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國家大局 思想理論 市場經濟 民主法制 學術思潮 科學技術 中外歷史 幹部教育
當代世界 參考文摘 社會觀察 黨的建設 文化教育 軍事國防 文學藝術 特別專題
 
  崇敬和回報 窮人的美德 李昌平  
 

假如你在中國城市和發達地區,你應該記住:窮人的美德,保障了我們的富有。我們的富有在某種意義上也許是建立在他人的貧困之上的。看看貧窮而富有的雲南吧。請與我同行! ——李昌平  

——扶貧日記(一)

三個月前,我成為了香港樂施會中國西南扶貧發展團隊的一員,有機會接觸許許多多“貧困”的人群,寫了一些日記。錄扶貧日記中的幾段獻給一直掛念我的人們。

財富觀與發展觀之間的矛盾

在雲南祿勸苗族自治縣的半坡苗族山寨,張蘭芬家裏養著28隻羊、10頭牛和6頭豬。養豬幹什麼?最主要的是殺年豬,她家5個人,過年時要殺3頭肥豬。在苗寨,誰家過年殺的肥豬多,誰家最有錢。養羊養牛幹什麼呢?苗寨的人們讓你猜,你會認為養羊養牛是為了賣錢。你很難想到苗人養羊養牛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積肥,因為苗人都住在高山(2600米)頂上,商品肥難以上山,加之嚴重缺水,有機肥是改善土壤結構、培肥地力的必需品,有機肥的多少決定他們糧食産量的多少,所以,有機肥對苗人來説有著特殊的意義。只有家裏需要購置大件或有大筆的急用時,苗人才出賣牛羊。在苗人看來,牛羊數量的多少,代表家庭財富的多少,你家裏牛羊多、地裏産的糧食多才算真正的富有。地裏産出的糧食少,兜裏錢再多也不算真正的富有。苗人的財富觀念強調了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

當過兵的張志勇是苗寨的一個另類,他家裏只養了8頭豬,沒有養牛羊。張志勇説以前是養了牛羊的,但老婆生産時大出血,家裏的牛羊和值錢的東西全賣光了。張志勇去年靠樂施會的小額貸款1000元(樂施會的小額貸款最高限額為1000元),養了8頭良種豬,上了些飼料,半年就出欄(當地一般一年多出欄),一年就賺了一棟新房子。張志勇説,今年的8頭豬可以賺4000元,年底將再蓋一棟新房。張志勇是寨子裏最窮的人,因為他家沒有牛羊,不殺年豬,但張説不打算養牛羊,因為養豬省事且來錢快。張志勇説要是有10000元做本錢,他一年要養100頭豬,一年能賺幾萬元。張志勇認為種地不來錢,地裏産多少糧食並不重要,主要的是兜裏有錢。當了幾年兵的張志勇儘管現在兜裏的錢並不多,但他説將來兜裏的錢肯定會比寨子裏的其他人多。如果寨子裏的其他人都接受了張志勇的觀念,也許生態脆弱的苗寨會長不出糧食,糧食沒有了,張志勇養豬發財夢也許就破滅了。

苗寨傳統的財富觀也許是“落後的”,會被淘汰,但這種傳統的觀念也許是正確的;張志勇的財富觀也許是“先進的”,會逐漸成為苗寨的主流,但這種觀念也許是錯誤的。社會就是這樣在發展,苗寨是一個縮影。

扶貧不僅僅是給錢

在雲南劍川縣象圖鄉3000米高山的白族大滿山紅山寨,我們步行了30里山路才到達這個高寒山寨。2000年,李海玉家得到了樂施會建立的社區發展基金的2000元的母畜貸款,她家的羊從無到有,今年有了12隻,到明年至少可以發展到18隻;牛從1頭髮展到今年的6頭,到明年至少9頭;馬從無到有,今年有了4匹,到明年至少可以發展到6匹;去年養了1頭母豬,幾年産了6個豬仔。這個只有204人的白族山寨,現有牛馬各300多頭(匹),羊1800多只,家家戶戶用上了電、自來水,還建起了學校、衛生室、獸醫站,為了把農産品運出山寨,寨子裏還組建了馬幫。每每聽到大滿山紅的馬幫叮叮咚的鈴聲,昔日的“茶馬古道”仿佛就在眼前浮現。寨子裏的80多歲的趙大爺説,要不是有樂施會的母畜貸款,我這一輩子怎麼也不敢想像“牛羊滿圈、綠色漫坡、清泉上山、電影到家(電視)”的美好生活。在一個海拔3000米,毛主席幹部一年也只去一兩次的深山裏,戶平均2000元的母畜貸款,竟然能産生如此大的作用,要不是親歷其間,我怎麼也難以相信。

在樂施會社區發展基金的母畜貸款之前,當地政府也搞過小額信貸的扶貧項目,但不僅經濟沒有發展起來,連本錢都沒有了。我問當地村民,為什麼政府的小額信貸就沒有社區發展基金好呢?村民回答説社區發展基金是他們自己管理的,什麼時候貸款,什麼時候還款,貸款幹什麼,不還款怎麼辦,利息定多高,都是村民討論決定的。社區發展基金的利息比政府的小額貸款的利息低好幾倍,貸款還款不需要托關係,既方便又透明,利息收入還用於村裏的公益事業。村裏有一個大家選舉産生的社區發展委員會,每到還款的日子(一次貸款,分四次還清),發展委員會就將村民都集中起來還款,討論利息的用途,決定發展的大計,還款的日子寨子裏就像過節一樣。

在瀾滄江邊雪林鄉的拉祜族寨子,一個來自四川大山裏貧困人家的名叫胡光輝的小夥子,在完成當地學校的工程後留了下來,小夥子愛上了寨子裏美麗的山水和善良的拉祜族姑娘鮑小妹。胡光輝把拉祜族又低又黑的竹木房改造成了又明又亮磚瓦房;用四川的省柴灶代替了在堂屋中生火做飯的習慣;引進了四川雜交水稻生産技術,糧食的産量由畝産200多斤提高到1000多斤;過去養豬要一年多才能出欄,小胡養豬只要半年就可以出欄了……。雪林的拉祜族寨子娶了胡光輝一個窮光蛋女婿,可寨子裏的人説他們娶的不僅僅是一個女婿,娶來的是財富,小胡改變了一個寨子窮困的面貌。在一般的人看來,窮就是沒有錢,扶貧就是給錢。我所看到的由上海對口幫扶的一個佤族寨子,投入了不下500萬元,雖然村民都住上了新房子,但他們中有人依然沒有飽飯吃,依然沒錢花,依然家徒四壁。人和人的智慧是能轉化為無窮無盡的財富的,就脫貧而言人和人的智慧也許比金錢寶貴得多。但現實中,胡光輝到拉祜族寨子落戶的事小到足以讓人忽略不計,而上海給一個寨子捐款500萬元,足以讓一個縣的四大家領導、所有的媒體、所有受惠的人興奮不已。


 
   
列印本頁
好友推薦
發表觀點
相關文章
   
 
版權所有 學習時報社 電子郵件: xxsb@263.net 電話: 86-10-62805131
地址:北京市海澱區大有莊100號 技術支援: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未經書面授權禁止複製或建立鏡像(2004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