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國家大局 思想理論 市場經濟 民主法制 學術思潮 科學技術 中外歷史 幹部教育
當代世界 參考文摘 社會觀察 黨的建設 文化教育 軍事國防 文學藝術 特別專題
 
  阻礙科技自主創新的體制因素 楊文志  
 

推動科技自主創新,關鍵在體制和機制。目前,我國科技體制改革取得較大成績,但仍然還有一些影響我國科技自主創新的體制性障礙值得關注。

科技評價背後的學術浮躁

在改革開放初期,我國科技評價制度對於提高全社會尊重知識、尊重人才,提高科技人員的社會地位起到極大作用,但這種評價制度暴露出來的弊端也越來越明顯。目前科技界的學術浮躁不能説與我國現行的一系列科技評價制度無關。

縱觀世界各國,沒有哪個國家有我國這樣類型多、頻次高的科技評價活動。這種活動大多涉及到各級政府、管理部門、研究院所、高等院校、企業,甚至數以千萬計的科技人員。在評獎、評估、評比、評定、考核、驗收、鑒定等牽動下,各研究院所、高等院校與企業會動員組織大量人力去填寫申報材料,開具效益證明,檢索被SCI/EI收錄的論文,成噸成捆的申報材料被報送至評價單位。組織這些活動的單位又花大量人力、財力、物力去評價,召開評審會,公示評審結果,召開獎勵表彰會,發獎金。而科技人員所在單位把對科技人員的一切考核,都與這些評價掛鉤,如提級、升工資、升職稱、推薦院士、分住房,各種各樣的榮譽和待遇都源於此。

由於科技評價攸關研究院所、高等院校、企業,以及科技人員的聲譽甚至生死存亡,為此,一些單位就會派人四處打探、攻關、拉關係、走後門、請吃喝、送財物。一些被評價的單位不得不把評價指標分解下達到基層單位或每一位科技人員。研究人員為完成這些指標,被逼得不能靜下心來從事研究,被逼得浮躁起來,甚至有的人弄虛作假。由於評價的相互關聯性,今天你評我,明天我評你,敢直言的專家越來越少,導致虛假的評價結果越來越多。更有甚者,近年來有的人成了獲獎專業戶,每年都有成果鑒定驗收,每年都能夠獲大獎。這些人擅長“易容術”,把原來的成果改改名稱、修飾與包裝、動點小手術或者全然不動,就堂而皇之請來專家進行鑒定驗收。

據全國政協教科文衛體委員會辦公室、科技部發展計劃司和國家科技評估中心等支援的一項調查,近18%的全國政協委員認為當前科技評價“問題較多”,57%的委員認為“科技評價中存在重形式走過場、重數量輕品質的傾向”。在151位給出了問卷答覆的全國政協委員中,參加過項目評價和科技成果評價的比例高達89.4%;56.3%的委員認為“評價結果使用不當,助長了急功近利、浮躁浮誇等不良風氣”;55%認為“有重人情拉關係、本位主義等現象,影響了評價工作的客觀性和公正性”。此外,科技評價中缺乏信譽,評價辦法簡單、指標雷同、程式不規範,缺少有權威性的科技評價仲介機構,缺少評價專家庫,專家評價制度不健全,評價氾濫等問題也是委員們反映較多的問題。科技評價中的功利主義、短期行為、急功近利、以成果論英雄等“政績工程”問題若不徹底糾正,將會給我國科技自主創新帶來極大的危害。

急功近利侵蝕科學自由探索空間

“給你錢,就得出成果”,這是我國科學界“人頭稅”的一種習慣心理和做法。實際上,真正要得到有價值的科學成果,需要長時間積累。如果研究人員拼命為完成指標,整天為發表文章著急,其創新從何而來。“人頭稅”的直接後果是,大家都競相去做見效快、風險小的項目,甚至以大化小,把一篇研究論文拆成好幾篇發表。許多科研單位取消了人頭經費,“有錢打仗,沒錢養兵”成為研究機構的痼疾。項目、基金的申請幾乎成為研究院所生存的主要方式。而項目或基金的申請、評級、評職稱,都要跟論文發表數量、出成果的速度掛鉤,還要跟各種獎勵掛鉤。這種制度導向把相當一部分科技人員引入急功近利的境地,他們不得不到處搶基金、搶評獎、搶學術團體的名譽地位。這種爭功奪利的做法,滲透到科學共同體的各個方面。

科學需要規劃研究的大方向,但過於細緻的“規劃”和“安排”,是急功近利的另一種表現。一些行政部門和單位喜歡組織大項目,對項目管理非常仔細,帶有計劃經濟的色彩,和科學規律不相適應。相比之下,國外也有“規劃”,但只是確定研究的大方向,更注重的是科學家的發揮,只要覺得研究人員有能力有信譽就把項目給你,怎麼做是研究人員的事情。科學史上的很多重大發現,都出自於科學家在個人興趣方面的研究。

缺乏好奇心,科學就沒希望。夏中義在《學術自由的內在向度》中寫到,學術自由除了外部空間之寬鬆和寬容,接著便是看學人能否認同“學術本位”,即把學術研究作為安身立命之本來信奉踐履一輩子。功利上的考慮和純科學的關心有著同等的重要性,我國科學研究缺少原始創新,缺少具有自主智慧財産權的重大發現,究其主要原因是過分強調科技的功利價值,科研人員長期陷入“立項─申請─研究─報獎─評獎”中,沒有激發和滿足科技人員的好奇心,這種缺乏寬鬆和寬容、不允許失敗的氛圍,給研究人員以極大的精神壓力,影響一些科研人才的創新信心和靈感的釋放,侵蝕了科學自由探索的空間。

