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國家大局 思想理論 市場經濟 民主法制 學術思潮 科學技術 中外歷史 幹部教育
當代世界 參考文摘 社會觀察 黨的建設 文化教育 軍事國防 文學藝術 特別專題
 
  全面正確積極地理解和貫徹中央關於宏觀調控的決策 李玉梅 范偉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馬凱答本報記者問

中央反覆強調:“各地區各部門要增強大局觀念和責任意識,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對經濟形勢的正確判斷上來,統一到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要求上來,統一到中央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的政策措施上來”。這是做好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經濟工作的關鍵。對去年以來實施的宏觀調控,一開始社會各方面的認識就不盡相同,現在認識逐漸趨向統一,但仍有不少不同看法。近日,就如何全面正確積極地理解和貫徹中央關於宏觀調控的決策,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馬凱接受了本報記者專訪。

這次宏觀調控究竟有沒有必要

記者:去年開始實施宏觀調控時,有一種觀點認為,由於我國經濟進入了新一輪增長週期的上升期,鋼鐵、電解鋁、水泥、房地産等一些行業快速增長,是有市場需求支撐的,沒有什麼大驚小怪的;投資、信貸增長較快是經濟增長所必需的;現在市場化程度已經較高,出現一些重復建設,市場會自動調節,不需要政府主動進行調控。那麼,應該怎麼看待這次宏觀調控的必要性?

馬凱:這次宏觀調控究竟有沒有必要,要從理論和實踐兩個方面進行分析。

從理論上看,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題中應有之義。黨的十四大明確指出,“我們要建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就是要使市場在社會主義國家宏觀調控下對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這一概括,包括了兩個不可分割的方面:“市場對資源配置的基礎性作用”和“國家對經濟的宏觀調控”,兩者內在統一,相輔相成,共同構成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本質內容。

從實踐上看,經濟運作中逐步凸顯的一些矛盾和問題表明,已到了非加強宏觀調控不可的時候。去年以來,我國經濟增長速度加快,應該説有其客觀必然性。主要是隨著我國城鄉居民消費結構升級,工業化、城鎮化進程加快,社會投資增多並趨於活躍,加上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國外一些産業加速向我轉移,經濟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上升期。但是在經濟快速增長中,難免泥沙俱下,出現了一些不穩定和不健康因素,最突出的是兩個問題:一是糧食問題。糧食供求關係趨緊的問題逐步凸顯。糧食播種面積連年減少,由1998年的17億多畝下降到 2003年的不足15億畝,為建國以來最低水準;糧食産量連續下降,由10246億斤下降到8614億斤,是上個世紀90年代以來的最低水準;每人平均糧食佔有量大幅度減少,由824斤下降到668.6斤,是22年來最低水準。二是投資問題。固定資産投資增長過猛,新開工項目過多,在建規模過大,一些行業和地區投資過度擴張。2003年,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完成5.5萬億元,增長26.7%,在建總規模約16萬億元,相當於近3年的工作量。今年一季度又增長43%,增幅之高是多年以來所沒有的。尤其是部分行業投資增勢強勁,結構矛盾突出。去年鋼鐵、水泥投資分別增長92.6%和121.9%,今年一季度又分別增長了107.2%和101.4%。更為嚴重的是,在總量擴張的同時,結構並沒有改善。

歷史經驗多次證明,糧食大幅減産和投資需求膨脹“雙碰頭”,經濟運作就會起“波瀾”。1988—1989年、1993—1994年的情況就是這樣。這次也不例外。特別是,投資膨脹是我國經濟發展的痼疾。由於投資增長過猛,使得經濟運作中的一些矛盾和問題進一步凸顯:投資膨脹助長了信貸規模過度擴張,信貸擴張反過來又推動投資更快增長,二者互為因果,互相推動;投資膨脹加劇煤電油運的緊張,使經濟運作繃得更緊;投資膨脹、煤電油運供應緊張,必然拉動基礎産品價格上漲,加大物價總水準上漲的壓力。

總之,去年以來,經濟運作中出現的不健康、不穩定因素逐漸顯現,並呈日益蔓延之勢,有的問題已相當突出。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不及時採取有針對性的調控措施,後果不堪設想。我們長期企盼的、來之不易的好形勢就可能發生逆轉。正如中央強調的那樣,如果任憑經濟運作中的不健康、不穩定因素發展下去,勢必使資源和環境問題更加突出;勢必加劇經濟結構不合理的矛盾;勢必出現大量生産能力過剩,一旦市場發生變化,勢必導致企業倒閉、失業增加、銀行呆壞帳增多,最終會造成經濟大起大落。如果出現這種局面,經濟恢復起來需要更長的時間,付出更大的代價。

這次宏觀調控是不是及時的

記者:也有人説,這次宏觀調控動手晚了,情況是不是這樣呢?

