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國家大局 思想理論 市場經濟 民主法制 學術思潮 科學技術 中外歷史 幹部教育
當代世界 參考文摘 社會觀察 黨的建設 文化教育 軍事國防 文學藝術 特別專題
 
  2004年美國總統大選的幾個主要特點 王懷超  
 

舉世關注的美國總統大選,已經進入最後衝刺階段。由於兩位總統候選人勢均力敵,選戰十分激烈。究竟鹿死誰手,尚難以預料。前一個時期,筆者應美國加州州立聖地亞哥大學人文學院社會學系的邀請,作了兩個多月的訪問學者,就 2004年美國大選及美國的政治制度進行了專門的考察和研究,對本次大選有了一個概略的了解。現將本次大選的幾個主要特點概述如下:

2004年美國的總統大選格外引人注目

美國民眾經過“9·11”血與火的洗禮之後,參政議政的意識明顯增強,都希望國家能夠走在一個健康的軌道上。美國選民現在大都意識到自己手中選票的神聖,因為這關係到未來四年將由誰來領導國家。

據美國主流媒體調查,當問到本屆選舉是否重要時,高達82%的被訪者認為這相當重要,並且認為這是美國有史以來最重要的大選之一。

由於本次大選獲得了前所未有的關注,也由於眾多黨派和無黨派組織投入大量精力動員對於大選具有至關重要意義的潛在選民參與政治,今年帶著文件涌入當地選務辦公室登記的新選民人數遠遠超過四年前。雖然全國新增選民的具體數字還無法確定,但無論在城市還是在偏遠地區,新選民的大幅增加已經成為今年總統大選的一個特點。雖然一些人懷疑新選民是否真會在投票日當天出現在投票站,但是沒有人對選民數量增加表示懷疑。

據《星島日報》9月29日報道,到目前為止,克裏夫蘭(Cleveland)新登記的選民數量比4年前增加了將近兩倍,費城的新選民數量也達到了20年來的最高水準。政治分析家估計,經過兩黨努力,今年的投票率會超過2000年的51%,能夠達到1992年的55%,也有可能上升到1968年的61%。

國家安全與伊拉克戰爭

是今年大選關注的焦點

正因為本次選舉是“9·11”後的第一次總統大選,兩黨候選人與廣大民眾關注的焦點是國家安全與伊拉克戰爭。兩黨候選人哪一位當選更有利於國家安全?哪一位當選更有利於解決伊拉克僵局?這是選民考慮把選票投給誰的首要因素。共和黨強調,美國目前還處在戰爭狀態,恐怖威脅持續存在,美國人民隨時可能成為恐怖襲擊的目標。並極力把布希描繪成反恐英雄,“硬漢”形象,強勢總統,反恐立場堅定,富有經驗。因此,美國目前仍然需要布希總統繼續領導美國。共和黨陣營還質疑克裏在參院的投票紀錄,開始投票支援伊拉克戰爭,後又投票反對追加戰爭經費,現在又反對伊戰,在重大問題上左右搖擺,怎配擔當三軍統帥?甚至切尼副總統説出“如果克裏當選,美國將受到恐怖襲擊”這樣的極端言辭。

而民主黨陣營則質疑伊拉克戰爭轉移了反恐的視線。他們認為,美國的主要敵人是以本·拉登為代表的基地組織及其他恐怖分子,布希政府不是集中精力打擊恐怖分子,而是魯莽地去打伊拉克,這就好像“珍珠港事件”之後不去打日本而攻打墨西哥一樣。布希政府隱瞞情報,有意撒謊誤導國民,不顧國際影響,草率發動伊拉克戰爭,使美國付出了慘重的代價,不僅投入了近2000億美元的鉅款,還賠上了上千名美軍士兵的生命。正如民主黨候選人克裏所指責的那樣:布希是走在錯誤的道路上,伊拉克戰爭是“在錯誤的時間、錯誤的地點所進行的錯誤戰爭”。因此,“該是全新開始的時候了”,克裏指出:“布希把推翻薩達姆當作首要任務,而我則要把抓住本·拉登當作首要任務,我將結束伊拉克戰爭,把精力集中在打擊恐怖分子的真正戰爭上。”克裏還允諾,若他入主白宮,將從明年夏天開始從伊拉克撤軍,四年內撤出伊拉克。兩黨候選人在伊拉克戰爭問題上唇槍舌劍,相互指責。

