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國家大局 思想理論 市場經濟 民主法制 學術思潮 科學技術 中外歷史 幹部教育
當代世界 參考文摘 社會觀察 黨的建設 文化教育 軍事國防 文學藝術 特別專題
 
  1958年炮擊封鎖金門回顧 徐焰  
 

1958年夏秋季解放軍炮擊並封鎖金門的行動,曾被稱為“八二三”炮戰,是當年轟動世界的重大事件。這一年8月23日下午17時30分,459門火炮突然轟擊金門北太武山背後翠谷的國民黨防衛部,在硝煙飛騰和彈片如雨的瞬間,有三名防衛副司令斃命。隨後85分鐘內落下的3萬發炮彈又將全島變成一片火海。當年在炮擊中被稱作“死亡之谷”的翠谷,如今已經被對岸的金門縣政府開闢為旅遊勝地,海峽兩岸遊客們到地只是觀光,而那場炮戰所包含的深刻寓意至今仍值得認真回味。

毛澤東決定炮擊金門的多方面考慮

自1955年解放浙東列島後,中共中央發出“和平解放台灣”及“實行第三次國共合作”的呼籲,海峽兩岸出現了三年多相對平靜,此間在日內瓦、華沙又進行了中美大使級會談。1958年夏季以後,毛澤東從戰略全局考慮,又親自指揮了一場炮擊金門的作戰。

1958年金門炮戰前後,我國正集中力量進行經濟建設,解放軍總數減至237萬人,達到全國解放後的最低點。不過中共方面的和談呼籲沒有得到蔣介石響應,國民黨軍對大陸的偵察襲擾未完全停止,中美大使級會談在台灣問題上又陷入僵局。因此,毛澤東決定尋機對國民黨軍採取軍事打擊,並以靠近大陸的金門島為目標。當時在面積僅120平方公里的大小金門島上有駐軍8.5萬人,佔台灣國民黨軍總數的六分之一左右,是其主要的“反攻基地”。

炮擊金門的直接起因,是1958年7月的美、英出兵中東干涉他國內政的事件。毛澤東曾在中央會議上解釋説:美國在中東燒了一把火,我們也在遠東燒一把火,看他怎麼辦。(吳冷西:《文仗和武仗》,《傳記文學》1994年第1期第6頁)

從這一戰略意圖出發,炮擊金門主要不是一場軍事仗,更重要的是一場政治仗、外交仗和宣傳仗。炮擊的主要目的並不是要佔領金門,也不是單純想消滅多少敵人,主要目的在於牽制美國的軍事力量並摸清其對華戰略的底盤,懲罰台灣當局並促其和談。當然,在相當長的時間內,美國和台灣當局對這一戰略意圖並不清楚,都在猜謎,而毛澤東則成為這場戲劇式戰爭的總導演。

炮擊金門的準備工作自1958年7月中旬開始。7月18日晚,毛澤東召集中央軍委副主席和空軍、海軍負責人指出:金門、馬祖是中國領土,打金門、馬祖,懲罰國民黨軍,是中國內政,敵人找不到藉口,而對美帝國主義則有牽製作用。毛澤東同時還設想:以地面炮兵實施主要打擊,準備打兩三個月。為掩護地面炮兵集結,7月下旬解放軍空軍集中600余架戰鬥機,分別轉場進駐福建各機場,從7月29日至8月22日同國民黨空軍進行了4次空戰,擊落國民黨軍飛機4架,擊傷5架,迫使國民黨空軍活動線由福建內地退到海岸線以外。與此同時,海軍魚雷快艇部隊也以“陸上行舟”的方式,由鐵路輸送進入廈門附近海面。

7月下旬,地面炮兵部隊在金門對岸完成準備後,毛澤東考慮到國內外諸多因素,又于7月27日指示“打金門停止若干天似較適宜。目前不打,看一看形勢。”(《毛澤東軍事文集》第六卷第377頁,軍事科學出版社、中央文獻出版社1993年版)8月20日,毛澤東終於確定了最後決心,下令對金門國民黨軍予以突然猛烈的打擊(不打馬祖),把它封鎖起來。同時還提出:是否考慮登島作戰,視情而定,走一步,看一步。(《當代中國軍隊的軍事工作》第394頁,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9年版)

