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國家大局 思想理論 市場經濟 民主法制 學術思潮 科學技術 中外歷史 幹部教育
當代世界 參考文摘 社會觀察 黨的建設 文化教育 軍事國防 文學藝術 特別專題
 
  現在的地震比以前多了嗎?  
 

現在的地震比以前多了嗎?

沒有任何證據表明,目前每年的地震次數呈上升趨勢。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的數據,自1900年以來,每年在全球範圍,芮氏7級以上的地震發生了20起左右。比較平靜的年份之一是1986年,僅發生了6次大震。但在有史以來最糟糕的年份之一1968年,卻有30起。1906年和1909年則比1968年更糟,各有大震32起,從而證明,災害的年份並非局限于比較近期的歷史。

雖然100年來,每年報告的大震的平均次數一直比較持平,但是所觀察到的中小規模地震的數量卻增加了。這是因為隨著探測技術的改進,對地震的監視工作越來越精細,最近幾十年來,全球新聞網路的擴散也促使我們更加意識到世界範圍的地震。

哪種動物生存所需的水最少?

有幾種沙漠哺乳動物,包括袋鼠,能夠從乾燥的食物中代謝水份,而從不喝水,即使水份唾手可得也是一樣。然而,就連袋鼠也需要10%左右的相對濕度,才能生存。

最先被發現的恐龍是哪種?

是誰找到它的?

1858年,化石採集家威廉·帕克·福爾克挖掘出一具幾乎完整的骨架。它比一頭大象要大,但卻具有蜥蜴和鳥類兩者的結構特徵。這種恐龍後來被命名為哈德斯恐龍。它是第一種得到科學確認的恐龍。

不過,有關神話中的獅身鷹首獸的故事大概是受到了2000年前在戈壁沙漠中發現的原角龍化石的啟發。在歷史的長河中,人們在行走時無疑是絆倒在了恐龍已經變成化石的遺骸上面,卻沒有意識到它們為何種動物的遺骸。

行星圍繞太陽運作為什麼是在同一個平面上?

所有行星的軌道都大致處於同一平面上,只有水星和冥王星的軌跡傾斜一些。天文學家們認為,這反映了,行星是大約45.6億年前從乙太陽為中心的一個由塵埃和氣體所構成的巨大的旋轉雲團中浮現的。

在太陽引力的作用下,這個球狀雲團開始坍塌,從而引起旋轉速度的提高(就像一位滑冰運動員收縮雙臂便更快地旋轉一樣)。雖然所産生的離心效應抵消了雲團周圍的引力,但是兩極地區卻繼續坍塌,從而産生了一個扁平的、形同烙餅的雲團。後來,從這個雲團之中,就形成了各大行星。(尹紅義 編譯)


 
   
列印本頁
好友推薦
發表觀點
相關文章
   
 
版權所有 學習時報社 電子郵件: xxsb@263.net 電話: 86-10-62805131
地址:北京市海澱區大有莊100號 技術支援: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未經書面授權禁止複製或建立鏡像(2004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