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國家大局 思想理論 市場經濟 民主法制 學術思潮 科學技術 中外歷史 幹部教育
當代世界 參考文摘 社會觀察 黨的建設 文化教育 軍事國防 文學藝術 特別專題
 
  南韓如何發展IT産業 梁萍  
 

南韓是中國的近鄰,20年前,可以説,中國和南韓的資訊産業發展是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但20年後的今天,南韓資訊産業在某些領域已大大領先於中國。南韓政府促進IT産業發展的實踐,值得中國借鑒。

南韓IT産業發展位居世界前列

南韓IT産業形成了以幾家大公司為龍頭的完整的“技術創新鏈條”和“産業鏈條”,部分電子資訊産品在國際市場上的佔有率處於領先地位,並具有較強的競爭力,南韓電子資訊産品産值從1990年的127億美元,上升到2004年的2128億美元,年平均增長率達到22%。其發展特點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進出口快速增長,國際化成效顯著。南韓IT産業對外貿易發達,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一直保持快速增長態勢。據南韓官方公佈的數據,1990-2004年,南韓電子資訊産品進出口總額由167億美元增長到1151.4億美元。其中,電子資訊産品出口額由1990年的92億美元上升到2004年的743.4億美元,佔全國出口額比重由23.1%提高到30%。

二是産業結構不斷優化,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作用日益提高。南韓IT産業大體分為電子資訊産品及設備、資訊服務、軟體及電腦服務三大領域。2003年,電子資訊産品及設備産值佔IT産業總産值的69%,資訊服務佔22.6%,軟體及電腦服務佔8.4%,而1998年,上述三類産業所佔比重分別為74.5%、20.3%和3.2%。近年來,南韓網路遊戲軟體發展迅猛,促進了南韓IT産業結構的進一步“軟化”和升級。南韓電子政務也處於世界先進國家行列,已經建成了世界領先的高速資訊通信網路,在行政、金融、國防、教育等公共部門都實現了資訊化。

在南韓IT産業發展過程中,伴隨著産業競爭力的提升,成長起來了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企業。也正是這些大企業的成長,有力地支撐了南韓IT産業的發展壯大和國際競爭力的顯著提升。其中,三星電子、LG電子等幾個具有世界級實力的跨國公司,其許多産品在世界電子資訊産品市場佔有重要地位,並成為世界級的知名品牌,如三星電子的CDMA手機、動態隨機記憶體、液晶螢幕居全球第一,手機總産量全球居第三;LG電子的液晶螢幕、手機、電漿螢幕等也都具備了居全球前五名的實力。以三星電子、LG電子、KT、SK為代表的南韓IT跨國公司不斷加大海外投資力度,拓展全球市場。其中,截至2004年底,三星旗下30多家公司中已有18家在中國投資,在華累計投資約為40億美元。2004年,三星在大中華地區銷售額為243億美元,其中在大陸的銷售額為162億美元,佔其全球收入的20%以上。

南韓推動IT産業發展的主要做法

南韓IT産業得以飛速發展,是政府多年培育和發展IT大公司的結果。1997年南韓遭遇了嚴重的金融危機,製造業等傳統行業處於低迷狀態。為了加快經濟的復蘇,提高産業的競爭能力,南韓政府加大了對IT産業的推動和投入。政府在法律政策、投資補貼、稅收貸款、市場引導等方面進行宏觀調控和引導,並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一是成立了專家領銜、高效運作的IT産業管理機構。南韓對發展IT産業的有效運作依賴於一個穩定、高效的産業管理機構和足夠的管理人員。南韓IT産業的調控管理部門主要有:南韓資訊化推進委員會、資訊通信部等。相關的政府機構與管理部門還包括:國家經濟諮詢委員會、科學技術總統諮詢委員會、財政經濟部、科學技術部和商務産業資源部等。其中,商務産業資源部在協創一流産品方面的工作頗有成效,如三星的手機、液晶電視,LG的電漿電視,SKC公司的聚脂薄膜産品等被其認證為世界級産品,促進了這些産品走向國際市場。南韓IT産業管理人員主要集中在南韓資訊通信部,本部公務員大約有400多人,如果包括下屬執行政策的團體和地方機構及郵政管理人員,總數大約有3萬多人,約佔南韓總人口的0.075%。