兩位候選人民意支援率勢均力敵

選情極為激烈

綜合各方面情況看,今年美國的總統大選,將是歷史上競爭最激烈的一次總統選舉。據美國主流媒體近幾個月來所作的民意調查顯示:兩位候選人的民意支援率不分伯仲,一直十分接近,尚未拉開明顯差距。但從這半年來的民意調查結果的變化趨勢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出此次選戰的激烈狀況及膠著狀態。這的確是美國歷史上爭奪最為激烈的一次總統選舉。

值得注意的是,民意調查的這種膠著狀態並非因為一部分選民喜歡布希,另一部分選民偏愛克裏。不是這樣。據了解,大多數選民的心態是:既不喜歡布希,也不喜歡克裏。他們認為,布希簡單、魯莽、固執、缺少知識、沒有思想,還經常撒謊,整個是一個“西部牛仔”形象;而克裏是一個職業政客,長期混跡于官場,既沒什麼政績,也沒有什麼魅力,更沒有提出一套區別於布希政府的綱領與內外政策。支援克裏的選民不是喜歡克裏,而是因為討厭布希,不贊成對伊開戰。而支援布希的選民,也不是因為喜歡布希,而是因為支援對伊開戰,或者布希奉行的某些政策對自己有利。這也是今年選戰的一個特點。

兩黨草根角逐,規模前所未有

今年的大選,共和黨異常重視草根選舉(grassroot campain),與民主黨角逐基層選民。自去年競選活動開始以來,共和黨把籌建選舉網路作為頭等大事來辦。他們召募了大批經驗豐富的助選專家,組織該黨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基層競選體系。他們培訓了數以萬計的積極分子,組織了20多萬名能參與所有活動的義工。他們還建立了能容納600萬名選民的電子郵箱地址的資料庫,並計劃在選舉前72小時實施突擊方案,爭取在關鍵時刻出奇制勝。共和黨全國委員會主席艾得格雷斯(EdGillespie)對助選人員提出的口號是,“你敲開的每一個門,粘貼的每一個信封,作出的每一次祈禱,貢獻出的每一個小時,樹立的每一個標誌和附加的每一個標簽,都會為競選成功添磚加瓦”。一位為共和黨總統競選連任的助選義工説,“過去他做過許多類似的工作,從來沒有見過像今年如此重視基層選民的總統選舉。過去在馬特諾莫縣(Multnomah)我們有1200名義工,現在增加到2700名,這些義工都在為布希總統工作”。布希競選總部對每個關鍵州都下達具體任務,包括選民登記目標、聚會目標和選民投票指標。如果2000年布希在該區獲得60%的選票,那麼今年的目標就是80% 。

重視少數民族選民

盡可能地擴大票源

今年選戰的另一個特點是:大多數選民在幾個月前就已經決定要將選票投給誰,而且這部分選票兩個候選人不分伯仲,只有大約一成多不到兩成意向未定的選票,才是決定勝負的關鍵。而少數族裔中有不少選民屬於這一部分。為了爭取更多的選票,兩黨競選陣營都異常重視少數民族選民。大家知道,美國是個移民國家,但主流社會是歐洲後裔,白人族群。白人大約佔國民總數的70%左右。由於近年來南美洲移民大量涌入美國,目前拉美裔(也稱西班牙裔)已成為第一大少數民族,約佔美國總人口13%,非洲裔約佔美國總人口的12%多一點,猶太裔佔美國總人口的4%,亞太裔佔美國總人口的3.8%。

由於在歷史上共和黨思想保守,偏重傳統,一貫代表上層社會及富人的利益,民主黨思想自由,傾向開放,比較注重社會下層及窮人的利益,並且包容性強一些,用一句時髦的話説,就是比較注重“與時俱進”。因此,從歷次總統選舉看,少數族裔選民的多數支援民主黨。但是,隨著時代的變遷,共和、民主兩黨的綱領和政策都發生了變化,少數族裔群體開始分化,其政治傾向也開始變化。尤其是今年選戰如此激烈,雙方的支援率相差無幾,能否爭奪更多的少數民族支援本黨,就成為能否勝選的關鍵。因為拉美裔選民政治參與度低,非洲裔選民歷來是民主黨票源,因此,猶太裔和亞太裔選民就成為爭奪的重點。