根據中央軍委的命令,解放軍陸軍的36個炮兵營及海岸炮兵6個連集中到前沿,分為廈門、蓮河2個炮兵群。前線指揮員通過對國民黨軍被俘、投誠人員的詢問,知道下午17時半左右為晚飯內散步時間,島上的高級軍官多在工事外,因此不預先試射,以突然火力急襲的方式,于8月23日下午這一時刻開始猛烈炮擊。果然,對方除防衛部三名副司令當場喪命,飯後在翠谷戶外散步的“國防部長”俞大維也被彈片擦傷。隨後,解放軍持續進行炮擊,並於8月24日出動魚雷快艇攔擊由金門逃向台灣的運輸艦,當場擊沉1艘,重創1艘,使島上守軍處於被封鎖的狀態。

共産黨、國民黨和美國的三方微妙鬥爭

解放軍炮擊金門的行動,轟動了台灣和太平洋彼岸的白宮。蔣介石一則以憂,一則以喜,既害怕在金門的軍隊被殲,又希望看到美國被拖入對華戰爭。此時美國因不摸虛實,調動包括6艘航空母艦在內的數百艘戰艦到台灣附近海面,政府和軍方也就是否幫助國民黨保衛金門、馬祖展開爭論。9月4日國務卿杜勒斯發表聲明:“我們已經認識到確保金門、馬祖已經同保衛台灣日益有關”。總統艾森豪威爾後來在回憶錄中卻記述,美國並不打算為金門、馬祖這些島嶼而同新中國作戰,發表這個聲明是“讓共産黨猜不透”,實際是一種戰爭訛詐。

據前蘇聯外長葛羅米柯晚年的回憶錄記載,赫魯曉夫此時也害怕中美發生大戰,特派他于9月初趕到北京了解情況。毛澤東説明瞭炮擊的意圖後,並説明一旦打出事來,中國自己承擔,不拉蘇聯下水。赫魯曉夫得到這一保證,才發表了措辭較強硬的支援中國的聲明。

美國為了對中國實施威脅和試探,于 9月7日出動2艘巡洋艦、5艘驅逐艦到金門海域,為國民黨軍運輸艦護航。在此之前,毛澤東于8月25日的中央會議上便説過:“美國同國民黨訂了共同防禦條約,防禦範圍是否包括金門、馬祖在內,沒有明確規定。美國人是否把這兩個包袱也背上,還得觀察,打炮的主要目的不是要偵察蔣軍的防禦,而是要偵察美國人,考驗美國人的決心。”(吳冷西:《文仗和武仗》)。美國軍艦的出動,正好為這種考驗提供了機會,不過炮擊也要冒與美國開戰的風險。經過一天反覆考慮,毛澤東于9月8日命令福建前線炮兵,待美蔣船隊再接近金門時即開炮轟擊,“只打蔣艦,不打美艦”,美艦開火時沒有命令不許還擊。(《葉飛回憶錄》第660頁,解放軍出版社1989年版)

當時前線有幾百門炮,美蔣船隻又是混合編隊,若有一門炮打偏了就可能擊中美艦。為確保萬無一失,前線指揮員向各炮群一再重申了毛澤東的命令,並在戰術技術上做了具體部署。9月8日美蔣混合編隊再次接近金門時,解放軍以43個炮兵營組成的炮群開火,當即擊沉國民黨軍登陸艦“美樂”號。出乎前線指揮員意料的是,美國軍艦一炮未發即急忙退出戰場。9月11日,4艘美國軍艦再次掩護國民黨軍運輸艦隊向金門駛來,周恩來親自佈置了打擊方案,國民黨軍運輸艦一遭打擊就急忙向外海逃走,美艦也退向外海並一炮未發。

