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國家大局 思想理論 市場經濟 民主法制 學術思潮 科學技術 中外歷史 幹部教育
當代世界 參考文摘 社會觀察 黨的建設 文化教育 軍事國防 文學藝術 特別專題
 
  中國的對外援助促進世界和諧 李榮民  
 

中國領導人多次在不同的國際場合闡述了構建“和諧世界”,堅持和平發展道路的主張和思想。“和諧世界”這一重要理念根植于中國五千年的文化基礎之上,體現了中華民族在對外交往中愛好和平、講信修睦、協和萬邦的文化傳統。“和諧世界”的構想將中國近年來在國際上所倡導的新秩序觀、新安全觀、新發展觀、新文明觀等有機聯繫在一起,構成了我國對外工作的新理念。它表明中國和平發展給世界帶來的是機遇,而不是威脅。

構建“和諧世界”最主要途徑:一是透過走多邊主義道路來謀求安全,以實現共同安全;二是透過走互利合作的道路來謀求發展,以實現共同繁榮;三是透過走相互包容的道路來謀求多種文明的和睦相處,以共建和諧世界。“和諧世界”涵蓋了中國對外工作的方方面面。對外援助是中國經濟外交工作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與構建“和諧世界”密不可分。

早在1964年1月,周恩來總理訪問亞非14國時就提出了“中國對外援助八項原則”。其基本精神是:平等互利,不干涉內政;切實幫助受援國自力更生;力求使受援國真正受益;儘量減輕受援國的負擔;嚴格履行承擔的義務。援外八項原則闡明瞭中國對外援助的性質、宗旨,也是中國對外政策在援外工作中的具體體現。援外八項原則不僅在過去成功地指導了中國的對外援助工作,而且在今天仍具有現實指導意義。

構建“和諧世界”,需要中國努力擴大與各國的共同利益,並在此基礎上發展合作,以合作謀和平、保安全、促發展,實現互利共贏。黨的十六大以來,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面對國內外新形勢,對下一步援外工作提出了明確的要求:要提高外援工作水準;要堅持量力而行,盡力而為;要搞好每一個合作項目,使受援國真正受益;要注重實效,為外交大局服務。例如,2005年9月,胡錦濤主席在聯大宣佈了中國政府加強對發展中國家援助五項新舉措;2003年12月,溫家寶總理在第二屆中非合作論壇上提出三年為非洲培訓一萬名各類人才;近年來中國相繼對剛果(金)等國派出維和部隊和醫療隊,向阿爾及利亞派出緊急救援工作隊,向印度洋海嘯國家、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亞地震災區提供大量緊急人道主義援助等實際行動,都表明瞭中國進一步實實在在地幫助和支援發展中國家的發展。

50多年來,中國盡最大努力對其他發展中國家提供援助,發展中國家也給予中國許多寶貴的支援,促進了共同發展。截至目前中國已向160個國家和區域組織提供了援助,其中包括接受過一次性或少量援助的40個國家和區域組織,援助項目達2000多個,為發展中國家培訓了1.8萬餘名管理和技術人才,減免了一部分發展中國家對華債務,其總額逾160億元人民幣。對外援助方式從初期單一的無償援助發展為當前的無償援助、無息貸款、優惠貸款、混合貸款、合資合作等多種方式。援助內容從物資援助擴展到成套項目、投資合作項目、一般物資、現匯援助、技術合作、人員培訓和派遣志願者等多個領域。中國力所能及地提供無私的援助,受到了廣大發展中國家的歡迎和稱讚。對外援助取得了顯著的成果:一是通過援助項目建設,幫助了發展中國家不斷增強自主能力,樹立了良好的國際形象;二是培養了大批對華友好力量,成為推動雙邊關係發展的積極因素;三是增進了與發展中國家的信任和友誼,有力地促進了對外工作,維護了國家利益;四是在幫助發展中國家解決了一些實際困難的同時,也帶動了與發展中國家多種形式的經濟技術合作,搭建了發展雙方經貿關係的廣闊舞臺。

簡要回顧新中國成立以來對外援助的歷史及所取得的成就,可以清晰地看出,中國對外援助有以下幾個特點:第一,平等相待,維護共同利益;第二,盡力而為,不附帶任何政治條件;第三,互利共贏,謀求共同發展。這些特點是我們過去工作經驗的總結,也是中國對外援助的基本精神和原則。正因為堅持了這些基本精神和原則,中國的對外援助展示了中國和平、發展、合作、包容的國際形象,用實際行動促進著世界的和諧。


 
   
列印本頁
好友推薦
發表觀點
相關文章
   
 
版權所有 學習時報社 電子郵件: xxsb@263.net 電話: 86-10-62805131
地址:北京市海澱區大有莊100號 技術支援: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未經書面授權禁止複製或建立鏡像(2004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