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國家大局 思想理論 市場經濟 民主法制 學術思潮 科學技術 中外歷史 幹部教育
當代世界 參考文摘 社會觀察 黨的建設 文化教育 軍事國防 文學藝術 社會綜合
 
  俄經濟整體好轉  
 

□景桂蘭 鄭純雄

俄羅斯經貿部新聞發言人于2003年12月18日對外宣佈:根據1—11月的統計,俄去年國內總産值增長了6.7 %,是普京任總統後連續第四年的增長。2000年是俄獨立後經濟發展最有成效的一年,GDP增長了8.3 %;2001年增速放緩,增長了5.4 %;2002年—4.3 %。據有關專家分析,由於國內多年改革的積累效應和伊拉克戰爭促使國際石油價格上漲等因素,2003年經濟不僅沒有出現人們曾經預言全面更新設備引起的週期性危機,而且扭轉了前兩年增速放緩的局面,實際增長要超過7 %。綜合看,宏觀經濟環境和微觀經濟效益比前兩年有明顯好轉。主要體現在:

宏觀經濟環境持續變好,國際信用評級升高。一方面,政府降低增值稅、銷售稅、刺激民間投資、有效使用土地等穩定經濟、改善投資環境、扶持出口、鼓勵企業向高技術産業、加工業及服務領域投資的一系列政策和法律措施取得積極效果。除了石油、天然氣等能源工業仍是主要增長動力外,其他産業也逐漸成為經濟增長源。從2003年年初以來,就出現了投資、生産和消費需求這三駕馬車共同拉動經濟增長的趨勢。2003年俄國內固定資本投資增長12%,比上年高出一倍;機器製造和冶金工業增長了7.5 %。另一方面,俄總統和政府注重改善居民生活品質,不斷提高最低生活保障線;並鼓勵企業提高勞動工資,以增強民眾的實際購買力,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因素之一。本國的私人農場和畜牧業生産也呈增長態勢;消費需求比上年同期增長8—9 %。食品工業增長4.1%。此外,2003年6月,央行對商業銀行的貼現率從18%下調到16%,幫助企業降低貸款成本,追加生産投資,使大中企業盈虧相抵後利潤率累計增長達到82.4 %。總之,經濟運作總體效率明顯好轉。2003年10月8日,國際信用評級機構穆迪公司將俄的信用等級一次性調高兩級,即由“適於投資”調高到 “具有投資吸引力”級。俄副總理兼財長庫德林認為,這是國際社會對俄經濟改革成就的“重獎”,它對今後社會經濟發展意義重大。

外貿增長強勁,外匯儲備大增。2003年初,俄政府為確保本年度經濟持續發展和財政收入的增加,採取了一系列有效舉措,其中包括在5月通過《2020年前能源戰略計劃》,堅持大幅增加能源生産和出口,加大與美國、歐洲、亞洲國家及能源公司的合資開發,加強石油天然氣輸送基礎設施,改建和新建了一批輸送管道,緩解了運輸能力落後於開採能力的不利局面,使油氣出口收入大大增加。此外,還通過稅收調節改變出口産品結構,增加技術産品出口比例等措施,使前8個月的外貿額比上年同期增長24.5%,達到1188億美元,其中出口為838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6.2%。到12月20日黃金外匯儲備達到718億美元,比年初增加200多億美元,創下俄聯邦獨立後13年來央行儲備的最好記錄。

治理通貨膨脹取得成效,盧布升值、金融市場活躍。俄羅斯經貿部副部長阿·德沃爾科維奇12月18日在新聞發佈會上説 :“2003年1-11月份的通貨膨脹率為10.8%,可以完成年通貨膨脹率控制在12%以內的目標,而去年的預期目標為14%以內,實際達到15.1%”。另據塔斯社報道,截止12月25日,盧布兌美元的比價達到29.75比1,比年初提高約3盧布,對美元匯率擺脫了幾年來不斷貶值的威脅,這有助於降低通脹率、緩解還債壓力、擺脫經濟“美元化”的風險、增強居民儲蓄本幣的信心。資本市場股指持續向好,10月7日,交易所綜合指數衝破600點大關,在609.80點收盤,創下1997年以來的歷史新高。