對美蔣混合編隊的兩次炮擊,使中共中央摸清了美國的戰略意圖和美臺《共同防禦條約》的底盤,認識到美國是在確保其既得利益的前提下對社會主義國家在戰略上取守勢。同時毛澤東還認為美國在金門、馬祖問題上實行的是脫身政策。摸清了美國的戰略底盤,使中共中央能夠放心地大幅度裁減軍隊,國防經費在國家財政開支中的比例也降至10%左右。

9月中旬以後,由於解放軍持續猛烈炮擊,國民黨軍不敢再以船隊直駛金門,而以艦船停泊外海,用水陸輸送車分散向島上運輸,同時加強空投。由於解放軍炮兵對海面目標提高了射擊精度,水陸輸送車損失很多,運輸機飛臨金門時又遭解放空軍和高射炮打擊,運輸量達不到島上最低需求量的一半。美國則公開表示只肯“防衛”台灣,要求蔣介石從金門撤軍。

當時從台灣海峽的複雜情況特別是中美之間、美蔣之間、國共之間的關係考慮,毛澤東認為奪取金門在軍事上已不需要費很大力氣,但是若不能同時解決台灣問題,日後開展對臺工作會更困難。國民黨當局失去金門、馬祖這兩個在大陸沿海最後的象徵性據點,美國製造“兩個中國”或“台獨“將更方便。在10月3日至4日的中央政治局會議上,毛澤東指出:偵察任務已經完成,問題是下一步棋怎麼走。對於杜勒斯的政策,我們同蔣介石有共同點:都反對兩個中國,他自然堅持他是正統,我是匪;都不會放棄使用武力。毛澤東又説:可以設想,讓金、馬留在蔣介石手裏如何?這樣做的好處是金、馬離大陸很近,我們可以通過這裡同國民黨保持接觸,什麼時候需要就什麼時候打炮,什麼時候需要緊張一點就把絞索拉緊一點,什麼時候需要緩和一下就把絞索放鬆一下,不死不活地吊在那裏,可以作為對付美國人的一個手段。(吳冷西:《文仗和武仗》)。

根據這一戰略設想,10月5日中共中央向黨內發出了《關於金門、馬祖等沿海島嶼軍事鬥爭的指示》,指出:“把解放金馬和解放台灣統一來解決的長遠利益比較起來,則不如把金馬暫緩解放仍由蔣軍佔領似乎較為有利。”福建前線從10月6日起停止炮擊,中共軍委也確定了“打而不登、封而不死”的決策,準備在將來有利情況下實行對臺、澎、金、馬“一鍋端”的政策,不首先奪取金門。解放軍對金門島一個多月的火力封鎖,從同日起予以解除。

為爭取蔣介石抵制美國,採取“單打雙停”

1958年10月6日解放軍暫停炮擊金門後,美國政府聲明表示“歡迎”,卻又提出“永久停火”和各方都在台灣海峽“放棄使用武力”的要求。當時美軍留駐台灣海峽,台灣當局仍又拒絕和談,中國政府若承諾放棄在臺海使用武力,就等於承認台灣海峽兩岸分離的事實。

10月21日,美國國務卿杜勒斯到達台灣同蔣介石會談,在會談中要求蔣介石從金門、馬祖撤軍,並放棄虛幻的“反攻大陸”的旗號。當時美國的意圖是先使大陸與台灣徹底分離,在國際上製造“共産黨中國”和“自由中國”這“兩個中國”並存,下一步隱含的目標便是製造“台灣獨立”。蔣介石很清楚美國的用意,氣憤地表示:在我活著的時候不會撤軍。當時蔣介石雖狂妄地以正統自居,卻堅持不放棄“一個中國”的立場。

蔣、杜會談經過一番爭吵,最後雙方勉強達成某些妥協。美國許諾增加對臺援助,國民黨政府在美國壓力下宣佈“反攻大陸”依靠三民主義,而“不憑藉武力”,並減少在金、馬的駐軍。在這種形勢下,中共中央、毛澤東更強調留下金門、馬祖不打,同時絕不接受“不使用武力”的要求。