馬凱:事實是,見事快、動手早,見之於未萌、防之於未然,是這次宏觀調控的重要特點,也是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取得明顯效果的重要原因。

去年一季度開始,經濟運作中的不穩定、不健康因素就初露端倪,中央及時察覺到問題發展下去的嚴重性,並開始採取一系列有針對性的措施進行微調。4月中下旬,黨中央、國務院連續召開4次會議,對經濟運作進行了深入研究分析,5月初形成和下發了《關於當前經濟發展主要情況和政策建議》,提出了一些優化投資結構、制止盲目重復建設的措施。這一階段,有關部門按照中央的要求,相應地採取了一些微調措施。

非典以後,經濟運作中的一些矛盾和問題進一步顯現出來,中央高度重視,強調要增強憂患意識和責任意識,採取有力措施積極加以解決。去年7月中旬,黨中央、國務院又連續召開4次會議,分析經濟形勢,針對問題制定政策措施,7月21日,形成和下發了《關於當前經濟運作情況和做好下半年經濟工作的建議》。7月底,在全國防治非典工作會議上,胡錦濤、溫家寶同志針對經濟運作中的突出矛盾和問題,引用大量的事實,給各地打招呼,以期引起高度重視。10月份召開的十六屆三中全會閉幕式上,胡錦濤總書記明確強調,要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防止和克服不顧實際、急於求成、急功近利的思想,堅決防止某些行業出現重復建設。在去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中央領導同志再次打招呼,要求對新出現的苗頭性和局部性問題,採取果斷措施,努力加以解決,防止演變為全局性問題。在這一階段,黨中央、國務院還連續召開糧食工作、農村工作會議,今年初又下發中央1號文件,對發展農村經濟和增加農民收入工作作出部署。按照中央部署,實施了調整銀行存款準備金率,清理整頓開發區和整頓土地市場秩序,抑制鋼鐵、水泥、電解鋁等行業盲目投資等調控措施。

今年的人代會上,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把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作為全年經濟工作的首要任務,並對如何搞好宏觀調控作了部署。“兩會”以後,為了防止局部性問題的擴大,進一步加大了宏觀調控力度。黨中央、國務院多次召開會議專題分析一季度經濟形勢,研究部署解決經濟運作中的突出矛盾和問題的措施。明確了宏觀調控要堅持“果斷有力,適時適度,區別對待,注重實效”的原則,強調要把住信貸投放和土地供給“兩個閘門”,有效控制投資規模,相應陸續出臺了一系列支援糧食生産,控制信貸貨幣供應總量,嚴格土地管理,抑制固定資産投資過快增長的政策措施。這些措施正在各地貫徹實施。

回顧一年多的實踐,説明正是黨中央、國務院在經濟運作出現苗頭性、局部性問題時,就果斷決策,及時採取有針對性措施進行主動調控,才使這次宏觀調控付出的成本相對較小,見效相對較快。

這次宏觀調控是不是

主要採取的是行政手段

記者:對於這次宏觀調控的方式方法,有人認為,走的是“老路子”,仍然是以行政手段為主,您怎麼看這個問題?

