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國家大局 思想理論 市場經濟 民主法制 學術思潮 科學技術 中外歷史 幹部教育
當代世界 參考文摘 社會觀察 黨的建設 文化教育 軍事國防 文學藝術 特別專題
 
  《長恨歌》詩外的資訊 張璉瑰  
 

《長恨歌》是白居易34歲時寫的一篇七言古詩,描述的是唐玄宗李隆基與貴妃楊玉環的戀情悲劇。由於白居易是詩界聖手,極善鋪陳,而且他對李楊愛情悲劇抱有同情,因此,在他筆下這段愛情被寫得真摯而熱烈,感天動地。李楊之戀被描繪為堅貞專一的形象代表,其美侖美奐幾乎可以成為少男少女的愛情楷模。

比如,詩人在描繪當年李楊如何如膠似漆時是這樣寫的:“承歡侍宴無閒暇,春從春遊夜專夜。後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金屋粧成嬌侍夜,玉樓宴罷醉和春”,真是愛得死去活來。詩人還通過一個典型的細節來刻畫愛的專一:在二人半醉半醒時玩起了情竇初開的少年男女們對天盟誓的老套路:“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後來由於愛得太深,愛屋及烏,搞起了裙帶政治,終於激起安史之亂。玄宗攜妃出逃,無奈軍士們視楊氏為禍水,不進行處置不肯扈從,玄宗只好下令將楊玉環絞死於馬嵬坡。“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二年後叛亂敉平,玄宗返京,睹物思人,無限悲痛:“行宮見月傷心色,夜雨聞鈴腸斷聲”。伊人已去,後會無期,“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 於是,“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從文學角度看,這是一段多麼悽婉美麗的愛情故事啊!

然而,如果以政治學的眼光去研讀這首詩則另有一番天地。

第一,作為楊妃被縊背景事件的安祿山叛亂,如果以安祿山起兵始,以其大將史思明投降止計算,前後不過2年又兩個月,但于唐代來説,它卻是由盛轉衰的轉捩點,是一個劃時代性的重大歷史事件。在此前,經貞觀之治,中國封建社會達到黃金時代。而安史之亂以後唐朝風光不再,中樞萎糜,接著便出現最終導致唐王朝滅亡的兩大災害:藩鎮割據和朋黨爭鬥。從這個角度看,安史之亂絕對是唐代朝廷的一塊心病,一個痛點。然而,正是這痛點無時無刻不在迫使當時有識之士不斷思索:在盛唐之時,何以出現此等血腥的慘殺和招至嚴重後果的事件?問題究竟出在哪?誰應對此負有責任?應該説,這是一個十分敏感的話題,但幸虧當時唐王朝執政者仍保持著盛唐時代寬闊的胸襟和自信,並沒有如後世那樣設立禁區,鉗制人口,嚴禁人們對安史之亂進行研究和剖析,而是允許人們用 多種方法和形式去表達自己的分析和評判。正因如此,我們今天才有幸讀到《長恨歌》。 或許,這也正是在經歷安史之亂後唐王朝又國祚延綿150年的原因吧。

第二,《長恨歌》創作于元和元年,即西元806年,此時距安史之亂剛剛50年。白居易詩中的男主角唐玄宗是當今皇帝唐憲宗李純的高祖。白居易作為詩人以浪漫的筆法歌頌了李隆基的情感生活;但在政治上並沒有進行多少文飾。如,他説李隆基好色:“漢皇重色思傾國,禦宇多年求不得”;他説李隆基沉迷于女色而誤國:“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期”;他説李隆基以裙帶關係用人:“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憐光彩生門戶”……憑心而論,白居易筆下的唐玄宗有點像周曆王、隋煬帝。他的這種寫法應該説是有意的,因為白居易一向主張寫詩要“泄導人情”、“補察時政”。他在《與元九書》中就提出“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這幾乎是路人皆知的事。然而,唐王朝當時的柄政者並沒有特別在意此事。他們一未對作品進行查禁,二未對作者羅織“胡言犯上”、“惡毒攻擊”之罪名而下獄,而是聽之任之廣泛流佈。白居易的好友元稹在《白氏長慶集序》一文中曾介紹《長恨歌》流佈情景:“二十年間,禁省觀寺郵候墻壁之上無不書,王公妾婦牛童馬走之口無不道。”柄政者的這種寬容並非專對名氣很大的白氏。與其同時的又一詩人張祜,也曾寫詩嘲諷唐玄宗的好色,如其《集靈臺》組詩之一: “日光斜照集靈臺,紅樹花迎曉露開。昨夜上皇新受籙,太真含笑入簾來。”他也批判玄宗大搞裙帶政策:“孚虎國夫人承主恩,平明騎馬入宮門。卻嫌脂粉污顏色,淡掃蛾眉朝至尊。”這種事情若發生清朝“康乾盛世”,早就大興文字獄、焚書滅族了。從這個角度看,唐、宋、元、明、清,真不知歷史是在前進還是在後退。

第三,唐朝有幸,處於中國封建社會的黃金時代,虛偽的道學家尚未行世,因此唐人也就不尚嬌飾,不太會把醜事説成壯舉,把猥瑣説成偉岸,因此也就顯得率真可愛。例如這部《長恨歌》就沒在乎楊玉環原是李隆基的兒媳,也沒因李隆基貴為天子而將之奉為不可正眼直視的神人,而是將之視為同樣食人間煙火的男女,並按照自己的判斷秉筆褒貶。記得不久前還讀過李隆基自己寫的一首詞,更顯出唐人的這種天真率直。那首名為《好時光》的詞是這樣寫的:“寶髻偏宜宮樣,蓮臉嫩,體紅香。眉黛不須張敞畫,天教入鬢長。莫倚傾國貌,嫁取個,有情郎。彼此當年少,莫負好時光。”顯然,唐玄宗筆下描繪的是一位他親近過的傾國麗人,否則不會對“蓮臉嫩,體紅香”有如此真切的感受。然而,正是出於真愛,這位皇帝才真心地祝願她“嫁取個,有情郎。彼此當年少,莫負好時光。”這簡直就是臧天朔唱的那首流行曲:“如果你找到了新的彼岸,請你離開我”。後世的皇帝中不乏多情種子風流漢,而且,不管是真會還是附庸風雅,他們都想試一試順口溜,但你可曾讀過一首這種抒發自己內心真實情感的小令嗎?不僅如此,唐代雖然文盛,但至今也沒發現當時哪位作家把唐明皇這種香艷文字説成是聖上聖明,無時無刻不在為民操勞,連一般小民的婚喪嫁娶也時刻記在心上這類阿諛文字。

這就是大唐氣象。


 
   
列印本頁
好友推薦
發表觀點
相關文章
   
 
版權所有 學習時報社 電子郵件: xxsb@263.net 電話: 86-10-62805131
地址:北京市海澱區大有莊100號 技術支援: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未經書面授權禁止複製或建立鏡像(2004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