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國家大局 思想理論 市場經濟 民主法制 學術思潮 科學技術 中外歷史 幹部教育
當代世界 參考文摘 社會觀察 黨的建設 文化教育 軍事國防 文學藝術 特別專題
 
  工廠化養殖的生態隱患 孫家駒  
 

消極情緒遺傳

進化心理學對人類的情緒作了恐懼、憤怒、厭惡、悲傷、驚訝、喜悅6種劃分。其中恐懼、憤怒、厭惡、悲傷均屬消極性情緒,驚訝屬中性,只有喜悅是積極的。人類為什麼消極情緒佔多數而積極情緒如此稀缺?這有進化方面的原因。

科學家發現大量南方古猿和原始人的骨骼化石有很多樣本上有野獸的齒痕,這是野獸在捕獵原始人時留下的,同時,根據南方古猿的牙齒判定這種古猿可能從未吃過肉。古人類奔跑的速度也不及許多猛獸,捕獵草食動物的機會雖然很多,但尾隨草食動物的是食肉猛獸,一旦淪為食肉猛獸的獵物,十有八九會喪命。因而古人類捕獵的風險極大,獲得美味的快樂與喪失生命的痛苦相比,前者是膚淺的,後者是深刻的。對壞事的敏感超過了好事,這仍然是人類的一種心理現象。

人類在進化過程中的消極情緒能通過基因遺傳下來,以至人類在攀上食物金字塔頂端之後仍不能改變消極情緒居多的狀態,這大概還與人類進入文明社會後生存狀態仍遠非理想有關,這時種間競爭的壓力雖大為減緩,但種內競爭卻更加殘酷,所以人類的消極情緒並未得到消釋。

人類是如此,那麼其他動物呢?鳥類、獸類對捕食者的恐懼、逃避是可以觀察得到的,自從人類成為最大最厲害的捕食者後,他們給捕食對象所施加的恐懼感也就超過了任何其他捕食者。

人類在食物鏈上是既吃植物又吃動物的雜食者,在養殖業誕生之前,植物是食物的主要構成;養殖業誕生後,增加了肉類的比重,但除佔總人數很少的遊牧民族和北方以狩獵為生的民族外,農業民族的家庭養殖規模很小,肉類的比重低。自資本主義生産方式問世後,商業化捕獵造成了野生動物種群的滅頂之災。在這個過程中,他們的食物結構也向食物鏈的高端移動,當野生動物供給出現短缺後,商業化養殖開始發展起來,在一個較長的時間中,這種養殖還是在自然的空間中低密度地養殖,隨著逐利最大化效率競爭的演進,工廠化養殖模式成了現代養殖業的主要形式。

痛苦生活致病

工廠化養殖以利潤最大化為唯一目標,它具有如下特點:一是高密度。它依據養殖對象的不同體積和最大化地減少它們的活動對能量的消耗,將容身空間限制得只能進食而不能移動。二是大規模。數以千、萬計的雞或豬或牛等集中在一個狹小的建築物中。三是快週期。雞的自然壽命是7年,但工廠化養雞7周就達到投入産出的最佳宰殺期了。四是全封閉。整個養殖期間不見天日,全封閉在“生産線”上。

