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國家大局 思想理論 市場經濟 民主法制 學術思潮 科學技術 中外歷史 幹部教育
當代世界 參考文摘 社會觀察 黨的建設 文化教育 軍事國防 文學藝術 特別專題
 
  兩岸經貿論壇影響深遠 彭維學  
 

4月 14 日—15 日,由中共中央臺辦海研中心與中國國民黨國政研究基金會共同主辦的首屆“兩岸經貿論壇”在北京舉行。與會的 400 多人圍繞“兩岸經貿交流與直接通航”這一主題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研討,發表了《共同建議》。大陸宣佈和通報了將進一步採取的促進兩岸交流合作、惠及台灣同胞的 15 項政策措施。 16 日,胡錦濤總書記會見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及其他參加論壇的人士,提出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四點建議。此次論壇是繼去年連戰來大陸進行“和平之旅”之後國共兩黨之間的又一次盛會,不僅深化了兩岸黨際交流機制,更對深化和擴大兩岸經濟交流與合作、促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具有積極而重大的推動作用。

一、兩岸經貿論壇是落實“胡連會”五項共同願景、深化兩黨交流和對話的一次重要活動,鞏固、深化了兩岸黨際交流機制,為兩岸民間對話和協商注入了新的活力。

陳水扁拒不承認“九二共識”,致使中斷已久的海協、海基會的對話、協商迄未恢復,兩岸政治僵局無法打破,兩岸之間的協商只能以“民間對民間”形式來進行。 2005 年 4 月,中共中央和胡錦濤總書記邀請國民黨主席連戰訪問大陸,舉行兩黨最高領導人 60 年來的首次會談,不僅揭開了兩黨正視現實、開創未來的新頁,建立了兩岸黨際交流機制,而且在兩岸兩會之外開闢了“黨對黨接觸、對話”的新管道。此後,兩岸黨際交流呈現制度化、基層化、深入化的發展局面。親民黨主席宋楚瑜、新黨主席郁慕明相繼應邀訪問大陸,達成了堅持“九二共識”、共謀兩岸和平雙贏等共識。國共兩黨第一階段基層組織展開交流,中共中央臺辦與親民黨政策研究中心共同舉辦首屆“兩岸民間菁英論壇”。
根據去年“胡連會”五項共同願景中“建立兩黨溝通平臺”的共識,兩岸經貿論壇原定去年 12 月在台北舉行。因臺當局的故意阻撓,論壇不得不推遲,並移師北京舉行。首屆兩岸經貿論壇具有以下特點:一是規模大、規格高。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率團來大陸參加論壇,胡錦濤和連戰舉行第二次會談;論壇參與者並不限于國共兩黨人士,還包括兩岸企業界、學者、專家等各界人士。第二,成效大,措施可行。與去年中國共産黨與泛藍三黨達成的共識相比較,此次論壇發表了《共同建議》,大陸方面送出 15 項厚禮,胡錦濤發表新的“四點建議”,可以説涉及的範圍更廣,內容更豐富,措施更具體。第三,繼兩岸經貿論壇之後,兩黨下半年還要舉辦兩岸和平發展論壇,以後每年至少要舉行兩次論壇。論壇機制的建立和參與人士的廣泛性,代表著兩岸黨際交流機制的發展和深化,為兩岸對話交流注入新的活力。

