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國家大局 思想理論 市場經濟 民主法制 學術思潮 科學技術 中外歷史 幹部教育
當代世界 參考文摘 社會觀察 黨的建設 文化教育 軍事國防 文學藝術 特別專題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指標體系再議 李秀潭  
 

十六大後,國家有關部門和理論工作者先後就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指標體系問題進行討論。這次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指標體系的研究,同上世紀九十年代初中央有關部門研究設計小康標準體系時相比,有一個重大的時代背景,就是科學發展觀的提出和確立。特別是今年人大、政協兩會前後,從中央到地方,從專家到媒體,有關科學發展觀的討論進入了一個高潮。這一方面使我們這次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指標體系的研究和制定,有了更科學、更明確的指導方針。但另方面,也要求我們這次研究和制定的小康社會指標體系,與上次相比,應有質的飛躍。這也就必然增加了這次指標體系設計工作的難度。

為了搞好這次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指標體系的設計工作,筆者建議在操作過程中是否應遵循以下基本原則:

第一,全面與重點相結合的原則

“全面”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鬥目標區別於“總體小康”的鮮明特徵。因此,指標體系的設計和選擇要根據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將經濟發展、社會發展與人的發展狀況綜合考慮,特別是要全面反映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以人為本的發展進程。同時,根據我國現在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現實,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最根本的是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産力。因此,反映經濟發展的指標,仍應是指標體系的重點。當前,在實施科學發展觀進程中,關鍵在於能否以科學發展觀指導各項工作,能否更加注重各項發展目標的全面落實,在保證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同時,把更多的財力、物力和精力投入到社會事業發展上,如農民增收減貧、縮小貧富差距和地區發展差距等等。這就需要從指標體系設計上下功夫,從這個層面保證科學發展觀的落實。為此,在指標體系中除過去已有的恩格爾系數之外,還應包括基尼系數、人文發展指數、二元結構系數、集約化指數(即少消耗資源能源、少破壞生態環境的發展之路)等具體指標。

第二,國際化與中國特色相協調的原則

設計制定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評價指標體系,一方面應與國際上普遍認可的指標體系接軌。諸如聯合國可持續發展委員會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制訂的關於可持續發展的134項指標中,有關社會指標、制度指標、環境指標的內容;上世紀末世界銀行行長提出的“全面發展框架”的建議,以及聯合國專家使用的“人類發展指數”等內容,均有參考借鑒價值。這就要求我們研究制定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指標體系,必須具有世界眼光,站在一個更高的層次和更寬的背景之上來考慮這個問題。

另一方面,要考慮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存在的許多特殊矛盾。諸如:城鄉二元結構嚴重、三農問題突出,地區發展不平衡、階層之間收入差距擴大,人口規模過大、就業形勢嚴峻,土地、水、能源等戰略性資源約束日益強化,社會經濟發展面臨工業化和資訊化雙重任務,封建文化積澱深厚、民主傳統相對薄弱等等。這就要求我們設計指標體系時,必鬚根據我國國情特點,充分考慮我國經濟發展、生活方式、歷史傳統和文化背景的差異,走具有中國特色的發展之路。

第三,系統性與實用性相兼顧的原則

設計指標體系,既要注意系統性,又要注意實用性,簡便易行,便於理解操作。要力求用盡可能少的指標較為科學、準確、全面、客觀地體現小康社會的總目標及其內涵要求,反映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主要特徵。指標體系中既要有概括性較強的綜合性的價值量指標,便於進行縱向、橫向的相對比較,還要有比較直觀、容易理解、與老百姓生活聯繫緊密、“看得見、摸得著”的實物量指標,使人民群眾能夠通過這些指標數值的變化,切身體會到經濟社會及自己生活的變化。

第四,統一性與差別性相一致的原則

建立全面小康社會指標體系的目的,就是將全面小康社會的總目標分解成可以量化的具體指標,進而通過對這些指標的監測、分析,用以指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實際工作,衡量經濟社會的發展水準,考核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實際成果。因此,指標體系的設計及具體指標的選擇,首先要有全國統一客觀的標準(即臨界值)。因為只有用同一標準來衡量,才能有可比性,才能從比較中看到本地區的進步和差距,了解本地區處於哪個發展階段。在綜合評價中居於前列的地區已基本實現了小康目標,就可以率先向實現現代化目標邁進;居後的地區應針對薄弱環節,採取有力措施迎頭趕上,為全面實現小康目標而努力。其次,要根據我國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城鄉差距等不同特點,合理確定不同地區、城鎮與農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不同階段的目標值。經濟社會發展水準較高的省、市、地區,建設全面小康社會指標體系中的各項指標的目標值應遠遠高於臨界值(即最低標準);而經濟社會發展相對落後的省、市、地區,建設全面小康社會指標體系中各項指標的目標值可能達不到臨界值。對特定省、市或地區而言,由於本地區內自然條件、發展基礎存在差異,在全國範圍內其承擔的經濟社會發展角色不同,本地區內經濟社會各個方面的發展必然會存在不平衡問題。因此,不論發達地區還是落後地區,都可能存在指標體系中有些指標遠遠高於臨界值,而有些卻達不到臨界值的情況。據此,各省、市、地區在確定本地區全面小康社會指標體系中各項指標的目標值時,應根據本地實際情況,實事求是地合理分解確定各項指標的目標值,不能機械簡單地照搬照抄全國的具體指標目標值。當然,反映經濟社會發展的最基本要求指標的目標值應達到要求。

