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國家大局 思想理論 市場經濟 民主法制 學術思潮 科學技術 中外歷史 幹部教育
當代世界 參考文摘 社會觀察 黨的建設 文化教育 軍事國防 文學藝術 特別專題
 
  文藝復興的“時代巨人”代表:達·芬奇 孟廣林  
 

文藝復興時期,資本主義商品經濟的成長,使整個社會對新的文化科學知識的需求迅速膨脹。同時,隨著人文主義思潮的傳播,人們的思想從傳統中解放出來,開始自主地審視與探討周圍客觀世界的奧秘。由此,一批才華橫溢的文化巨匠應運而生,達·芬奇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達·芬奇出生在佛羅倫薩附近的一個富裕的公證人之家。自幼年開始就興趣廣泛,努力學習繪畫藝術、文學與自然科學技術等很多方面的知識。他反對盲目崇拜古代的學術權威和著作,提出以造化為師,鼓勵人們向大自然學習。他認為“自然是一切教師的教師”,只有依靠直接的觀察和實驗,積極進行實踐,才能獲得正確的認識。他強調,“實踐應以好的理論為基礎”,而“理論脫離實踐是最大的不幸”。達·芬奇對宗教蒙昧説教也深表懷疑與厭惡。他曾經將天主教會比喻為“一個販賣欺騙的店舖”,同時指出,“真理只有一個,它不是在宗教之中,而是在科學之中”。達·芬奇的最大特點就是懷著永無休止的探索精神,孜孜不倦地研究自然和人生中的一切奧秘,最終成為聲名遐邇、永垂青史的大學者。

達·芬奇給人類留下了豐厚的精神財富。除了大量寶貴的藝術作品外,還留下了7000多頁的未經系統整理的手稿。這些手稿每頁長8寸,寬6寸,有的兩面皆有文字,其中不少夾有各種圖形,如建築設計、人體解剖、幾何圖、機械圖乃至各種植物的葉子與花朵等等。為了避免教會的迫害,這些手稿是達·芬奇用左手自右而左反寫過來的,後人必須借助鏡子的反射,才能辨認出其中的內容。這些手稿用古義大利文寫成,現在已譯成多國文字。後人根據這一手稿,已經整理出版了四部書,即《水的流動與測量》、《鳥的飛翔》、《生理解剖學》和《論繪畫》(此書有中譯本)。

在藝術創作上,達·芬奇被稱為世界畫壇的一代宗師。他善於選擇貼近現實社會生活與抒發完美理想的題材,善於運用光學與透視學的方法來描繪具體的場景和人物。他發明的明暗轉移法更使畫面具有豐富的層次感與凹凸感,留下了許多藝術精品。他的名作“蒙娜麗莎”完全擺脫了傳統宗教題材的束縛,直接取材于現實生活,栩栩如生地展示了一位市民階層婦女的時代風貌,揭示了新時代女性追求人生幸福的強烈願望和樂觀主義精神,達到了思想性和藝術性的高度統一。

在自然科學領域,達·芬奇的科學視野與知識水準已經超越了他的時代,其中有著諸多的天才預見和發明。在醫學方面,他熟悉人體解剖知識,發現了血液對人體所發揮的新陳代謝的作用,對血液迴圈有了朦朧的認識,認為動脈硬化是缺乏運動,被後人看作是近代生理解剖學的始祖。在數理化方面,他被公認為是加(+)、減(-)符號的首先使用者,是立體幾何學中關於正六面體、球體和柱體面積之間關係方面的規律之發現者。在物理學上,他預示了慣性原理,發展了杠桿原理並豐富了阿基米德的液體壓力的概念。他還研究到空氣的波動和聲音的傳遞。對有關物質的原子原理,他也有科學的預見。在光學上,他還設計過人造眼球、望遠鏡等。達·芬奇還親自做過化學實驗,留下了一些相關的簡單記錄和化學儀器的構圖。在生物學上,達·芬奇提出了“人和動物大同小異”的見解,並探討過許多植物的生長過程及其規律。在天文學上,他曾經指出地球不是太陽系的中心,更不是宇宙的中心,而是一顆以橢圓形的軌道繞太陽運動的行星,太陽本身是不動的。而哥白尼的“太陽中心”説則是在達·芬奇去世後24年才發表的。在機械學方面,他在研究了當時的勞動工具後,設計了印刷機、織布機、紡紗機、剪毛機、抽水機、挖土機、起重機等。在水利工程上,達·芬奇設計過開鑿運河、修改河道與建造水庫、水閘等,並曾經在米蘭主持過運河灌溉工程的施工。在建築工程上,他留下了大量有關城市的橋梁、下水道、教堂、劇場、街道、房屋的設計圖案,由他設計並監造的米蘭的護城河,至今仍為專家所稱道。達·芬奇在軍事科學方面的成就更是驚人,有學者推斷出他的成就已經達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的水準。他曾經發明瞭機關槍、坦克車、潛水艇、蛙人潛水呼吸器等,設計過軍用的輕便橋梁、雲梯、火炮、戰艦等。他還是飛機發明的先驅者,設計過各種飛行器械。他甚至還計劃建造大的巡洋潛水艇,只因擔心這一秘密洩露會使某些邪惡之人用來在海底作惡,才將此計劃毀掉。

縱觀達·芬奇的一生,他孜孜不倦地將人文主義精神貫穿于諸多知識領域的探索之中,把藝術和科學、理智和感情、形體和精神熔于一爐,將藝術創作推進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同時在自然科學方面作出了巨大貢獻。正因為如此,恩格斯稱他“不僅是大畫家,而且也是大數學家、力學家和工程師”,將他列為文藝復興時代的第一位“巨人”。達·芬奇的一生也清晰地展示,正是從封建制度向資本主義的社會轉型,為他這類文化“巨匠”的産生提供了廣闊的歷史舞臺,而這樣一批文化“巨匠”則反過來又為當時的新舊交替的時代變革,開拓出新的知識領域,提供了新的精神食糧。


 
   
列印本頁
好友推薦
發表觀點
相關文章
   
 
版權所有 學習時報社 電子郵件: xxsb@263.net 電話: 86-10-62805131
地址:北京市海澱區大有莊100號 技術支援: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未經書面授權禁止複製或建立鏡像(2004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