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國家大局 思想理論 市場經濟 民主法制 學術思潮 科學技術 中外歷史 幹部教育
當代世界 參考文摘 社會觀察 黨的建設 文化教育 軍事國防 文學藝術 特別專題
 
  情報失誤原因何在? 任秋淩  
 

不久前,在美國會參院情報委員會發表報告批評有關伊拉克的情報的品質還不到一週,英國的一個類似調查小組又于晚些時候公佈他們的調查結論。兩份報告擁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對作為發動伊拉克戰爭依據的“情報”進行了全面檢討,結論都是美英兩國的在伊拉克上的情報工作存在著重大失誤。

美國和英國都是情報大國,他們的情報人員可謂無孔不入。可為什麼在伊拉克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問題上發生如此重大的失誤呢?當然,不同的專家對此有不同的解讀,而從情報學的角度看,這只是在情報失敗的漫長歷史上又增添了不光彩的一頁。

情報失誤的歷史可以追溯到近神話時代,荷馬史詩中的特洛伊木馬計就是一個再好不過的範例。到了近現代,史達林在拒絕相信法西斯德國將在1941年入侵蘇聯、英國在1982年認為自己有把握僅靠警告就可以把阿根廷人從馬爾維納斯群島(福克蘭群島)上嚇退,這些都是情報失誤史上的“閃光點”。美國遭受的兩次突然襲擊,一次是1941年發生的珍珠港事件,另一次是在2001年發生的9·11事件,同樣是因為情報預警失誤。

發生情報失誤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過高估計:其典型的特徵就是受到片面資訊的影響而作出決定,從而導致失誤。

美國參議院的報告認為,美國情報部門就是過高地估計了伊拉克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能力,導致政府作出了發動戰爭的決定。當然,冷戰時期也有類似的例子,不過最終沒有釀成大禍。這件事的代號為“瑞恩行動”,內容是以核武器發動攻擊。它不是西方的行動,而是前蘇聯克格勃在1980年代早期擬定的計劃。這一行動是基於對美國將對前蘇聯發動核攻擊的對抗性行動。散佈在全球的克格勃間諜在不同的時間,接到了同樣的命令:監視任何異常的軍事行動,並及時彙報。格迪耶夫斯基從蘇聯叛逃,並且向西方透露了蘇聯的戰略構想。西方世界迅速調整了全盤計劃,核大戰的威脅才逐漸淡去。

(2)過低估計:同樣地,情報機構和政治領導層可能因此完全誤解敵方的意圖。

史達林忽略德國積極準備入侵蘇聯的明顯證據。1941年,儘管德國已經在蘇聯邊境佈下重兵,美國和英國發來急電警告,但是史達林仍然堅持認為希特勒不可能會入侵蘇聯。當時邱吉爾甚至向史達林轉交了一些最高機密——英國破譯德國埃尼格馬密碼機獲得的情報——德國在波蘭南部集結了大量裝甲精銳部隊,隨時準備對蘇開戰!同時,一名安插在瑞士的蘇聯間諜搞到了德國準備入侵的具體時間——6月22日,並將其傳回莫斯科。可是,史達林對此甚至不願花時間去了解。

(3)過於自信:一方對自己的實力是如此的自信,以至於將對方的行為完全歸結于受到自己的影響而決定,並且認為只要自己沒有採取行動,對方也不會單方面行動。

這裡面最經典的要數1973年10月的“贖罪日”戰爭。當時的以色列存在這樣一種“觀念”,認為埃及無法在戰爭當中取勝,因此埃及不會發動戰爭。但實際上,埃及並沒有謀求取得全面的勝利,而是希望跨過蘇伊士運河建立橋頭堡,並以此作為外交勝利,埃及真的這樣做了。

(4)安於現狀:這種情況發生在你明白敵人將會採取行動,但是你並不清楚是什麼樣的行動,在什麼時候展開,因此你自己沒有採取應對措施。

1990年,薩達姆的軍隊入侵了科威特。此前,人們都相信他有可能這樣做,只是希望他克制,而且沒有採取任何的應對措施。其實,當一個獨裁者發出威脅並且開始集結軍隊的時候,僅僅擔心最壞的可能會發生是遠遠不夠的。

(5)忽視現實:1941年,種種跡象顯示,日本侵略的步伐已經邁向美國,但是美國高層無人相信日本會拿珍珠港開刀。對珍珠港的偷襲,是一場具有極高的水準和大規模的突然性戰役。分析認為,單純的忽視現實不足以導致珍珠港毫無準備:美國國會的一份報告認為,珍珠港自身沒有準備及合適的措施,是造成美國太平洋艦隊損失慘重的最大因素。儘管雷達發現了入侵的日本飛機,但是沒有人辨認出來,更沒有飛機準備升空迎敵。

(6)缺乏綜合分析情報的能力:也就是説,雖然掌握許多零零碎碎的情報,可是分析人員缺乏綜合分析情報的能力,無法將零碎的情報歸納出有重要價值的情報。

對美國中央情報局和聯邦調查局的主要指控,就是在9·11事件發生之前,兩家情報機構沒有能夠及時將各種跡象整編為全局的計劃:美國境內可疑人員的情況、超出以往的中東人員學習飛行技術、已經知道基地組織準備使用飛機發動恐怖襲擊等等。


 
   
列印本頁
好友推薦
發表觀點
相關文章
   
 
版權所有 學習時報社 電子郵件: xxsb@263.net 電話: 86-10-62805131
地址:北京市海澱區大有莊100號 技術支援: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未經書面授權禁止複製或建立鏡像(2004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