馬凱:實際情況並不是這樣。

這次宏觀調控是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初步建立,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已經確立,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的對外開放格局基本形成的新階段進行的,中央制定的調控措施、採取的調控方式,一開始就非常明確。並且多次強調“主要運用經濟的和法律的手段,輔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十分注重發揮信貸、投資、價格等方面的經濟手段和法律手段的作用。這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在信貸手段的運用上,重點從源頭上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合理控制貨幣信貸規模,加強和改善信貸管理,加強窗口指導;在投資手段的運用上,重點加強産業政策引導,嚴格市場準入,與此同時,還積極調整長期建設國債的投資結構,加強了農業、社會事業等薄弱環節;在價格杠桿的運用上,重點突出價格信號的引導和調節作用;在重要商品總量平衡上,重點加強物資儲備調節和進出口調節;在法律手段的運用上,堅持依法行政,嚴肅查處違法違紀行為。

可以説,這次宏觀調控打的是“組合拳”,是綜合運用各種調控辦法,在主要運用經濟手段和法律手段的同時,也採取了一些必要的行政手段。之所以還採取必要的行政手段,主要是因為經濟生活中出現的一些矛盾和問題,有的是市場機制不健全,政府過多干預的結果。對於企業經營行為,主要運用經濟法律法規和經濟政策來規範和引導;對於地方政府直接干預企業活動,助長重復建設的行為,既要運用經濟和法律手段,又必須運用行政手段來約束和糾正,確保宏觀調控有力有效。比如,暫停審批新設和擴大各類園區,查處投資建設的違法違紀行為,對有關責任人進行嚴肅處理,這些都是必要的。當然,在採取必要的行政手段時,十分注意依法行政,並與經濟手段密切配合。

這次宏觀調控是不是只治標

記者:有人認為,這次宏觀調控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只治標、不治本。

馬凱:在這次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的過程中,中央反覆強調,要立足當前,著眼長遠,標本兼治,要把加強宏觀調控同推進體制改革結合起來,在加強宏觀調控的實踐中深化改革,通過深化改革從體制機制上消除經濟健康發展的障礙。一年多來,各領域的改革不僅沒有停步,還先後出臺了一系列重要改革舉措。

一是糧食流通體制改革積極推進。今年,中央1號文件對糧食流通體制改革提出了明確要求,隨後又出臺了改革方案,進一步放開糧食主産區收購市場,建立了對種糧農民的直接補貼制度。

二是投資體制改革全面鋪開。去年底,國務院常務會議原則通過了投資體制改革方案,今年7月國務院以《決定》形式頒布實施。目前,我們正會同有關部門按照中央領導同志的指示和國務院的《決定》精神,抓緊修訂完善配套措施,積極穩妥地推進這項改革,進一步消除投資膨脹的體制根源。

三是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成效明顯。繼2002年、2003年國務院分兩批取消和調整1300項行政審批項目後,今年5月,國務院又取消和調整了495項行政審批項目,從而使國務院取消和調整的行政審批項目佔總數的一半,為轉變政府職能、擴大企業自主決策權、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創造了良好條件。

四是金融體制改革取得積極進展。國有商業銀行改革步伐加快,中國銀行和中國建設銀行股份制改革進展順利。農村信用社改革去年在8個省市進行試點,今年又進一步擴大了範圍。國有保險企業改革取得重大進展,金融監管體系也正在不斷健全。

此外,還在建立和完善國有資産管理體制、深化農村稅費改革、推進價格特別是電價改革等方面取得了積極進展。改革的不斷深化,不僅有助於緩解我國經濟生活中的突出矛盾和問題,也有利於為長遠發展奠定良好的體制基礎。

這次宏觀調控是不是“一刀切”

記者:有人説,這次宏觀調控搞的是“一刀切”,把“臟水”和“孩子”一起潑了出去。

馬凱:從這次宏觀調控的指導思想來看,中央從一開始就強調,以後又反覆強調要區別對待、有保有壓。要求在實施總量控制的同時,注重調整和優化投資結構,區別情況,分類指導,做到鬆緊適度,不“急剎車”,不“一刀切”。在實際工作中,也是千方百計這樣做的。

從産業來看,一方面採取果斷措施,嚴格控制部分行業過度投資、盲目發展;另一方面加強和支援經濟發展中的薄弱環節。比如,國家決定暫停半年農用地轉非農建設用地的審批,在實施過程中是區別對待的:對國家禁止的産業不供地,對國家限制的産業嚴格控制用地;同時,對國家重點建設工程用地又沒有“封口”,繼續審批能源、交通、水利、城市重大公共設施和衛生、教育等項目的建設用地。

