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國家大局 思想理論 市場經濟 民主法制 學術思潮 科學技術 中外歷史 幹部教育
當代世界 參考文摘 社會觀察 黨的建設 文化教育 軍事國防 文學藝術 特別專題
 
  旅美掠影(下)  
 

四、坐在債務的車輪上

一次到一個朋友家做客,他剛買房不久,房貸債務很重,但還熱情地準備了豐盛的晚宴招待我們,我們十分過意不去。主人卻説:“在美國企業靠借貸發展,居民靠借貸消費,普遍都是超前消費。”這些話,不正是金融問題中信用理論的體現嗎?它説明,信用作為經濟運作的神經系統,既促進經濟發展,又是拉動人們消費的關鍵環節。美國可稱為“坐在債務車輪上運作”的國家。

在美國,信用的觸角,確是深入到廣大人民群眾的家庭裏,幫助人們提前實現了買房屋、買汽車等大件消費品的夢。但這種貸款是以所買實物和求貸者穩定的工作以及良好的信譽為前提的。這不是靠求貸者的自報,必須有稅單證明和本人或家庭財産憑據,而美國的銀行系統則為居民建立起信用檔案,詳細地記載著某人在銀行存款、貸款、還貸時間等項內容。女婿告訴我,他的信用檔案是在買房貸款時才看見的,許多內容自己都記不清了。如果信譽不好,貸款就麻煩了。即使信譽好,如果失業了,斷了收入來源,而短期內又無法逆轉,所買的房子就會被強制拍賣。這一招確實厲害,它既可以幫助居民提前消費,推動社會經濟發展,又促使人們努力工作,儘量避免被炒猶魚,丟飯碗。這也可能是美國鼓勵消費的重要手段和經濟內涵吧!

五、到處可見“中國造”

六年前,女兒從美國給我買來一個血壓計,上面印的字全是英語,我想一定是美國的産品。後來仔細一看,原來是中國製造(Made in China)。我甚覺驚異,既是中國造的,在北京買起來不是方便得多嗎?何必萬里迢迢去花美元呢?女兒説:在美國的許多商店裏,生活用品,特別是衣服、鞋帽、兒童玩具等,中國的産品隨處可見。

這次到美國,對於這種説法有了一些具體的感受。

一個星期日,在女兒家附近,有一家人在開車庫市場(某個家庭,有什麼東西用舊了或多餘了,想轉讓給別人,就先在通往自家的路口挂上一張廣告,寫明時間、地址,到時就在自己的房屋前面擺開來賣掉)。我們前去看看,看見幾個芭比娃娃,其造型煞是活潑可愛,製作也十分精巧。我想到,外孫女挺喜歡這種玩具的,她快過生日了,給她買回去做生日禮物多好!我讓女兒和房屋主人講好價錢,高興地把它買了下來。回到家裏一細看,原來還是 Made in China。

我因腰腿有疾,行動不便,女兒和女婿都説,去買個助步車吧!在一家賣輪椅等用具的專賣店,經過反覆比較和選擇,試了又試,最後選好一架,買了下來。一回到家,我就推著它走起步來,頓時感到行走輕鬆了許多,十分欣喜。我對家人説,這東西並不複雜,國內怎麼就很少見著呢!正説著,女婿把助步車提起來一看,笑著説:這不正是中國造的嗎?

