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國家大局 思想理論 市場經濟 民主法制 學術思潮 科學技術 中外歷史 幹部教育
當代世界 參考文摘 社會觀察 黨的建設 文化教育 軍事國防 文學藝術 特別專題
 
  人民幣升值的可能性有多大 陳江生  
 

雖然人民幣對美元是否升值的問題從2002年底以來就一直爭論不休。但,無論是主張該升的還是主張該降的,可能都無法否認這一點:8元人民幣在中國可以買到不少東西,而1個美元在美國能辦的事就太有限了。也就是説,如果經濟能夠遵守“一價定律”(即無論在世界什麼地方辦同一件事的價格都應該是一樣的),那麼人民幣對美元的升值,而且是大幅度升值,是必然的。問題在於,目前的國際經濟規則並沒有要求世界經濟嚴格遵守“一價定律”。非但不遵守,而且根本不可能遵守。比如,如果你想讓中國例如理髮之類的服務與美國的價格一樣的話,你就必須允許作為勞動力要素的理髮師能夠自由地定居美國或中國,可是,當今的世界會允許這種流動嗎?因此,如果要無偏見地預測人民幣波動的趨勢的話,也許只能説:從長期來看,升值是必然的;短期來看,雖然壓力很大,但人民幣對美元保持穩定是必然的。

首先,人民幣匯率的調整關乎國家的信用。我國領導人已經在各種場合表示了人民幣保持穩定的決心。如果外國人聲稱人民幣該怎麼樣,我國政府便跟著國外的輿論走顯然是不合適的。因為,國家的信用是一種寶貴的經濟資源。我們建立起這種信用是付出了上世紀90年代亞洲金融危機中堅持人民幣不貶值而引起的出口下降,持續多年通貨緊縮的代價的。如果人民幣真的需要升值,我們也應該盡可能在自主的前提下來做這件事。何況賭人民幣升值而流入的熱錢應該有數百億美元之多。

其次,人民幣升值對我國目前追求的宏觀目標弊大利小。從就業方面看,我國現階段的就業形勢依然嚴峻。不僅低學歷人員的就業不容易,高學歷人員的就業也呈現供大於需的局面。如果人民幣升值,外來投資增幅下降、國産産品競爭力下滑、進口增加、企業利潤下降等發生的概率一定很大,也使就業形勢嚴峻的概率一定很大。從經濟穩定發展方面看,升值造成的經濟衝擊也許會在短期內影響我國經濟的穩定發展。眾所週知,我國金融體系比較脆弱。而金融是現代市場經濟的核心。一旦人民幣升值,其帶來的波動如果引起金融的過度震蕩,我們經濟的穩定發展很可能會受到影響。當然,金融體系的脆弱性也同時是我們能感受到的最大的升值壓力的來源。從國際收支方面看,2004年我國進出口貿易的順差已經很小。如果人民幣升值,打破我國目前國際貿易基本平衡、略有節余的格局,帶來大量國際貿易逆差的可能性也不是沒有。另外,農業也是個問題,我國政府好不容易通過一系列政策引導讓農民得到了一點好處。如果人民幣升值,就意味著美國農産品價格的下降,幾乎等於給處於優勢地位的美國農業一筆補貼,我國農民更沒法與之競爭了。

再次,不利於保持香港的穩定。人民幣升值必然強烈影響周邊國家和地區的貨幣乃至於歐元和日元對美元的匯率。港幣的升值壓力必然大增。屆時聯繫匯率制是否能夠維持將會是新的難題。而聯繫匯率制又會牽扯出一大堆其他問題。

因此,人民幣在短期內保持穩定的願望應該是強烈的。那麼,人民幣能不能在短期內保持穩定呢?從目前的情況看,還是做得到的。

就國內壓力來説,主要來自於兩個方面。一個是外匯佔款。由於我國的大多數外匯會賣給銀行,也就是説每增加一個美元的外匯儲備就意味著不管用什麼形式都會有8個多人民幣進入了市場。如果外匯儲備增加很快,市場上人民幣的流通量也會增加很快。這樣的話,很可能使貨幣量超過市場均衡的需求,引起通貨膨脹。由於控制通貨膨脹是中央銀行更重要的目標,所以來自於外匯佔款的升值壓力是很大的。好在直到目前為止,中央銀行還是能夠忍受的。一方面,中國的經濟增長速度較快,沖銷貨幣增長的能力較強;另一方面,中央銀行也還有些手段減少其他方面的貨幣增發。而且,前幾年中國經濟飽受通貨緊縮之苦,目前有一點通貨膨脹也還能承受。另一個是進口成本增加的問題。許多企業從歐洲和周邊國家進口原材料,把製成品賣到美國。這樣的貿易途徑當然會受這輪世界貨幣大調整之害,發生困難。但對於那些沿這條貿易途徑逆行的企業則應是好處大於挑戰吧。所以,這方面壓力合力的結果暫時應該是比較容易頂住的。

來自於國際的壓力,主要是美國等發達國家要求人民幣升值。但這種壓力也是雷聲大雨點小。原因在於人民幣升值到底對這些國家帶來的是好處還是壞處還難説得很。對於美國,當然能夠以此來減少對華貿易逆差。可是,會不會因此引發美國的通貨膨脹呢?對於歐洲,如果因此而引起中國的外匯儲備部分轉移到歐元上面,必然帶來歐元更大幅度的升值,而歐洲還能忍受多大程度的歐元升值呢?對於日本,中國經濟快車如果因之減慢,日本經濟慢車會不會雪上加霜呢?這些問題,目前依然變幻莫測,沒有辦法説清楚。因此誰也不敢來個針對中國的“廣場協議”(20世紀80年代迫使日元升值的一個國際協議)。

由此我們認為:人民幣匯率長期看會逐步升值,短期看還是相對穩定的。 (作者單位: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所)


 
   
列印本頁
好友推薦
發表觀點
相關文章
   
 
版權所有 學習時報社 電子郵件: xxsb@263.net 電話: 86-10-62805131
地址:北京市海澱區大有莊100號 技術支援: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未經書面授權禁止複製或建立鏡像(2004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