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國家大局 思想理論 市場經濟 民主法制 學術思潮 科學技術 中外歷史 幹部教育
當代世界 參考文摘 社會觀察 黨的建設 文化教育 軍事國防 文學藝術 特別專題
 
  中心國家關鍵産業的轉移 裘元倫  
 

這裡的“中心國家”是指,在某一特定歷史發展時期,在全球人類社會進程的經濟、貨幣和技術等領域中佔有主導地位的某個或某幾個領先國家;“關鍵産業”則是指中心國家賴以建立其這種地位的主要依靠所在,這一或這些産業通常對中心國家經濟強勢具有決定性意義,至少是重要的作用,同時一般又都是當時的技術領先部門,而且多半還具有政治意義;至於本文所説的“轉移”,可能通過兩條途徑實現:主要是後起國家和週邊國家自身也努力建立發展起類似的産業部門,從而使中心國家早先據有的優勢被分散、削弱甚至趕超;其次是中心國家出於競爭和盈利考慮,把某些有關企業外遷或直接在國外新建工商設施。循著上述思路,我們來回顧和觀察一下歷史與當今中心國家關鍵産業的轉移問題。

紡織業成為世界性産業用了二百年

紡織業是第一次工業革命的主導部門,也是使英國曾經輝煌多年的關鍵工業之一。1860年,英國的人口只佔世界的2%,卻佔有世界工業生産的40-45%。直到19世紀末,英國的工業大國地位仍然沒有受到實質性的挑戰,儘管以法國為代表的若干強大競爭對手採取了國家主導的趕超戰略。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競爭國家的棉紡綻尚不及中心國家的1/3。幾乎又過了一個世紀,直到20世紀60-90年代,亞洲等地的一批新興國家才先後成長起來,有能力在紡織品服裝生産領域與“中心國家”進行競爭。這就是説,始自資本主義的紡織産業在英國工業革命之後200年才成為世界性的産業。不過時至今日,這一産業早已不再是“中心國家”的關鍵産業了。

鋼鐵工業地理格局的改變也至少用了七、八十年

19世紀最後30年,世界經濟開始進入新的重工業時代。在這個時期,鋼鐵工業成為中心國家的新的關鍵産業之一,並且具有政治意義。1880年,英國尚佔有世界鋼産量的將近一半。在接著的60年裏,世界鋼鐵生産的地理格局發生了兩方面的巨大變化:一方面,在中心國家之間,英國的地位迅速下降,美國的份額大幅上升(這同美國先是興建鐵路、後來開始發展汽車工業等有關),1880年英、美大體相當,1900年美國已為英國的2倍,1910年為4倍,1938年為3倍;另一方面,週邊國家、競爭國家積極追趕,德國、俄羅斯、日本1880年鋼産量僅及中心國家的1/3,1900年達到一半,1938年德國、蘇聯、日本鋼産量已超過中心國家,這同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的備戰有關。但在二戰後,大約直至1957年,中心國家依然在世界鋼鐵工業中佔有優勢。至於在此後的幾十年裏,一批新興國家追上來了,雖然鋼鐵工業依然重要,但在中心國家那裏,它顯然已算不上“關鍵産業"了。

當今中心國家關鍵産業並未發生重大轉移

自歐洲産業革命以來,歷史的年曆已經翻過去了二百多頁。期間,在經歷了紡織業、重工業等發展時期之後,而今在中心國家及其關鍵産業兩方面

都發生了更新、更高的變化。在“中心國家”範圍方面,除了早先的西歐大國和美國之外,特別引人注目的是日本在最近半個世紀已堅穩地進入了這個圈子;在它們的關鍵産業方面,而今人們公認的是一系列高科技部門,包括飛機和航空航太、電子、電信、電腦、制藥以及醫療器械等。在這裡,自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以來,少數幾個國家和地區大約用了30年時間在個別領域也有所突破。因此有人認為,通過商品、金融、生産性投資直至全部意義上的社會再生産過程的國際化,將對中心國家關鍵産業的轉移發生重大影響。誠然,據説4-6萬家跨國公司目前已佔世界生産的大約50%,國際貿易的60%,直接投資的70%,智慧財産權的80%,它們不可能不對整個世界經濟産生深廣的影響。然而筆者認為,迄今為止這並未導致中心國家關鍵産業的重大轉移。