二、兩岸經貿論壇是兩岸同胞共商和平發展大計的重要平臺,將對深化兩岸經貿合作、構建和平穩定發展的兩岸關係、促進兩岸共同繁榮産生重要而積極的影響。

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穩定發展,促進兩岸經貿交流與合作,實現兩岸共同繁榮,是兩岸同胞的共同期盼,也是促進國家統一、實現民族騰飛的必由之路。然而,陳水扁大搞“台獨”施政,尤其是廢除“國統會”和“國統綱領”,宣佈 2007 年“新憲公投”,“法理台獨”的危險性與冒險性不斷上升。經過 20 多年的發展,兩岸經濟合作與交流相當密切,已經形成了互補互利的格局。大陸已成為台灣最大的貿易夥伴、最主要的出口市場和最大的貿易順差來源。面對經濟全球化、區域經濟一體化的趨勢,兩岸的有識之士深刻認識到,兩岸經濟合則兩利,分則兩害。尤其是,近年來,台灣經濟增速放緩,民眾生活水準下降。如何利用大陸龐大的市場與資源,促進島內企業轉型,提高企業競爭力,為台灣經濟找出一條出路,成為島內各界面臨的重大課題。
在此情況下,國共兩黨有關方面共同舉辦兩岸經貿論壇,搭建起一個溝通交流的平臺,廣邀兩岸各界人士尤其是工商界人士,共商兩岸互利合作大計,增進共識與互信,為未來構建長期穩定的兩岸經濟合作機制累積經驗、創造條件。正如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賈慶林在兩岸經貿論壇上的開幕辭所言:以這次論壇取得的成果和經驗為基礎,“努力開闢一條符合兩岸同胞要求、順應時代發展潮流、符合兩岸自身特點的經濟交流合作的發展道路,共同開創兩岸經貿互利雙贏的新局面”。
事實上,本屆論壇提出了加強和深化兩岸經濟交流與合作的七項“共同建議”,包括“積極推動兩岸直接通航”、“促進兩岸農業交流與合作”、“加強兩岸金融交流”、“鼓勵和支援台灣其他服務業進入大陸市場”、“積極推動實現大陸居民赴臺旅遊”、“共同探討構建穩定的兩岸經濟合作機制”等,抓住了當前兩岸經濟交流與合作中存在的諸多問題,抓住了島內各界關心的“三通”直航、農業合作、兩岸共同市場等重大議題,更指明瞭未來兩岸經貿交流與合作的方向。由於目前掌握台灣行政權力的陳水扁刻意阻撓,大多數建議恐怕一時難以順利付諸實施,但將對陳水扁當局形成強大的輿論壓力。更主要的是,一旦國民黨重新上臺,這些建議將順勢轉化成國民黨的政策,成為兩岸執政黨共同推動的政策,必將對兩岸經貿的進一步推展與合作産生實質影響。
更主要的是,此次兩岸經貿論壇、“胡連會”和胡錦濤總書記就兩岸和平發展提出的四點建議,其基調都是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兩岸走和平發展道路;現階段把重點放在兩岸直航、深化互利雙贏的交流合作。連戰呼籲兩岸同胞要運用智慧和能力,加緊合作共創一個光明的“經濟中華、中華經濟”,胡錦濤提出兩岸同胞攜起手來,共同開創兩岸和平發展的新局面,共同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力量。這無疑是今後兩岸關係發展的方向。

三、大陸“寄希望於台灣人民”的工作實效進一步加大,島內民意將進一步朝“反獨促和”的方向發展。

去年以來,胡錦濤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推動對臺政策新思路、新主張、新政策,開創了兩岸關係的新局面。大陸與泛藍共同推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掌握臺海局勢發展的主導權。今年元旦和春節,陳水扁接連拋出“積極管理,有效開放”、“公投新憲”、“以台灣名義申請加入聯合國”以及“廢統論”等,意圖通過製造新的兩岸緊張,重振“台獨”士氣。然而,大陸繼續堅持走和平發展的道路,把兩岸經貿論壇變成兩岸“反獨”力量理性溝通的平臺,變成向台灣民眾表達善意、推動優惠措施的平臺,從而牢牢地掌握兩岸關係發展的節奏和大方向。
兩岸經貿論壇是大陸貫徹“寄希望於台灣人民”的重大舉措,合乎島內民心。第一,樹立起“説到做到,決不食言”的形象。胡錦濤總書記指出,“為兩岸同胞謀福祉,是實現兩岸和平發展的根本歸宿”,“凡是涉及到台灣同胞利益的事情都要認真對待,凡是向台灣同胞作出的承諾都要認真履行”。大陸去年做出的承諾,逐項認真落實,此次又進一步推出 15 項優惠措施,真正為台灣民眾謀福利,這與陳水扁毫無誠信、置島內民眾切身利益於不顧的形象形成鮮明對照。第二,論壇《共同建議》充分考慮到了兩岸交流的現狀及島內經濟發展的困境,與台灣民眾切身利益息息相關,是兩岸主流民意的集中體現。第三, 15 項措施涉及農業、教育、觀光、醫療等領域,受惠對象大大擴大,對化解島內經濟困境、解決臺商所遭遇的問題、增加臺胞福祉有很大的幫助。特別是正式認可台灣教育主管部門核準的台灣高等學校學歷,為台灣青年學生到大陸發展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機會。
儘管陳水扁當局無恥攻擊兩岸經貿論壇,但大陸以人為本的對臺政策得到了島內各界的認同,島內民心進一步朝“反獨促和”的方向演進。第一,臺胞更多地感受到大陸的誠意和善意,對大陸的認同感進一步增強,摒棄激進“台獨”路線、謀求臺海和平穩定進一步成為台灣社會的主體意識。對於兩岸經貿論壇的召開和大陸的 15 項優惠措施,島內各界反響熱烈,給予高度肯定,就是最好的説明。第二,“泛綠”支援者開始發生微妙變化。去年,被視為陳水扁大金主、泛綠企業家重要指標性人物的前奇美董事長許文龍在退休感言中公開表示,《反分裂國家法》讓他“很踏實”,兩岸都是中國人。今年, 50 多位重量級台灣企業家,他們的總産值為台灣 GDP 的 48% ,其中不少過去被認為是“偏綠”甚至是支援陳水扁的工商界大老,不顧臺當局的恫嚇,自願專程來大陸出席兩岸經貿論壇。這樣的集體行動,不僅對陳水扁“積極管理”政策造成難以估量的衝擊,更將促使泛綠支援者更加客觀、理性地認識大陸。第三,民進黨“務實派”要求臺當局開放大陸政策的呼聲增大。民進黨最大派系新潮流係大老洪奇昌也認為,兩岸經貿論壇是朝野與兩岸的機會之窗。青壯派“立委”洪奇昌、李文忠、黃偉哲等認為論壇的主張和大陸惠臺措施有利台灣經濟重振,要求臺當局“積極面對”。陳水扁所屬正義連線會長、台南市長許添財表示,兩岸直航是“擋不住的趨勢”,應儘速著手為直航做準備。正如《聯合報》所言,大陸借著經貿版圖的“一個中國”,正推倒“台獨”在海峽間構築的政治壁壘。
 
