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國家大局 思想理論 市場經濟 民主法制 學術思潮 科學技術 中外歷史 幹部教育
當代世界 參考文摘 社會觀察 黨的建設 文化教育 軍事國防 文學藝術 特別專題
 
  略談“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主題(下) 沈寶祥  
 

 歷史主題與理論名稱

十五大以後,就有學者提出,有了鄧小平理論這個名稱以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這個名稱還有它存在的理由,仍然可以用。因為,鄧小平理論,是從這個理論的主要創立者這個角度來稱呼的,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論”,則是從這個理論的主題這個角度來稱呼的。“兩個簡稱,從不同角度,稱呼同一事物,各有各的用處”。(龔育之《黨史札記二集》第159頁)現在看來,這個意見很值得重視。

從我們黨的歷史來看,中國共産黨成立以來,在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具體實踐相結合的過程中,出現了兩次理論飛躍。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實現了第一次理論飛躍。這一次飛躍的理論成果,我們黨的七大定名為毛澤東思想。毛澤東思想的基本內容除了思想方法外,就是科學回答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性質、對象、任務、動力、前途、領導等基本問題。思想方法也是為正確解決中國革命基本問題服務的。如果從理論的內容來説,這一次理論飛躍的成果,就是新民主主義論,或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我們黨實現了第二次理論飛躍。這一次理論飛躍的成果,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對此,一些學者已經作了明確的闡述。

一位學者説:“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兩個最大成果,一個是新民主主義論,一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論。”(龔育之《黨史札記二集》第179頁)

另一位學者在一篇文章中説:“我們黨在80多年的奮鬥歷程中,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中國的具體實踐相結合,致力於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創造了兩大理論,即新民主主義理論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趙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舉措和新發展》,《理論動態》第1699期第27頁,2006年2月28日)。

鄧小平理論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是同義語,但不能倒過來説,因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外延,比鄧小平理論要廣闊得多。鄧小平以後的理論仍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內容,是進一步回答了什麼是社會主義和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創造性地回答了建設一個什麼樣的黨和怎樣建設黨,也是回答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問題(黨建理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主題的進一步展開。

科學發展觀是圍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歷史主題進行理論創新取得的新成果。科學發展觀從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和中國當前階段的基本國情出發,適應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需要,有針對性地創新了發展的觀念,豐富了發展的內涵,拓展了發展的思路,提出了發展的新要求,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增添了重要的新內容。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歷史主題出發,才能更深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科學發展觀。

從理論的內容來看,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實現的第二次理論飛躍的成果,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分別看,都是一個體系,但從更高更寬的視角看,又都是同一個主題、同一個理論,都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之中。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這個名稱將這些理論統起來,不但是順理成章的事,而且,確實有它的用處(實際上,一些學者一直在用這個理論名稱)。比如,在講社會主義理論的歷史發展時,就要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同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相對應。再比如,需要綜合講兩次飛躍的理論成果時,第二次飛躍的理論成果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就比較方便,也能相互對應(如果考慮到隨著實踐的發展和歷史的前進,還會有新的理論創新成果出現,就更是如此)。

十五大有一句很重要的話:“在當代中國,只有把馬克思主義同當代中國實踐和時代特徵結合起來的鄧小平理論,而沒有別的理論能夠解決社會主義的前途和命運問題。”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對這句話有高度的共識。這裡講的鄧小平理論,從內容來説,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

如果將這一句話稍加修改:在當代中國,只有把馬克思主義同當代中國實踐和時代特徵結合起來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而沒有別的理論能夠解決社會主義的前途和命運問題。這樣講,是完全正確的,長期有效的。

將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們黨創立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貫通起來,整合起來,使之成為一個統一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的最迫切最重要的課題。同時存在幾個理論體系,既欠嚴密科學,又難免顧此失彼。將這些理論貫通起來,對領導幹部、七千多萬共産黨員和廣大人民群眾學習掌握這個理論,統一思想,很有好處。

€?

歷史主題與重點展開

€?

近三十年來,我們的現代化建設圍繞歷史主題,全面貫徹黨的基本路線,按照總體佈局,改革和發展都有步驟有重點地展開,總體上保證了有序和穩定的態勢。歷史主題只能有重點地逐步展開。

正如十四大報告所説:“我們黨所以能夠取得這樣的勝利,根本原因是在十四年的偉大實踐中,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逐步形成和發展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中國共産黨第十四次代表大會文件彙編》第11頁)掌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科學理論體系,來指導我們的實踐,這是最重要的一條經驗。

我們的實踐和理論都在與時俱進。但是,與時俱進不能忘記基本的東西。實際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理論觀點,在我們改革和發展的實踐中起著基礎的深層的指導作用。十一屆三中全會到現在已有經近三十年。三十年就是一代人的時間。當時反覆講的一些東西,新一代人並不熟悉。基本的東西要結合新的實際反覆講。

這裡有一個科學體系與重點理論觀點的關係問題。

列寧在《論馬克思主義歷史發展中的幾個特點》一文中説: “因為具體的社會政治形勢改變了,迫切的直接行動的任務也有了極大的改變,因此,馬克思主義這一活的學説的各個不同方面也就不能不分別提到首要地位。”(《列寧選集》第3版第2卷第279頁)這是 一條重要的原理。隨著形勢和任務的變化,馬克思主義的這個或那個基本觀點和原理必然要提到首要地位。

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歷史進程中,我們既要強調用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來指導實踐,又要善於依據當前階段具體實踐的需要,著重發揮最具現實性的那些重要理論觀點和原理的指導作用。

科學發展觀進一步回答了在社會主義制度下如何發展中國的問題,是推進中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基本理念和指導方針。發展是硬道理。科學發展觀就是當代中國的發展論。

在當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實踐中,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全局,將科學發展觀擺在突出的地位。

(更正:本文(上)倒數第二段中“……前後達25年之久”應為“……前後達36年之久”。特此更正。)


 
   
列印本頁
好友推薦
發表觀點
相關文章
   
 
版權所有 學習時報社 電子郵件: xxsb@263.net 電話: 86-10-62805131
地址:北京市海澱區大有莊100號 技術支援: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未經書面授權禁止複製或建立鏡像(2004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