外資增長比較快,外逃資金開始回流。2003年俄羅斯把繼續改善投資環境,吸引更多外資和減少本國資本外流,作為經濟全面好轉的重要措施之一。據有關統計,2003年實際引進外資127億美元,比2002年增長1倍,創造了俄吸引外資的新紀錄。同時,俄外逃資金也由上年的82億美元減少到2003年的60億美元。相當一部分外逃資金開始回流。

稅收狀況不斷改善,連續第四年保持了令人心安的財政無赤字狀態。隨著稅制改革、稅率降低、生産利潤和綜合出口的增大,俄聯邦的資産凈值估價增加了兩倍,中央和地方國庫稅收也相應增加,2003年聯邦財政連續第四年實現盈餘,達到1580億盧布,不僅償還了國內一些久拖未決的工資、退休金、津貼等欠款;還及時償還了當年到期的蘇聯時期所欠外債147億美元,還債速度比約定計劃快。

居民收入穩步增加,生活水準有了大幅度提高。據有關資料顯示:最近四年,居民的工資、津貼、退休金收入每年提高15-20%;居民的實際貨幣收入增長近3倍;每人平均GDP已突破2000美元;儲蓄總額已超過900億美元;居民支付正常消費的能力大大提高,即使在中小城市,人們都感覺到中産階級的迅速成長;全國每人平均現金收入達到5202盧布(合170美元),恢復到了1998年金融危機前的水準。由於生活水準有了大幅度提高,人口出生率由負開始轉為正;官方公佈的失業率下降2%左右;還為獨聯體國家的幾百萬勞動力提供了就業崗位。

懲治經濟寡頭,維護了經濟秩序。在葉利欽時期靠精於權術、巧取豪奪國有財産而崛起的各類寡頭,不僅控制俄經濟命脈,而且鑽入政權高層耀武揚威,致使經濟秩序混亂失控、貪污腐敗盛行、各種社會矛盾錯綜扭曲,群眾怨聲載道。有分析家認為:這種狀況即官僚寡頭和社會民眾之間的矛盾甚至比過去那種資本與勞動之間的矛盾還要尖銳。面對此況,普京責成有關方面對官僚寡頭進行依法查處。其中包括了曾爬上國家最高權力機關、成為葉利欽“班子成員”、任職國家安全委員會副秘書長、盜竊了上億美元國有資産的俄國頭號寡頭—別列佐夫斯基,“積累”了數十億美元資産的媒體大亨——古辛斯基和尤科斯石油公司總裁——霍多爾科夫斯基。俄檢察機關指控霍氏涉嫌侵吞國家五十億美元鉅額財産、偷稅漏稅等7項罪名。俄輿論認為,依法制裁霍氏儘管引起了國際上一些利益當事人的指手劃腳,但在俄國本土內,僅僅在經濟上至少有兩大理由:一是削弱寡頭對戰略資源的控制,促進國內市場公平交易秩序的形成。以霍氏為代表的12家寡頭勢力控制著俄能源、金融等主要經濟命脈的60%,使國家在能源領域的改革政策往往要受制于他們,而且,寡頭們從個人貪慾出發,與國外公司簽訂石油開採、出口和管道建設等協議,嚴重妨礙國內市場上的公平競爭。二是防範美國大公司操縱俄能源。霍氏自己希望進入世界巨富行列,準備把尤科斯公司40%的股份出售給合作夥伴美埃克森——美孚公司,以便完成變現企圖,在俄引起強烈反響。一批以石油專家洛帕特尼科夫為代表的俄學者一致認為,霍氏出售的不光是石油股權,實質是俄能源主權。因此,對這些寡頭繩之以法,不僅能部分地平息民憤,維護正常的經濟秩序,同時又是一場石油主權的保衛戰。


 
   
列印本頁
Email This Page
相關文章
   
 
版權所有  學習時報社  電子郵件: xxsb@263.net  電話: 86-10-62805131
地址:北京市海澱區大有莊100號 技術支援: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未經書面授權禁止複製或建立鏡像(2004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