根據既要爭取國民黨當局,促進祖國和平統一,又要繼續保持戰爭狀態的要求,毛澤東最後確定採取一種象徵性戰爭安排。10月25日,由毛澤東起草、以彭德懷名義發表的《告台灣同胞書》宣佈:“我們兩黨間的事情很好辦。我已命令福建前線,逢雙日不打金門的飛機場、料羅灣的碼頭、海灘和船隻,大金門、小金門、大擔、二擔大小島嶼上的軍民同胞都得到充分的供應,包括糧食、蔬菜、食油、燃料和軍事裝備在內,以利你們長期固守。如有不足,只要你們開口,我們可以供應,化敵為友,此其時矣。”(《人民日報》1958年10月26日)希望自己包圍的對手能長期固守,已屬罕見;願意向敵方提供補給品,更屬中外戰爭史上的奇聞。

毛澤東起草的這篇文告,規定了雙日對金門“四不打”,即不打飛機場、碼頭、海灘和船隻。六天之後即10月31日,中央軍委又進一步發展了“四不打”的方針,決定:“今後逢雙日對任何目標一律不打炮,使國民黨軍人員能走出工事自由活動,曬曬太陽,以利其長期固守;逢單日略為打一點炮,炮彈一般不超過200發。”從此,中央軍委正式確定了“雙日不打單日打”的新方針。

對金門“單打雙停”的炮擊,被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稱為是“滑稽歌劇式的戰爭”。這種使世界輿論都感到驚訝的奇特炮擊,已經完全是政治性的戰爭:單日打,表示中國內戰仍然存在;雙日停,讓國民黨軍固守金門,是將美蔣拖住,並對台灣軍民表示中國共産黨和平解決台灣問題的誠意。

實行“雙停單打”方針後,從1959年1月起金門地區象徵性的炮擊又持續了20年之久。其方式由雙日不打發展到春節、國慶等節日不打,中央軍委以後又要求打炮時儘量不打死人,炮彈均打到海灘無人地帶。國民黨軍事實上也接受了這種象徵性戰爭的安排,在單日偶而發炮還擊。在隆隆炮聲中,雙方長期無一傷亡,這也形成了海峽兩岸一種特殊的對話。從1959年起,國民黨軍攔截大陸商船和派戰鬥機進入大陸的行動也都停止(派遣偵察機的活動仍在進行)。1961年我國經濟嚴重困難,出於對外緩和的需要,同年12月中央軍委通知福建前線停止實彈射擊,只打宣傳彈。隨後國民黨軍基本也照此辦理。

1958年炮擊金門的鬥爭,既是對台灣國民黨當局的一種懲罰和施壓,又是打擊美國分裂我國領土、製造“兩個中國”陰謀的行動。中共中央、毛澤東指導東南沿海鬥爭時,採取了政治、軍事、外交、宣傳等多方面的鬥爭形式,鬥爭策略也時有變化,但是其根本目標卻是不變的。這一基本目標就是,驅逐美國的軍事力量出中國領土,促進祖國早日實現統一。在炮擊過程中,中共中央、毛澤東既以武力顯示了維護祖國統一的決心,又始終採取了一系列謹慎的措施。這種一切從實際出發,將原則性與靈活性相結合的鬥爭藝術,使台灣海峽的戰事達成了事實上的平息,對於後來的中美和解和海峽兩岸改善關係奠定了重要的基礎。炮擊金門時的指導思想和鬥爭藝術,對今天的人們也有著重要的啟示。

福建民兵用氣球向金門飄送宣傳品

向馬祖廣播的高音喇叭

民兵運送炮彈到炮擊金門前線

1959年向金門島和台灣省施放標語筏和宣傳風箏

人民解放軍炮兵某部在炮擊金門前表決心

我海軍航空兵轟—5飛機


 
   
列印本頁
好友推薦
發表觀點
相關文章
   
 
版權所有 學習時報社 電子郵件: xxsb@263.net 電話: 86-10-62805131
地址:北京市海澱區大有莊100號 技術支援: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未經書面授權禁止複製或建立鏡像(2004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