從行業來看,即便是對鋼鐵、水泥等過度投資的行業,也不搞“一刀切”。抑制的是那些生産能力過剩、附加值低、能耗高、污染嚴重的産品,淘汰的是落後的工藝設備。對那些市場供不應求、技術含量高、環保設施好、能夠推動産品結構升級的産品,不但不控制,而且大力支援。

當然,在具體執行中,“區別對待、有保有壓”政策的落實也確實存在一些問題。比如,一些地方同志反映,個別基層銀行對部分行業的貸款不分青紅皂白“一刀切”,屬於應該支援的産業也感到貸款難。中央發現這些問題後,及時採取了措施,明確指出,在繼續控制中長期貸款過快增長的同時,增加短期貸款,及時對有市場、有效益、有利於增加就業的企業,提供必要的流動資金;對盲目投資和低水準擴張行業控制信貸投放的同時,要加大對農業、能源、交通、高新技術産業、教育、醫療衛生等的信貸支援;對符合國家産業政策和市場準入條件,有利於調整結構的項目,要積極給予支援。

這次宏觀調控是不是

抑制了中西部地區經濟發展

記者:還有一種擔心比較有代表性,即認為這次宏觀調控是不是抑制了中西部地區經濟發展?

馬凱:這種擔心是不必要的。這次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中央是著眼于全國的經濟大局,不僅對整個經濟保持平穩較快發展有利,對促進地區經濟發展也是有利的。

從宏觀調控的政策取向來看,中央所採取的措施不是專門針對某個地區、某個省份的,而是立足於全局,解決經濟生活中的突出矛盾和問題。全國經濟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如果全局出了問題,局部也難以倖免。從各地經濟運作的實際情況來看,經濟運作中出現的突出矛盾和問題是有共性的,差別只是程度的不同。去年下半年以來,糧食減産、投資需求膨脹、部分行業盲目擴張等問題,不僅東部地區存在,中西部地區也存在。比如,中西部地區是糧食主産區,但去年西部地區糧食減産了30億斤,中部地區減産了365億斤,中西部地區糧食減産的數量佔全國的3/4以上。中西部不少地區都出現了開發區熱、圈地熱,也違法違規開工小水泥、小鋼鐵等高耗能、高污染項目,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煤電油運緊張問題。這些問題如果得不到有效解決,不但影響全國經濟的發展,也影響本地經濟的健康發展。

從宏觀調控的實際效果來看,這次調控不僅沒有影響,而且有利於促進地區經濟實現既快又好的發展。今年 l—8月,在東部沿海地區保持較快增長速度的同時,內蒙古、雲南、寧夏、新疆等省區工業增加值增速分別比一季度高3個、6.9個、l.3個和0.5個百分點,廣西、重慶、四川、陜西、青海等省市區工業增加值增長速度也都保持在20—30%左右。按照區別對待、有保有壓,切實加強薄弱環節的要求,中央重點加強了對農業、能源、交通、水利以及教育、衛生等社會事業的支援,重點是向中西部傾斜的。如,今年國家又批准了西部開發的十大工程,總投資額超過800億元。特別還應當指出的是,宏觀調控的實施,為中西部提供了一個難得的發展機遇。在宏觀調控政策的引導下,東部地區企業為了拓展發展空間,緩解土地、能源、水等資源的約束,已經出現了資金和項目向中西部地區轉移的現象。

這次宏觀調控是不是

專門針對非公有制經濟的

記者:還有一種觀點認為,這次宏觀調控是拿非公有制企業“開刀”,“打壓民營經濟”,使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受到了影響。

馬凱:這種看法是一種誤解,也不符合實際。

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是促進我國社會生産力發展的重要力量,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發展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是完善我國基本經濟制度的重要方面,是黨的一項重要方針。黨的十六大提出必須毫不動搖地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必須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援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並強調要把二者統一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進程中。十六屆三中全會做出的《決定》進一步強調,要“大力發展和積極引導非公有制經濟”。

在這次宏觀調控的實踐中,實施區別對待、有保有壓的方針,不是以所有制劃線,而是堅持一視同仁、依法辦事。無論對誰、對何種所有制企業和單位,只要是符合法律法規的,都堅決支援;對違反國家法律法規的則嚴肅查處。