四、國民黨推動“反獨促和”政策的自信心進一步增強,陳水扁當局更加被動。未來兩年,藍綠陣營爭奪大陸政策主導權的鬥爭將更加激烈,民進黨內部隱藏在路線之爭背後的權力之爭將進一步激化。

去年連戰來大陸進行“和平之旅”,得到國際社會與島內輿論的肯定,國民黨的支援度開始攀升。鋻於此,國民黨“十七全”將“胡連會”共識寫入黨綱。馬英九當選黨主席後,表示以“胡連會”五項共同願景發展兩岸關係。今年 3 月訪美期間,馬英九更明確提出“五要”,表示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恢復兩岸對話。此次,連戰又積極推動、並與大陸一起成功主辦兩岸經貿論壇。國民黨成功塑造出開放務實、推動和平、為民謀利的形象,掌握島內民意主流,得到工商界與大陸臺商的支援,獲得越來越多的島內民眾尤其是青年選民的認同,這勢必使國民黨更有信心、更加主動地推動以“反獨促和”為核心的大陸政策。
與此相反,陳水扁當局的大陸政策仍耽溺于保守封閉、挑釁對抗,陷入一路挨打、進退失據的困境。去年,臺當局屢屢拒絕大陸的“贈臺大禮”,引起島內民眾不滿。高潮疊起的“大陸熱”,使得陳水扁當局慣用的“聯共賣臺牌”逐漸失效。今年以來,陳水扁推動“廢統”,公佈“積極管理”兩岸經貿政策,不但引起工商界的反彈,更導致民進黨籌備已久的“中國政策辯論會”流産,民進黨內甚至出現要求檢討陳水扁錯誤且被動的大陸政策、“棄扁保黨”的聲浪。此次,陳水扁對兩岸經貿論壇惡言相向,島內輿論不以為然,民進黨“務實派”也要求陳水扁順勢而為,積極開放大陸政策。
隨著年底台北、高雄市長選舉的臨近,藍綠兩大陣營圍繞兩岸經貿論壇提出的《共同建議》、爭奪大陸政策主導權的鬥爭將更趨激烈。馬英九指示國民黨“立院黨團”力促兩岸直航法制法,泛藍軍則提出“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修法提案,內容包括開放兩岸直航、開放警察人員赴大陸、鬆綁人民幣赴臺兌換機制、開放陸資赴臺投資不動産等。而“行政院長”蘇貞昌稱,兩岸關係任何事項的處理,“必須在台灣主體性與政策主動性上定調與作為”,相關部會在可控制的範圍內,“能夠做的主動做,該宣佈的就宣佈,不必老是受制於人”。不過,為了轉移民眾對“總統府”高層、陳水扁家庭涉及諸多弊案的關注視線,鞏固權位、延續政治生命,陳水扁將繼續推動“憲改”謀求“法理台獨”,蘇貞昌的“開放作為”能走多遠,尚值得進一步觀察。

大陸堅決貫徹“寄希望於台灣人民”的方針,並將這一方針法制化、政策化、規範化,以民為本,為民謀利,體現了大陸發展兩岸關係、增進台灣同胞利益的誠意和善意。兩岸黨際交流機制的不斷深化,惠及臺胞政策的常態化,將使兩岸人民“感情更融洽、合作更深入”,必將形成衝擊陳水扁“積極管理”政策、“急獨”路線的強大洪流,將進一步增強台灣民眾對大陸的了解與認同,推動兩岸關係朝和平穩定的方向發展。


 
   
列印本頁
好友推薦
發表觀點
相關文章
   
 
版權所有 學習時報社 電子郵件: xxsb@263.net 電話: 86-10-62805131
地址:北京市海澱區大有莊100號 技術支援: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未經書面授權禁止複製或建立鏡像(2004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