學術體制弊端助長權力尋租

現行學術體制由諸多制度組成,其中最主要的是學位制度、學銜制度、資助制度和獎勵制度。所有這些,包括資助和獎勵,都要通過評審。因此,現行學術體制也有人稱做“評審體制”。目前我國學術評審受人為因素影響很大,從而形成學術評審的差序格局。差序格局是我國著名人類學家費孝通在鄉土中國中提出的一個概念,用來和西方的團體格局相對比,反映了中國人辦事由親及疏的行為原則,體現在學術評審中,就是和主事者關係越好,就越容易評上職稱,越容易得到項目等。

學術評審制中的差序格局和權力尋租導致了評審過程缺乏透明度,缺乏公開的學術批評,對評審結果缺乏輿論監督。而且,將學術成果數量化的嚴重後果是重量不重質,重表不重裏,強求論文、論著數量,對品質和內容卻不看重。這些弊病是導致弄虛作假、抄襲剽竊等學術腐敗行為氾濫和假大空的學術泡沫盛行的一個重要因素。學術不道德行為的産生,既有某些學者自身的道德品質問題,也有外部環境的刺激、助長。不合理的評審制度起到的就是刺激、助長作用。

官本位滋生學術腐敗

去年底,科學界一場關於“院士制度存廢”的討論掀起波瀾。何祚庥院士認為,當前我們科技界最大的問題並不是在院士制度,而是中國‘官本位’的科技體制,官員壟斷權力的體製造成科技資源的分配不公,致使科技資源沒有很好地發揮作用,也造成了‘院士神話’。如果科研體制被壟斷,如果被壟斷的體制失去監督,這種失去監督的權力體制就會造成學界腐敗。從這種意義上説,改革院士制度關鍵的是要改革官本位的科技體制,改革科技體制的核心也在於改變官本位。

在一份中國科學院的關於科學道德學風問題報告中指出,誕生於計劃經濟體制的“單位制度”主導科研,可能導致如下後果:以單位名義的弄虛作假行為大量發生;一些研究結果在未優先向學界同行提供資訊和未經同行評議的情況下,通過媒體炒作或優先獲取體制外承認等手段,提升單位聲望和獲取更多資源;為維護單位信譽,單位的庇護與姑息,有意無意間為種種不端行為提供了機會。 我國特有的“官本位”現象,也導致科技界“對政治權力的崇拜與屈從”,由此,在資源與信譽分配、科學評價、學術爭論等方面屈從於權力意志,損害良好學風;政府管理部門直接參與資源分配,因缺乏有效監控而招致權力濫用與腐敗;管理部門利用職權追求“政績”,使科技界浮躁風氣滋生蔓延;“官本位”激勵機制,使專業人員難以集中精力於專業能力的提高,而科研單位則把向管理部門輸送“幹部”作為獲取資源的手段與途徑。政府管理在相當程度上取代科學共同體內部的社會管理,成為賦予各種科學探索以資源和聲望的最終仲裁人,並對選擇、拒絕或忽視某學科或科學問題起決定作用。

解決的途徑

加快建設創新體系,促進科技體制改革,是科技自主創新的前提和基礎。為此,從激發和調動科技人員創新積極性角度,至少應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建立和完善有利於發揮科學共同體和科技工作者創新潛質的體制和機制。提高創新能力,推動自主創新,必須堅持以人為本,要充分尊重科學共同體的範式,發揮科研院所、大專院校、企業研究機構、科技社團的作用,建立完善同行認可價值體系和運作機制,寬容失敗,鼓勵創新,發揮潛質,推進科學交流和同行評價,促進科技創新。

第二, 建立完善以同行認可為取向、權力與學術分離的科技評價體系。我國科技體制中,要斬斷學術和權力的聯繫紐帶,讓學術回歸本位。要堅持同行評審學術研究和成果評判的獨立性,免於壓力的干擾,建立基於同行認可為趨向的多元化的科技評價體系,要鼓勵那些在科技前沿上勇於探索的科學家們能夠潛下心來開展長期、系統、深入、創造性的研究工作,為他們創造一個寬鬆的研究環境;從制度層面上推進科技創新型國家建設,糾正科技界的浮躁虛假之風,對我國現行的科技成果評獎制度進行重大改革,減少政府部門設獎,鼓勵社會力量設獎。建立正常的學術批評和輿論監督渠道;改變單純追求論文數量,而不重品質和水準的現象。

第三,倡導唯真求實學風,營造有利於科技自主創新的社會氛圍。要在全社會營造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勞動、尊重創造、尊重和支援自主創新的良好社會文化環境與輿論氛圍。科技工作者要加強自律,堅持實事求是的科學作風和科學態度,追求科學真理,遵守科學道德,鼓勵學術爭鳴,提倡合作精神。遵循科學發展的客觀規律,正確對待和評價科學研究的成敗,規範科技管理和科研活動的行為。


 
   
列印本頁
好友推薦
發表觀點
相關文章
   
 
版權所有 學習時報社 電子郵件: xxsb@263.net 電話: 86-10-62805131
地址:北京市海澱區大有莊100號 技術支援: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未經書面授權禁止複製或建立鏡像(2004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