每個週末,女兒都要到華人開的超市去購買食品和生活用品,那裏的中國産品就更多了。四川的酸菜魚調料、杭州的龍井茶、青島的花生、山西的陳醋、寧夏的枸杞、貴州省的“老乾媽”辣椒醬等等,類似的純牌中國造,真是五花八門,數不勝數。在我的印象裏,其品種之多,比國內我們家附近的幾個超市還要齊全一些。

除生活用品外,有相當科技含量的彩電、冰箱等電器和電子産品,在美國也有一定的市場。據“世界品牌實驗室”對我國青島的海爾品牌價值做出的評估為74億美元(612.37億人民幣)。這雖還算不上世界名牌,要從我國過去的基礎來看也是進步不小了。眾多中國製造的商品,能夠在頭號強國的美國佔有一席之地,反映出中國有了很大的變化。

在美國,中國的文化産品相對物質産品而言,似乎弱了一些。每週末去超市購物,我都順便要到旁邊的華文書店去逛逛。裏面的書籍和刊物幾乎全是香港、台灣出版的,大陸的出版物除了幾本字帖、畫譜外,基本不見。大陸作家的作品僅有餘秋雨等人的,而且還是台灣出版。對比美國的書刊和音像製品鋪天蓋地地涌現在我國的城鄉各地,有些東西還翻印、盜版屢禁不止,這種反差是不是太大了一點?

六、清新空氣最可貴

回國前,有人問我,要走了,美國有什麼可留戀的地方?我脫口而出:“最喜歡這兒的清新空氣。”去過美國的人都説,那兒的空氣好,乾淨,很少有塵土,皮鞋穿了好長時間不用擦。置身其中,我深有感受。無論是早晨在涼臺上做健身操或是傍晚在林陰道上散步,都感到那空氣的清新和爽朗,似乎有一股甘甜的氣流深入肺腑,再擴散到全身,一種舒暢感油然而生。夏日的新澤西,並不都是風和日麗,即使狂風大作,暴雨傾盆,也不見泥沙亂飛、污水橫流的景象。一次大雨過後,路邊的雨水還在流淌,使人驚訝的是,那流水一點也不混濁,毫不誇張説,雖不算清潔,卻也真是清澈見底。

美國的許多地方,之所以空氣清新,除了老天爺給他們留下了廣闊的土地、茂密的森林、較少的人口以外,也是那裏的人們環保意識強、愛惜自然、長期營造了良好的生態環境的結果。當我們乘坐的汽車飛奔在高速公路上時,從車窗向兩旁望去,路邊的樹木不是人工種植的一行兩行,而是一片片看不透的林帶。視野所及,很少見到荒坡禿嶺,基本上都被綠樹、青草覆蓋。這對保持土壤、涵養水分,調節氣溫,凈化空氣,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記得以前講課講到勞動價值論中的價值和使用價值區別時,講到有使用價值的東西不一定有價值,典型的例子就是空氣。説空氣是人人不可缺少的,但它不是勞動産品,所以沒有價值。現在看來,這種觀點顯然過時了。隨著工業進程的加快,資源大量消耗,環境污染日益嚴重,如何保護生態環境,是需要投入大量資金和勞動的。空氣這種公共産品不是天生、永遠良好的,而是需要投入才能改善的。對它的投入,有的需要政府的直接投入,有的需要國家的政策引導(包括濟手段),需要全社會的共同投入,且持續不斷地投入下去。所以,現在還繼續籠統地講空氣沒有價值,那就不符合實際了。

我逐漸認識到,良好的生態環境、清新的空氣,是現代社會生活品質高低的重要組成部分。人們的基本生活需求,除了吃穿住行、教育、文化、旅遊外,隨著生産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準的提高,對生態環境的要求必然日益強烈,它直接關係到人們的身體健康和生活舒適。解決這個問題的緊迫性比單純的GDP增長還突出。近兩年來,在以人為本,促進人與自然協調發展的科學發展觀指導下,提出了綠色GDP的概念,今後要把環境保護、污染治理的投入作為成本在GDP中扣除。這在理論和實踐上為可持續發展找到了新的路徑,值得稱道。(臧志風)


 
   
列印本頁
好友推薦
發表觀點
相關文章
   
 
版權所有 學習時報社 電子郵件: xxsb@263.net 電話: 86-10-62805131
地址:北京市海澱區大有莊100號 技術支援: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未經書面授權禁止複製或建立鏡像(2004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