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國家大局 思想理論 市場經濟 民主法制 學術思潮 科學技術 中外歷史 幹部教育
當代世界 參考文摘 社會觀察 黨的建設 文化教育 軍事國防 文學藝術 特別專題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與“罰” 李正榮  
 

□李正榮

19世紀的俄國,民主運動,激蕩起伏,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思想十分複雜。他早年接近民主主義革命陣營,60、70年代又受某些主張不要用暴力革命方式解決俄國社會問題的保守思想和俄國宗教思想影響。但是,他始終堅持人道主義,堅持批判俄國社會的不公,揭露俄國社會的黑暗,堅持揭發俄國廣大民眾的深度苦難,堅持表現俄國社會階級之間的尖銳矛盾。這種思想上的複雜性和矛盾性是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的特徵,他作品中的各種矛盾思想經常處於激烈辯論的“對話”狀態。

《罪與罰》是陀思妥耶夫斯基主要代表作。

應該説這是俄國批判現實主義的最優秀作品之一,但是,它對人性深層的痛切揭示又使它成為後來的現代派作家學習的經典。小説的情節緊緊圍繞著主人公拉斯科爾尼科夫貧困—殺人—懲罰這一線索而展開,不過,“罪”在整個小説中僅佔七分之一,可見作家不只是講述一個恐怖故事,而且要揭示更深刻的思想。

首先《罪與罰》揭示了19世紀中期俄國可怕的社會貧困、巨大的貧富懸殊和不公平的社會給無辜的貧民造成的無出路狀態,這種可怕的社會生活是造成富人貪婪、窮人墮落、優秀青年鋌而走險等等社會罪惡的根本原因;其次,小説通過主人公成功地逃避了法院偵訊的情節揭示了社會懲罰的無力,現實的司法制度無助於解決社會矛盾和社會罪惡;再次,主人公從自覺殺人到精神崩潰表現了超人理論的破産,這是作家對當時的極端個人主義的批判。以上三點是這部現實主義作品的深刻之處。另一方面,小説在探討罪與罰的問題上提出道德懲罰的方案,試圖為危機四伏的世界找到一條道德懺悔的解救道路,希望喚醒良知洗滌罪惡,作家以此同當時整個歐洲興起的革命思潮進行爭論。這既表現了作家的思想局限,又體現了俄羅斯文學的人道主義優秀傳統。

這部小説的標題是《罪與罰》,那麼,什麼是“罪”,什麼是“罰”呢?

關於“罪”,作家以相當大篇幅寫“罪”的動機和“罪”的準備。小説一開始就讓主人公拉斯柯爾尼科夫心中懸起“那件事情(殺掉放高利貸的老太太)”的念頭。這個念頭時隱時顯,對罪的膽怯,使他時而打消念頭,但是,自己的貧困生活和觸目皆是的社會不公,被逼的犯罪和冠冕堂皇的犯罪又不斷推動這個動機,一點點鼓舞著拉斯柯爾尼科夫。作家寫主人公作案前的動機發展的一切細枝末節,在文學史上是罕見的。也許是作家自身的貧困經驗和苦役經驗,他對犯罪動機的描寫非常深刻,使讀者十分真切地感受到主人公的情緒壓抑,精神恍惚的心理狀態。在種種動機的推動下,拉斯柯爾尼科夫終於抄起斧子殺死了貪婪無恥盤剝別人的放高利貸的老太太,整整一章,作家細微地描寫殺人的全過程和殺人後的躲藏,這樣的殘酷場面,在文學史上也是罕見的。由於作家以一種純寫實的筆法來寫這個場面,效果格外逼真,格外緊張,甚至會引起某種生理反應,讓人噁心,讓人驚魂難定。這既是現實主義的偉大筆法,又是後來現代主義文學專門刻畫惡的濫觴。

“罪”是全書的開頭,僅佔全書篇幅的一章,從第二章到第六章和尾聲,作家寫的全是“罰”:

一、逃避懲罰。拉斯柯爾尼科夫殺人之後,很快被列為重要嫌疑犯,然而,這個學法律的大學生,一方面把罪證掩蓋得乾乾淨淨,一方面利用反偵察的知識,一次次度過險關,最後,案情突變,另有人自首,承認是此案的元兇。看來拉斯柯爾尼科夫完全可以逃脫罪責。然而,在他的心裏:他明確知道自己是一個罪犯。

二、何為罰。殺人是事實,永遠抹不掉。殺人是不是罪?這是一個問題。拉斯柯爾尼科夫從未間斷思考這個問題,偵訊結束,也沒有停止。擺在他面前只有兩條路:要麼證明殺人是一種對抗不公平社會的合理行動,要麼承認罪惡,接受懲罰。這種思考的折磨比偵察員的盤問要沉重得多。與偵察員週旋,甚至有一種“鬥智”的愉快,而與心靈問題爭論卻讓他精神崩潰。這時,對於拉斯柯爾尼科夫來説,罰已經開始。作家寫他在法律上的成功和在心靈上的折磨,意在指明,罪的罰,不在外部,而在內部。

三、罰是救贖。拉斯柯爾尼科夫內心爭論最緊張的關頭是在書中女主人公新力婭被壞人誣陷的時刻。受盡苦難的新力婭如今又遭遇更大的打擊。在拉斯柯爾尼科夫看來,新力婭更有理由否定社會、否定法律、否定道德、否定良心、否定上帝。如果,新力婭在最後的打擊下,終於放棄了上帝的原則,那麼,他便有了一個佐證,證明自己的殺人是合理的。但是,新力婭在命運不斷打擊下,仍然堅持信念,堅信天理不滅。新力婭的選擇讓拉斯柯爾尼科夫徹底繳械,於是他向新力婭坦白自己的罪行,在新力婭的鼓勵下,在廣場向社會、向人群承認自己的罪行,然後去自首、去服刑。從向新力婭一人認罪,到向廣場上的眾人認罪,拉斯柯爾尼科夫的靈魂終於擺脫煎熬,走向解脫和救贖。接下來的苦役生活,不是“罰”的開始,而是救贖的開始。

拉斯柯爾尼科夫因為極其窮困,鋌而走險,然而良心未泯,所以精神又倍受煎熬。他是19世紀俄國貧困知識分子的典型。既帶有貧困生活而引發的對不公平社會産生的自然的原始的憤怒,又混雜著無政府主義、極端個人主義、平民革命主義的各種社會思潮,既有傳統宗教長期培養的“善”“愛”,又對充滿不平的社會無比仇恨。最後,作家讓這些矛盾在新力婭的“愛”中得以解決,讓主人公重新找到更高層次的上帝,完成了從罪到罰到救贖的全過程。


 
   
列印本頁
好友推薦
發表觀點
相關文章
   
 
版權所有 學習時報社 電子郵件: xxsb@263.net 電話: 86-10-62805131
地址:北京市海澱區大有莊100號 技術支援: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未經書面授權禁止複製或建立鏡像(2004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