實踐證明,通過這次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緩解了經濟生活中的突出矛盾和問題,有效地改善了發展環境,客觀上有利於非公有制經濟既快又好地發展。經過去年以來的調控,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增幅出現了明顯回落,但民間投資仍保持較快增長。今年l—8月,私營企業投資同比增長60.4%,高於國有企業投資47.8個百分點;私營企業投資佔全部投資的比重同比由7.9%上升為9.7%,提高了1.8個百分點。

為進一步扶持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最近,我們和國務院研究室會同有關部門按照憲法和十六大的要求,正在抓緊起草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指導性文件,針對制約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突出問題,研究提出一系列政策措施。

這次宏觀調控會不會

影響經濟快速發展

記者:這次宏觀調控開始時,有人擔心會把剛剛恢復的經濟發展好勢頭打壓下去,喪失發展的機遇;隨著宏觀調控措施逐步到位,又有人擔心會不會“硬著陸”,引起經濟大幅下滑。最後請您談一下這次宏觀調控對經濟發展的影響。

馬凱:首先應當指出的是,這次宏觀調控不是簡單地壓速度,人為放慢經濟發展步伐,其根本著眼點是緊緊抓住發展這個第一要務,把各方面加快發展的積極性引導好、保護好、發揮好,真正用好戰略機遇期,促進國民經濟既快又好地發展。

去年以來的實踐表明,宏觀調控在緩解經濟運作中的突出矛盾,抑制經濟發展中的不穩定、不健康因素的同時,不僅沒有影響經濟持續較快發展,而且對保持國民經濟這艘大船平穩較快航行發揮了重要的保障作用。

一方面,經濟生活中的突出矛盾和問題得到緩解。一是糧食生産出現重要轉機。播種面積恢復性增長,全年將超過15億畝,扭轉了連續5年下滑的勢頭。夏糧産量增産4.8%,秋糧面積擴大,全年糧食産量有望實現9100億斤的預期目標。二是固定資産投資過快增長的勢頭得到初步遏制。上半年,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增幅由一季度的43%回落到28.6%。一些過熱行業的投資增幅明顯回落。三是貨幣信貸增勢減緩。8月末,廣義貨幣供應量(M2)、狹義貨幣供應量(M1)增幅比去年末分別回落6個和3.5個百分點。四是土地市場治理整頓取得重要進展。全國共撤並各類開發區4813個,佔開發區總數的70.l%,核減開發區規劃用地面積2.49萬平方公里,佔原有規劃面積的64.5%。此外,流通環節生産資料價格同比連續上漲17個月後,5、6月份環比分別下降1.4%和0.3%。7、8月份,受國際油價大幅上漲以及國內鋼材價格回升等影響,生産資料價格總水準又有所回升。

另一方面,國民經濟繼續保持平穩較快的良好發展勢頭。突出表現為“五個繼續”。一是經濟繼續保持較快增長。上半年,國內生産總值增長9.7%,同比提高0.9個百分點。二是經濟效益繼續提高。l—8月,全國財政收入同比增長28.7%,增幅是1998年以來的最高水準;1—7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6085億元,同比增長39.7%。三是對外貿易繼續快速增長。1—8月,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36.6%。l—7月實際利用外商投資同比增長15.l%。四是城鄉居民收入繼續增加。上半年,農民每人平均現金收入同比增長16.1%,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0.9%,出現了多年來所沒有的兩位數增長。城鎮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1.9%,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8.7%。五是消費市場繼續穩中趨旺。l—8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2.9%,扣除物價因素,實際增長9.7%,同比提高0.6個百分點。

實踐表明,中央關於加強宏觀調控的決策是必要的、及時的,所採取的政策措施是正確的、有效的。無論從當前看還是從長遠看,搞好這次宏觀調控的意義都不可低估,它有利於防止局部性問題演變為全局性問題,避免經濟的大起大落,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有利於實實在在地推進結構調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加快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真正走出一條新型工業化道路;有利於在實踐中不斷加深對科學發展觀的認識,積極調整發展思路,充分利用重要戰略機遇期,實現既快又好的發展。

記者:謝謝您接受我們的採訪!


 
   
列印本頁
好友推薦
發表觀點
相關文章
   
 
版權所有 學習時報社 電子郵件: xxsb@263.net 電話: 86-10-62805131
地址:北京市海澱區大有莊100號 技術支援: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未經書面授權禁止複製或建立鏡像(2004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