今年大選中,兩黨候選人都比較重視華裔選民,民主黨候選人克裏在其競選網站上推出了中文網頁,既有簡體漢字,又有繁體漢字,這在美國總統大選史上還是第一次。他還利用自己的外甥女是領養的中國孤兒向華裔社區示好。共和黨候選人布希也不甘示弱,在中國的傳統佳節——中秋節到來之際,布希總統向全美華人發出祝賀節日的信函。通過對華人傳統節目的祝賀,表達對華人的重視和關心。現任總統祝賀中國傳統節日,這在美國歷史上也是首次。其實,目的很明確,就是向華裔選民示意:請投票支援我!這些足見選情之激烈。

競選廣告成為角逐白宮的殺手锏

在今年的競選中,競選廣告非常耀眼,成為角逐白宮的殺手锏。自大選以來,兩黨候選人都把大選廣告作為競選的重要手段。他們用廣告陳述政見,攻擊對手,塑造形象,反駁批評。儘管這些廣告都有明顯的不足,如誇張、遺漏和歪曲等,但是,它們確實影響了選民的選擇,達到發佈者的初衷,即提高自己在選民中的形象,降低對手在選民中的威信。今年的大選廣告戰還有幾個明顯特點:一是攻擊對手的負面廣告較多;二是由政黨的同盟者發佈的廣告量大;三是不同的政黨廣告使用不同的設計、色彩和語言,形成了自己的特定模式;四是民間中立組織利用網路提供相關參政資訊,幫助讀者核對廣告事實。鋻於美國的國情,總統選舉也按照市場方式運作。布希的競選團隊就稱為競選公司。在今日美國,總統候選人已經成為一種商品,選民即是顧客。為了讓更多的選民選擇自己,候選人必須對自己進行包裝,並且盡可能地包裝得有特色,以吸引更多的選民。例如,2000年的總統大選,布希的競選就著重突出他的個性和道德品行。由於受克林頓緋聞的影響,選民對個人品行的關注超過兩黨的政治主張,使得布希僥倖獲勝。

因此,美國四年一度的總統大選,與其説是一場政治抉擇,不如説是一場政治遊戲,實際上是競選團隊挖空心思、使盡渾身解數包裝總統候選人,並動用各種資源,運用龐大的選舉網路,使用各種推銷手段,把總統候選人推向選民,讓多數選民挑選他們塑造出來的總統。正如列寧所指出的那樣,西方的所謂總統大選,無非是每過四年讓人們在資産階級統治集團內部選擇一位來統治他們。的確,人民的選擇餘地並不大,只能在被競選團隊塑造出來的兩個候選人之中選擇一位來統治自己。

兩黨候選人不再把攻擊中國

作為競選手段

以往的美國總統大選,為了迎合某些選民,總統候選人總是要對中國攻擊一番,對中國的內部事務説三道四,似乎這樣才能贏得更多的選民。與以往的總統選舉不同,本次大選兩黨候選人都沒有刻意攻擊中國。在競選演講中,甚至很少談及中國事務。並且,雙方都肯定中國在美國外交及反恐方面的重要作用,特別是對於朝鮮的核威脅,布希和克裏都認為,美國需要中國,需要中國的介入。另一方面,在今年的選戰情勢下,拿中國説事也沒什麼口實。一般説來,總統候選人在中國問題上做文章,無非是台灣問題、人權及中美貿易摩擦等。台灣問題已沒什麼文章可做,而人權問題,因美國單方面對伊拉克動武以及“虐囚”醜聞,已沒有資格再指責別國的人權狀況。至於中美貿易摩擦,倒是個議題。據報道,全美紡織品商正在發起一場草根政治行動,向政府遞交請願書,要求啟動特別保護條款,限制中國紡織品進口,保護本國紡織業。

值得注意的是,在10月13日的第三次總統候選人辯論中,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在回答有關美國工作機會移往海外的問題時,主動涉及人民幣匯率問題,他批評布希政府未能堅定立場對付北京“操縱貨幣”,布希對此則未作出任何回應。美國2004年總統大選結果即將揭曉。但是,無論誰入主白宮,都將首先面對一個因伊拉克戰爭和選戰而分化的美國,還將面對龐大的預算和貿易赤字構成的巨大經濟挑戰,這兩者都會對美國的未來發展及世界格局産生深遠影響。


 
   
列印本頁
好友推薦
發表觀點
相關文章
   
 
版權所有 學習時報社 電子郵件: xxsb@263.net 電話: 86-10-62805131
地址:北京市海澱區大有莊100號 技術支援: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未經書面授權禁止複製或建立鏡像(2004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