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國家大局 思想理論 市場經濟 民主法制 學術思潮 科學技術 中外歷史 幹部教育
當代世界 參考文摘 社會觀察 黨的建設 文化教育 軍事國防 文學藝術 特別專題
 
  網路與反恐 何偉  
 

新恐怖主義

以國際網際網路的形成為標誌的網路技術革命把人類社會推向了資訊網路化的時代,形成了全新的社會生活空間——網路環境。就在全球上下一片高歌猛進迎接資訊化時代的同時,各種資訊犯罪活動也頻頻發生。電腦駭客的入侵,使各種重要文件和保密數據失竊;網上病毒侵染,使電腦的軟硬體遭到破壞;網路的防火牆,超過三分之二被攻破;各種資訊大量流失或被破壞,網上攻擊事件大幅上升;網上經濟詐騙增長、賭博盛行、色情氾濫,暴露個人隱私問題突出,等等。

網路技術的發展可能導致“參與爆炸”,使政治參與陷入無政府主義。網上難以控制的跨國資訊流動正成為西方社會價值觀和意識形態滲透以及敵對分子政治顛覆的新工具。一些持不同政見者、恐怖組織甚至叛國集團已經開始在網路上大擺講壇,並獲得了比以往嚴格控制時多得多的支援。如果任由網上“參與爆炸”,社會將處於無序狀態,將嚴重影響政治參與的健康發展。人們有理由擔心,在政府難以有效發揮作用的電子荒野上,億萬個網民億萬種聲音,多數同意的民主原則被傷害後難以找到有效協調社會整體利益的手段,可能導致日益嚴重的無政府主義,甚至是國家的崩潰。

利用網路實施顛覆性破壞是恐怖主義發展的一個新趨向。帶有政治性的網上攻擊增加, 包括篡改政府機構的網頁, 侵入競選對手的網站竊取資訊, 在東南亞經濟危機中散佈謠言, 偽造世界熱點地區的現場照片, 煽動民族糾紛等等。有可能導彈、炸彈和全副武裝的恐怖分子已成過去,人們正面臨另外一種無形但更大的威脅——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也可能屈服於恐怖分子的輕輕一按。由於有了電腦和網路,恐怖主義者可以重新調整電腦編程的軍事裝備,改變導彈的目標,摧毀軍事通訊系統,破壞城市的供水供電,擾亂機場的空中管制,從銀行把錢取走……這些昔日很難做到的事情,今天一個人在遙遠的地方就可以完成。

全世界由於資訊系統安全的脆弱性而導致的經濟損失逐年上升,網路安全問題日益嚴重,給國家安全、智慧財産權以及個人資訊權帶來了巨大的威脅,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現代戰爭,國家安全的概念由此變得寬泛起來。“因特網士兵”的武器不是機關槍或汽車炸彈,但比機關槍或汽車炸彈具有更大的破壞性。一種新的恐怖主義形式已經出現,這已成為世界各國的共識並引起各國政府的高度重視。

網路革命與反恐怖主義

凡進入國際網際網路者都是“有得有失”的。資源共用的前提是將個體擁有的資訊“公共擁有化”。當共用是平等、有序進行時,每一上網成員都是受益者。但是,在人為破壞、竊密等客觀存在的情況下,網際網路上的被害者也必然出現。無論國家或個人、法人,誰佔有和能夠實現有效控制的資訊越多,誰就是最大的利益獲取者。

長期以來,人們十分重視捍衛領土、領海、領空的主權。如今,面對無疆界的因特網,傳統的國家主權觀念必須更新。對一個國家而言,資訊控制權是國家主權在現代條件下的具體體現;對法人、非法人團體和公民個人而言,是其依法保護相關數據,實現應得利益,保障生活安定和人身不受侵犯的權利,資訊控制權的確立與正確行使是時代的必然産物與要求。隨著資訊技術的發展和深入應用,資訊安全的內涵不斷擴大,從資訊的保密性,拓展到資訊的完整性、資訊的可用性、資訊的可控性等等。事實證明,當今資訊控制權的重要性絕不亞於領土、領空、領海的管轄權。在資訊時代人們雖能避免世界大戰,但對付形形色色的“新恐怖主義”的挑戰,維護國家的安全,無疑將是一場長期的戰爭。制止網路恐怖主義需要全球各國政府、企業甚至每個人的合作,從預防入手,在每個環節採取防範措施,才能使網路世界安全。對一個主權國家而言,實現自主資訊的有效控制,保障有益資訊的有序傳播,防禦有害資訊的攻擊破壞,其意義等同於把住國門。


 
   
列印本頁
好友推薦
發表觀點
相關文章
   
 
版權所有 學習時報社 電子郵件: xxsb@263.net 電話: 86-10-62805131
地址:北京市海澱區大有莊100號 技術支援: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未經書面授權禁止複製或建立鏡像(2004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