世界智慧財産權組織2004年2月23日公佈的統計顯示,2003年該組織收到的專利申請數量總共為110114件,其中美國39250件,佔35.7%;日本16774件,佔15.2%;德國13979件,佔12.9%;英國和法國各佔5.5%和4.3%。與此相對應,屬於發展中世界的中國申請1205件,印度611件,南非376件,巴西221件,墨西哥123件,發展中“五大國”合佔2.3%,足見它們在當今世界“關鍵産業”方面與中心世界的差距之大。因為這些申報的專利,基本上都來自關鍵産業的領頭公司。2003年,向世界智慧財産權組織提出申請最多的公司是荷蘭的飛利浦公司,德國的西門子公司、億恒科技公司和博世公司,日本的松下公司和新力公司,美國的3M公司和英特爾公司等;同年,在美國獲發明專利最多的公司是IBM、佳能、日立、松下電器、惠普、美光、英特爾、飛利浦、三星電子、新力等(資料來源:參見日本《讀賣新聞》2004年2月24日報道)。中心國家關鍵産業的這些專利,基本上都屬於當今世界的核心技術,它們是不會輕易轉讓的。在中國所看到的實例表明瞭這一點。

中國開發關鍵産業的核心技術仍須“兩條腿走路”

自1979年開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以來,通過積極開展對外關係,對中國的經濟增長、勞動就業、結構調整、技術提升和觀念進化等都發揮了極大的積極作用。我們也從中心國家關鍵産業的部分轉移中得益,包括某些先進技術,但對此不宜估計過高。

在當今中國屬於先進技術的工業品出口中,在華的外資企業顯然佔著支配地位。在2003年工業機械830億美元的出口中,外資企業生産的出口商品佔79%(10年前為35%);電腦設備的出口額從1993年的7.16億美元增長到2003年的410億美元,外資企業份額從74%增長到92%;電子和電信出口890億美元中,外資企業佔74%(10年前為45%)。即使根據我國政府最近公佈的關於高科技産業的綜合統計數字,從1998年到2002年,外資企業在高科技産品出口中所佔的總份額也從74%增長到了85%。

這些數字自然包含著許多重要的積極意義。與此同時,我們還必須考慮一下核心技術究竟掌握在誰手裏這個同樣重大的問題。在這方面,不少現象著實值得我們關注。第一,中國許多工業公司既不重視自己的研發,也不重視“消化吸收”。中國工業公司的研發開支在增加值中僅佔1%,經合組織國家平均為我們的7倍;中國公司往往通過直接購買外國製造設備,購買像裝配線這樣的整套設備來進口技術。整個上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硬體進口在中國技術進口中佔80%以上,而許可證、“知識和技術”服務以及諮詢大約分別只佔9%、5%和3%。對直接購買引進的技術又不重視“本土化”加以消化吸收。在最近10年中,中國大中型工業公司在使技術本土化上的開支不到進口設備總費用的10%。第二,中國公司未能建立起強大的國內技術供應網路。2002年,中國公司僅將它們的科技預算(包括技術進口、現有設備改造和研究開發)的不到1%用在購買國內技術上。在2000年進行的全國性研發普查中,中國工業公司把約合27億美元的研發開支總額中的93%花在了公司內部,只有2%花在了與大學合作的活動上,而花在與國內其他公司合作的項目上的開支還不到1%。第三,中國公司為了避免發生地區間供應鏈斷裂,同時又確保獲得短期利潤,往往從事過度的多种經營。所有這些都妨礙著中國開發自主的關鍵産業的核心技術。這一點與日本在上世紀80年代主要通過自己技術上的優勢取得經濟高速增長明顯不同。

結論:中心國家關鍵産業的轉移需要時間,雖然週期是在縮短;後起國家特別是像中國這樣的國家要想進入世界先進民族之林,不僅須重視引進並吸收消化外國的領先技術,更要致力於建立和開發獨立自主的關鍵産業及其核心技術。


 
   
列印本頁
好友推薦
發表觀點
相關文章
   
 
版權所有 學習時報社 電子郵件: xxsb@263.net 電話: 86-10-62805131
地址:北京市海澱區大有莊100號 技術支援: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未經書面授權禁止複製或建立鏡像(2004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