工廠化養殖在經濟學上達到了“高效”,但在生物學和生態學上留下了隱患,因為動物終生都被囚禁在僅夠容身的牢籠中,完全喪失了動物的“動”的自由,飽受注射、烙印、閹割、進食、光照、黑暗等“刑罰”折磨,整個生活被恐懼、憤怒、厭惡、悲傷所籠罩,這種反動物本性的惡劣“待遇”使它們的體內産生毒素、發生病變並影響到基因變異。觀察表明,僅僅是在種群密度較高時,北極旅鼠或雪兔就會出現奇怪的行為和高死亡率。在實驗室裏,白鼠和灰鼠如種群密度較高,就會出現生育能力下降、對傳染病的免疫力降低、病態行為如活動減少、活動過多、挑釁性、缺乏親代天性、性變態、相互嗜食等等。臨床症狀包括腎上腺腫大,胸腺和生殖腺減少,心臟、血管、腎、肝臟惡化等等。人類長期以工廠化養殖的動物為食,將可能會對自己的身體和精神帶來嚴重損害,像兒童肥胖症、性早熟,老年病年輕化以及精神病、吸毒、犯罪、性格暴躁怪異等問題的增加就可能與大量食用工廠化生産的動物有關。工廠化飼養的動物由於生長期極短,而許多病症需要較長的過程才能表現出來,在這之前它們就被宰殺了,所以健康與否也難以檢測得出來。

生態後果難測

工廠化飼養的動物基本上喪失了對自然環境的適應能力,即使是在室外飼養的動物在自然環境中的適應能力也很差,人工飼養的大馬哈魚在自然環境中的生存率只有野生大馬哈魚的1/50。因而,當它們遭到致病微生物襲擊時,會脆弱得不堪一擊,而人類為避免感染擴散招致更大的經濟損失,只好採取整個養殖場甚至地域性的全面封殺,這又使它們徹底喪失了適應性進化的機會。由於微生物具有極強的適應變異能力,環境污染的加劇導致微生物變異的加速,這將不僅會使工廠化養殖的衛生“安全”成本升高,而且對人類的醫藥科技進步速度能否跟得上微生物變異速度提出了挑戰。同時,家養禽畜與人類共患的疾病已至少有100多種,隨著環境的變化和微生物的變異,人畜禽共患的新疾病也會增加,因而人類自身的安全也無可避免地被與脆弱的家養禽畜捆綁在一起。

飼養動物的野外釋放還可能會引發意外的生態後果。人們在哥倫比亞河流中釋放人工飼養的鮭魚以避免它的滅絕,但人工能夠養殖的只有幾種遺傳學上的種類,而且人工養殖的鮭魚成長快、發育早,帶有侵襲性,釋放後在配種繁殖時會淘汰野生物種,而人工養殖的鮭魚由於原始的遺傳多樣性的丟失,缺乏敏感的適應性,從而加劇了鮭魚滅絕及瀕危程度。

自相矛盾如何和諧

人類處於食物金字塔的頂端,起著極為重要的生態平衡的調節作用,吃一些動物在生物學和生態學上是自然的進化現象,但這種吃必須有度,應當保持在動物的自然淘汰率水準上或者控制在它們的增量限度內。但人類已把許多野生動物吃得滅絕或瀕危,使整個生態系統遭到難以估量的損害,從而也使自己賴以生存的金字塔基礎遭到嚴重削弱。用工廠化養殖辦法替代傳統的養殖方式,使人産生了一種錯覺:無論野生動物滅絕與否,飼養動物都可以為人類提供充足的肉食,因而把食物結構向食物鏈高端移動視為發展的重要目標。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不斷地提高糧食中的飼料比重以養殖更多的禽畜,獲得多的肉食,人類的糧食消費也就依貧富不同從每人平均每年100多公斤到1000公斤拉開巨大的差距,從而使自然生態系統更快地走向衰退,富人更多地增加“富貴病”,窮人則陷入絕望的饑餓之中。

人類只有在與自然的和諧中才能獲得可持續發展。在自然看來,萬物都是它所創造的生態系統中的成員,眾生平等,它們在生態系統中各有其位置、作用,共同維繫著生態系統的動態平衡,萬物自身的生存和進化利益,都因這種平衡的穩定而獲得,因這種平衡的喪失而喪失。


 
   
列印本頁
好友推薦
發表觀點
相關文章
   
 
版權所有 學習時報社 電子郵件: xxsb@263.net 電話: 86-10-62805131
地址:北京市海澱區大有莊100號 技術支援: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未經書面授權禁止複製或建立鏡像(2004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