運動,即使他們吃不準它是什麼。這是編制軟體而且還是製造其他東西的一條途徑。它依靠成千上萬個程式員的貢獻。所産生的軟體並不歸任何人所有,而是供大家免費使用。這種軟體之所以獲得版權,僅僅是為了確保其繼續免費地供人們使用和得到升級。實質上,開放源代碼涉及兩件事:把備用的能力(技術怪才們的剩餘時間和技能)投入到經濟生産之中;以及實施共用。

經濟學家們發現,並非總是容易解釋的是,為什麼自利的人們會願意自由地共用私有的稀缺資源。但是,與20年或30年前相比,他們現在的認識要清楚得多:合作,尤其是得到重復的合作,能夠助長投桃報李和相互信任,從而使大家都受益。在開放源代碼的情況中,關於人們為什麼會共用技術才能,從而將自己賴以為生的東西白白送人,各種著述頗多。原因往往看來是,編寫開放源代碼使其作者在同行當中的聲譽得到提高,或者使之獲得經驗,從而也許有助於他們在就業市場上求職,就更別提給他們帶來樂趣了。

資訊,不論是軟體或文本,甚至還有生物技術研究成果,其特色都使共用成為經濟上明擺著的一件事。它是一種“非競爭性”産品,就是説您對它的使用並不干擾我的使用。在更好的情況下則産生網路效應,即使用它的人越多,它對任何單個使用者來説越有用。而所有情況中最好的則是,因特網的存在意味著,共用的成本費用非常低。分配的代價小得可以忽略不計。協調工作輕而易舉,因為人們能夠很容易地找到具有類似目標的其他人,並能在方便的時候做出自己的貢獻。

問題在於,共用能夠被用來提供超出資訊的其他東西嗎?開放源代碼做法的最積極的倡導者之一、耶魯法學院的本克勒在最近的一篇論文中爭論説,在某些實物的、競爭性的産品方面,共用也正在出現,而且由於技術進步,它大概還會有所增加。本克勒説,雖然開放源代碼曾經涉及通過因特網共用資訊,但是現在發生的事情卻是有形的技術工具本身,譬如計算能力和頻寬的共用。這是因為它們廣泛分佈在個人當中,其銷售方式也使生産能力具有內在的和大量的剩餘。

考察一下計算能力問題。按照一些衡量標準,世界上功率最大的超級電腦並不是歸日本電氣公司或IBM所有,而是稱為SETI@home的一項志願者計劃。它把大約400萬台電腦的剩餘處理能力匯集起來。當一個人的個人電腦閒置時,用戶所下載的一個屏保應用程式就加入進來,駕馭電腦的處理器,以破譯無線電信號,尋找外星生命。雖然個人電腦的基礎晶片是一種競爭性産品,但是與大多數電腦所有者所曾耗用的相比,它所提供的功率都要大得多。因此,通過共用對這一剩餘能力加以利用,與任憑其被浪費掉相比,要合理一些,如果這件事做起來像SETI@home計劃一樣容易的話。那麼人們為什麼不把這一剩餘能力拿來出售呢?這大概會使交易成本提高到讓這件事不值得花費精力的地步。

此外,通過同行之間的交換系統,人們在因特網上交流音樂的數字版本,不僅共用歌曲,而且更重要的是分享彼此個人機的物理存儲空間。千百萬人已經使用了同行交流系統,其交流量佔了全部因特網資訊流動的一半以上。共用之所以司空見慣,一個原因就是,不僅電腦的存儲,而且因特網的頻寬都有容量的大量剩餘(還由於歌曲本身是“非競爭性的”)。雖然存儲空間和頻寬都是競爭性的,但是人們別無選擇,只得在自己通常所能消費的數量之外購買更多的此類産品。而就像開放源代碼一樣,共用之所以變得容易,是因為因特網使交易成本下降到很低的程度。

本克勒並沒有把自己的分析局限于計算和頻寬範圍內,而是試圖闡明比較廣泛的論點,以支援遠遠超越資訊技術範疇共用物品。他斷言:“社會的共用標誌著除了市場和國家之外的第三种經濟生産組織模式。然而,他承認除了汽車的資源共用之外,在資訊技術以外的世界上,持續不斷地共用寶貴東西的例子很難找到。對大多數産品和勞務來説,共用仍然是例外,而不是常規。但是,本克勒先生已經為我們辨別出一項令人著迷的替代選擇。


 
   
列印本頁
好友推薦
發表觀點
相關文章
   
 
版權所有 學習時報社 電子郵件: xxsb@263.net 電話: 86-10-62805131
地址:北京市海澱區大有莊100號 技術支援: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未經書面授權禁止複製或建立鏡像(2004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