在設計制定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指標體系過程中,還遇到一些需進一步深入研究的難點問題。

第一,小康社會內涵界定與定量測算問題

關於“社會”這個概念,以往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對人類社會五大形態(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社會主義和共産主義社會)作過論述。“小康社會”作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一個階段”,如何科學地界定其基本內涵,是個需要深入研究的新課題。十六大提出“五大任務”和“六項目標”,如何準確把握和理解,並對其進行定量測算,諸如:經濟更加發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進步、文化更加繁榮、社會更加和諧、人民生活更加殷實等,主觀評價色彩較濃,要確定一個為大家認同的各項指標的臨界值,比較困難。

第二,關於GDP核算體系問題

GDP代表著目前世界通行的國民經濟核算體系,是衡量一個國家和地區發展程度的統一標準。但從GDP中,只能看出經濟産出總量或經濟總收入的情況,卻看不出其背後的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環境和生態是一個國家綜合經濟的一部分,由於沒有將環境和生態因素納入其中,GDP核演算法就不能全面反映一個國家和地區的真實經濟情況。另外從社會學角度看,GDP也不能反映社會貧富差距,不能反映社會分配不公,不能反映國民生活的真實品質。比如,近年GDP增長如此之快,主要得益於房地産市場增長。房地産的快速增長,會拉動上下游産業鋼鐵、水泥、電解鋁等快速增長。研究表明,住房消費需求增長1%,GDP將增長0.137%,2001年和2002年住房消費對GDP拉動分別為 2.38%和2.78%。估計2003年更高,今年會更上一層樓。由於房地産業對GDP增長的比重那樣高,而且週期短、見效快,這就成了各級政府追求業績、發展經濟的最好方式。但是在房地産增長背後,隱藏著4000多萬“失地大軍”。一項調查顯示,其中60%失地農民生活處於十分困難境地,有穩定經濟收入、沒有因失地影響基本生活的只佔30%。這是幾千萬農民在各地大力推進城市化、房地産急速發展進程中,所付出的沉重代價。這個問題如不及時解決,必將對整個社會和國家的發展穩定産生負面影響。而這些在GDP數字增長上是看不到的。正因為GDP統計存在一系列明顯缺陷,長期以來被人們所批評。

上世紀中葉開始,隨著環境保護運動的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理念的興起,一些經濟學家和統計學家嘗試將環境要素納入國民經濟核算體系,形成新的國民經濟核算體系,這便是綠色GDP。綠色GDP是對GDP指標的一種調整,是扣除經濟活動中投入的環境成本後的國內生産總值。國內外許多專家多年來致力於此項研究,雖取得重大進展,卻也存在不少爭論。目前,有些國家(挪威、芬蘭、法國、美國、墨西哥、印尼、泰國等)開始試行綠色GDP,但迄今為止,全世界還沒有一套公認的綠色GDP核算模式,而且實施綠色 GDP核算體系,也面臨著技術方面的困難。因為GDP通常以市場交易為前提,産品和勞務一進入市場,其價值由市場供求關係來決定。而環境要素並沒有進入市場買賣,如何衡量環境要素的價值呢?有的專家提出過倒演算法,即使一條被污染的河流或一個湖泊重新變清,恢復原來面貌要花多少錢,有些具體項目的環境成本也可按市場價格進行推算。但這些方法還需要在實踐中逐步補充完善,需要從具體項目到局部地區進行不斷試驗。現在要在全國啟動實施,還面臨著許多技術、觀念和制度方面的困難和障礙,需要理論工作者和實際工作部門繼續進行探索。國家統計局和國家環保總局已成立綠色GDP聯合課題小組,組織力量進行研究和試驗。

我們還應該看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是經濟、環境和社會三個系統的協調發展,綠色GDP只考慮了經濟和環境之間的關係,但未能反映經濟與社會、環境與社會之間的關係。即使綠色GDP核算問題解決了,也不等於可持續發展的其他問題都解決了。對此應有客觀的認識。


 
   
列印本頁
好友推薦
發表觀點
相關文章
   
 
版權所有 學習時報社 電子郵件: xxsb@263.net 電話: 86-10-62805131
地址:北京市海澱區大有莊100號 技術支援: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未經書面授權禁止複製或建立鏡像(2004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