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國家大局 思想理論 市場經濟 民主法制 學術思潮 科學技術 中外歷史 幹部教育
當代世界 參考文摘 社會觀察 黨的建設 文化教育 軍事國防 文學藝術 特別專題
 
  入世與好萊塢對中國電影的影響 周星  
 

——百年中國電影與面向開放世界之一

中國電影由於加入世貿組織(WTO)已經發生變化,並且WTO會持續産生影響,一個必須捅破的事實,就是入世其實就是和好萊塢發生直接面對的關係,並且這一關係影響深遠。探究影響首先需要分析相互之間的關係。中國電影和好萊塢的關係可以簡單看成三個階段:前期、直接面對期和後WTO時期。

1、中國電影在前WTO時期就是主觀應對好萊塢威脅的時期,這時西方電影的威脅就是好萊塢電影的威脅,歐洲電影與中國電影則形同手足,有著一樣的命運並被視為同道。

2、入世之後的適應WTO時期,則是在壓力下的自我調試,直接面對壓力並一定程度上找到了從抗拒到協調的産業摸索之路,仇視開始變成一定程度的互相撫慰,敵手概念開始模糊,歐洲電影親近感漸失,取而代之的是對南韓電影的關注和借鑒,在必要保護下的自身發展取代了畏懼。

3、現在才進入真正的後WTO時期,實際上的威脅變成潛在的前景,可能的聯合和屈就轉變為危險。

在這裡,好萊塢的陰雲始終與壓力相伴隨,我們的對應對象一刻也沒有離開好萊塢。但顯然,關係的變化是微妙的。從抗拒性的“狼來了”的警覺、後來一定程度的釋然心態、到現在將實際遇到的內在對抗,關鍵的核心不在好萊塢,而在我們自己。所以,研究我們的電影發展變化才是最為迫切的。

我們著重分析進入WTO的適應時期和已經開始的後WTO時期中國電影的發展狀況,以此觀察全球化時代電影文化的交融優勢與同一危險。這裡重點探討WTO對於中國電影改變的影響。

應當承認,入世對於中國電影實際作用是行業觸動與生存改造並重的。回顧入世,中國電影發生的生態環境變化是明顯的,由此也帶來顯見的得與失,總結近5年中國電影的經驗,可以看到:入世改變了中國電影的基本生存方式,儘管在入世以前,中國電影已經開始走入市場競爭的生存環境中,但入世既加速了這一速度,又造就了從樹立市場觀念到實施産業建設的認識,中國電影的整個形象大大改變。

我們已經看到目前的中國電影談論話題和實踐要求完全不同於以往:入世之前在驚恐“狼來了”的議論中恐懼民族性喪失和全球化籠罩,一度成為熱門話語;幾年後回頭看不免似乎感到多慮,而現在則自然置身於國際比照中,並不遺餘力地實行中外合拍、內地香港連手製作等舉措,電影的生存環境,已經由議論入世的是非而變成參與著是非。看看近年的顯著狀況:電影行業熱衷於産業建樹,創作者追求著外資的高額投入,製片都信奉國外發行和國內高端宣傳,政府主管機構也決定評獎不能沒有市場的檢驗,百姓持續不斷接受著大片的宣傳而繼續著不看時期待看後罵娘的遊戲;而非常醒目的狀態是,藝術創作一如既往地無力而浮躁。無論如何,人們其實已經接受著國際融合的背景,默認著産業法則的作用。入世後的中國電影比想像更為迅速地適應著入世法則。因此,中國電影的生存之路已經確立在市場淘洗的路徑中而難以逆轉。

必須承認,入世推動著電影靠近世界潮流,而産業的表面指標也的確呼應著進步,我們已經看到從2003、2004年到2005年中國電影産業指標的躍進:産量為140部、212部到260部;國內票房從10億、15億到20億;年度電影全部收入從22億、36億到48億;不能不説入世後推動的政策和機制對於産業發展確實具有促進意義。但實際上,真正意義上的“産業”還只是在簡單的産量指標上顯現,牽連産業鏈和外向的産業認可上卻還不具規模(美國電影的國內票房遠低於國際收入,它的後産品形態的成熟是我們不可以比擬的)。

於是,入世後的中國電影的形象也自然發生著變化。顯然容易看到的事實包括:

A、電影市場意識從裏到外的影像體現,幾年間已經使人們從被迫到默認市場要求,數據指標的概念逐步代替了簡單社會價值的評判,市場收益客觀性指標成為基本共識,電影的商業價值由此被接受。

B、藝術觀念本土特色被遮蔽,隨著市場商業價值的提高,本土藝術特色的消融和減弱已經很明顯。

C、靠攏西方式的大片成新寵,隨著時間推移和市場商業價值的認可,中國電影的大片呼聲在實踐中成為現實,《英雄》、《十面埋伏》、《天下無賊》、《無極》以及港臺大製作的積累數量與資金數量都不斷推進。大片增多和小片難有放映、中等投資市場回收尷尬等狀況同樣呈現。

D、內地港臺合拍、中外合拍日漸增多,無論是有效互補還是更多的簡單組合,無論以港資為主大陸演員少量參與(為了成為大陸影片)還是以大陸為主港臺個別明星點綴,其商業和市場為目標的合拍意識是顯然的。

E、多樣形態電影參差出現。幾年來中國電影多樣形態的參差出現顯示了開放而蕪雜的姿態,先鋒電影和傳統形態電影與商業大片交織,使中國電影開始顯示探索形態。

F、而最為明顯的是喧鬧、娛樂成為主導,藝術電影幾乎沒有市場的位置。娛樂的商業要求是時代背景使然,衝擊的是藝術觀念和藝術品質。這裡不做簡單的價值判斷,但如果説成功的是市場意識和産業成果,那麼,得失互見的就是藝術生産和藝術品質。而似乎在電影産業確立後,現在開始需要考慮藝術對於産業持續遞進的意義了。


 
   
列印本頁
好友推薦
發表觀點
相關文章
   
 
版權所有 學習時報社 電子郵件: xxsb@263.net 電話: 86-10-62805131
地址:北京市海澱區大有莊100號 技術支援: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未經書面授權禁止複製或建立鏡像(2004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