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國家大局 思想理論 市場經濟 民主法制 學術思潮 科學技術 中外歷史 幹部教育
當代世界 參考文摘 社會觀察 黨的建設 文化教育 軍事國防 文學藝術 特別專題
 
  體育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 盧元鎮 周傳志  
 

體育發展的實質是人的發展

體育作為社會事業的一個組成部分,其發展動力來自人和人的需要。人們從事體育活動雖然需要場地器材、資金設備、時間資訊、科學技術,但人總是扮演著一個主體的角色,因為,體育是施加於人的,其最終結果又表現在人的身上。因此,“以人為本”的原則在體育中是非常具體而生動的。比如:在學校中,怎樣使學生的德智體全面發展,解決學生體質一段時間以來下滑的問題?在球市裏,是以球迷、觀眾為“上帝”,還是以主辦方為主宰?在競技運動中,對於運動員的生命健康和金牌應當做出怎樣的倫理安排?在社會體育事業上是以惠及多數人普及大眾體育為主,還是造就若干漂亮的形象工程?在發展體育産業時,是單純為精英型競技體育及其利益鏈籌資,還是為全社會成員提供更便利、更舒適的體育服務?這些問題都是圍繞著人的地位而展開的。

在體育的發展過程中,國家對體育的需要與人民對體育的需要,應該一致起來。然而在特定的歷史時期內,往往會發生牴牾。特別是在計劃經濟時代或保留計劃經濟體制濃厚色彩的體育體制中,大眾對體育的全面的需要會被不同程度的忽視。當社會發展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追求人的全面發展的時代,人們對體育的需要已經發展和進步到對體育權利的追求。作為人權的一個組成部分——體育權利的提出,標誌著國家對體育的需要與人民對體育的需要這兩者的關係必然進行調整,代表國家的政府理所當然地要為人民體育權利的實現提供服務和保障。

強調人是體育發展的主體,還因為體育的發展若不是著眼于全體社會成員而重視人、依靠人、為了人,那麼體育事業就既不能滿足最廣大人民群眾為了生存、享受和發展而從事體育活動的需要,也不能使體育事業本身得到又快又好的發展。縱觀歷史、放眼世界,社會發展達到一定程度之後,人們對體育的需求普遍從原有的強身健體以提高勞動生産率,轉變為享受體育帶來的快樂和健身、健心、健美、健群的全面發展。這就要求我們在體育事業的發展中,不僅要重視競技運動水準的提高,還要重視大眾體育的發展,通過體育設施的完善和體育産業的發展,滿足所有社會成員對體育的全面的多元的需要,以促進各個階層、各個年齡段、各不相同的人都能全面、協調和完善地發展。

體育發展應該是全面協調的發展

體育的協調發展包括兩層涵義,一是體育與經濟、社會進步的協調,二是體育內部結構與功能的協調。

體育運動必須與國家的經濟協調發展。社會的物質生産水準從根本上決定著體育運動發展的規模和速度,決定著體育事業內部的結構和比例。國外學者對1984年奧運會獎牌分佈及獲獎國的經濟狀況進行了比較研究,發現98%的獎牌都被經濟水準較高、掃盲率較高和人口平均壽命較長的國家所獲得。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國民總産值、國民平均收入是體育運動發展的前提指標,前者對競技體育可以起較大的作用,後者則對群眾體育和學校體育的發展程度表現為直接的影響。

體育運動必須緊跟社會的發展,才能獲得發展的動力。經過近30年改革開放,市場在我國資源配置中日益發揮著基礎性作用,社會多元利益並存共生的格局形成,人們對實現其體育權利越來越自覺和重視,對體育事業的公共財政投入是否有利於人們自身的健康和參與體育十分關注和認真,體育理所當然要對社會的上述發展做出應答,積極參與其間。一個社會沒有多姿多彩的群眾體育、沒有蓬勃持續的大眾體育,其體育事業不僅缺乏動力,而且很難與較為快速的經濟、社會的發展相協調,也很難為構建和諧社會發揮體育應有的功能。總之,體育超越社會發展是不可能的,但落後於社會發展是不應該的。

在我國,體育由學校體育、高水準競技體育和社會體育三個子系統組成。國家體育的發展應該是各個子系統共同提高、協調發展的過程,這既是體育發展的目標,也是體育發展的重要內容。在體育的整體發展過程中,各個子系統承擔不同的發展任務,應相互協作,根據總的發展目標在實際運作中不斷進行調整,在不同歷史時期,可能會有所側重,但最終要實現體育系統內部的相互協調。長時間的畸輕畸重,最終會失落體育發展的根基。

體育發展要可持續發展

人類體育的發展遵循繁榮發展的規律,但真正做到可持續發展並不容易。體育畢竟是一種非生産性的活動,而且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體育消耗的資源在成倍地增加著,因此有限的資源和不斷增長的社會體育需求之間就形成了我國體育發展的基本矛盾。為此,我們首先要樹立代價觀念和成本意識,注重體育投入與産出之比,這樣才能保證體育的可持續發展,這是市場經濟社會的基本觀念。

為了保證體育的持續發展,必須從制度上制止忽視成本的現象,需要改變現有的體育行政官員以金牌定終身的政績評定指標,切實推進體育體制改革,以體育的社會化擴大體育資源的渠道,降低體育的成本。我國承辦全運會成本增長很快,從二、三十億元已經猛增到五、六十億元,某個並不富裕的農業大省為獲得一枚全運會的金牌需要投入2800萬元,這些都是經不起成本核算的,也是難以持續的。

其次,在體育資源使用過程中,我們既要注重資源使用的效率,又要注重體育資源的分配,要堅持統籌兼顧,平衡多方利益。改革開放後,我國利益格局發生了重要變化,不僅有了體育體制內外的利益差別,而且出現了利益主體的多元化,國家、地方、單位、群體、個人都成為相應的利益主體,同時利益本身也開始多元化,健康、權力、收入和聲望都成為人們追求的目標。這種情況下,體育發展除了滿足國家利益外,還應該滿足群眾的娛樂和健康的利益需要。這種利益和利益主體多元化的狀況對體育資源的公正而有效率地分配提出了更多要求。

第三,在體育發展過程中,要關注社會公平。為了實現體育資源享受的公平公正,政府應利用其掌握的社會調劑職能,統籌體育資源在城鄉、地區、人群之間的分配,讓平民階層,特別是弱勢群體能普遍享受到體育發展的益處。

從目前我國改革的整體進程和目標看,政府角色正向公共服務型轉變。體育産品具有多層次性,具有公共産品、準公共産品和私人産品三種性質。政府應為社會大眾提供體育的公共産品和準公共産品,完成公共服務的任務要求。對於由市場提供的體育私人産品,政府要負責品質監督和價格的宏觀控制。一段時間以來,有些傾向要加以扭轉:我們既不要在“體育産業化”的口號下,把大眾體育需要的體育場館建設等公共産品推給市場,也不要將可以用市場方式經營的準公共産品(如體育場館的開放)閒置起來,更不要將一些貴族化的、高投入運動項目做成公共産品,使鉅額財政資金的體育投入受惠者寡,而老百姓卻無力消費或高價消費體育産品和服務。


 
   
列印本頁
好友推薦
發表觀點
相關文章
   
 
版權所有 學習時報社 電子郵件: xxsb@263.net 電話: 86-10-62805131
地址:北京市海澱區大有莊100號 技術支援: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未經書面授權禁止複製或建立鏡像(2004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