二是進行前瞻性的産業規劃及大規模的財政投入。首先,政府從戰略上高度重視IT産業的發展。南韓前總統金大中在1998年宣誓就職後提出,南韓要在2002年成為世界十大IT産業國之一。2003年上任的盧武鉉總統被南韓IT産業界認為是“IT總統”,提出“建立沒有資訊差距的數字化福利社會”。南韓資訊通信部對IT産業發展有足夠的資源調配權,其財政費用更是一個驚人的數字,每年高達64億美元的預算,在南韓政府預算中,其經費數額僅次於國防預算。其次,制定前瞻性的IT産業發展規劃。20世紀80年代初,南韓就提出了“科技立國”的口號,為此果斷制定了一系列科技發展計劃,並大規模增加科研與開發經費。最後,大力推進資訊化建設,為大企業成長創造巨大市場空間。20世紀90年代以來,南韓政府在國內資訊化建設方面投入了大量精力。不僅出臺了多個國家級資訊化戰略,而且政府和私營機構都投入鉅資建立了一個高效的資訊基礎設施,通過加強資訊基礎設施建設、以先進的資訊技術改造傳統産業、實施南韓電子政府戰略等,為IT産業發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場機會。

南韓IT産業近年來快速發展的經驗證明,相比于傳統意義上的産業政策手段,以推進資訊化建設為産業的發展提供市場空間,能盡可能地避免對産業和企業運作的直接干預,通過創造最終需求來培育産業的發展能力,從而激發産業和企業自身的快速、持續成長,對産業發展的促進效果更為顯著。

三是建立資訊技術研究開發創新體系。南韓政府産業技術政策的發展重點是構築以政府為主導、以企業為主體的産業技術開發體制,強調技術自立的重要性,從法律制度等方面予以全面支援,以不斷縮小與發達國家間的差距。充分合理髮揮技術研究開發組織的作用,按照技術開發特點進行分工,由大學等專門教育機構承擔基礎研究工作和培養高級人才的任務;大型課題由KAIST等獲政府資助的專門研究機構承擔;一般産業技術開發則由企業自身和民營研究機構承擔,並爭取獲得政府的大力支援。最終形成了由政府與企業共同推進的産學研綜合研究開發體系。

自20世紀70、80年代起,南韓的科技政策由引進模倣型逐步轉向以自主創新和開發為主,高新技術嶄露頭角。南韓還從本國實際出發,有選擇地促進核心技術的發展,如利用自己在CDMA技術上的先行優勢,積極推進下一代資訊通信技術的研發。南韓R&D經費平均佔到GDP的2.6%以上,2003年,其投向研究開發的費用高達160億美元。南韓科技創新的一個顯著特點是研發與生産不脫節,“研發以致用”。像三星公司在半導體儲存器設計和加工領域已具有世界級製造能力,由它開發的第一個16兆DRAM半導體的時間比日本和美國還要早。

四是營造良好的市場環境。為適應向資訊社會邁進的形勢,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南韓政府開始推進電信服務市場私有化改革,持續推動IT産業的市場競爭和私人投資;1990、1994和1995年在電信市場引入競爭導致IT産業結構性變革;1998年開始實施管理電信産業的一系列法律生效,並於1999年和2000年兩次修改,這些政策措施有效地刺激了電信服務市場的競爭,促使電信服務提供商的數量和規模都大幅增長。而《電子簽署法》、《資訊通信基礎保護法》、《密碼利用促進法》、《個人資訊保護法》等一系列法規,為南韓資訊應用環境的創立奠定了基礎。

南韓對IT企業進行了大量包括資金、政策在內的市場扶持,這種扶持持續多年,直到其本土企業已經可以和國外競爭對手完全抗衡的時候,南韓才向國外企業完全開放市場。但南韓這種扶持不是簡單的封鎖,它仍然部分向國外開放市場,只要這種開放對南韓本土企業發展有利。從南韓IT産業的發展過程,可以看到一種現實主義市場經濟。

五是為IT人才培養創造優良條件。為了促進IT産業發展,南韓有選擇地集中進行人才培養,建立戰略領域中長期人才需求預測和協調體制;通過産、學、研合作建立實用型的人才培養基地;大力發展基礎學科;努力在海外培養人才,並大力吸引海外人才等。為了克服人才短缺情況,南韓政府撥款335億韓元支援資訊通信領域的教育,建立了一所高級技術學院以加強軟體人才的培養;向具有高級技術的傳統産業背景失業者免費提供資訊通信再訓練課程;開設網路大學提供IT專業教育培訓等。

六是形成大中小企業合理佈局的産業生態環境。隨著南韓步入新興工業化國家行列及産業結構的升級,其IT大公司具備了一定的國際競爭力。此時,南韓與美國等發達國家因貿易摩擦加劇而面臨貿易保護主義的反擊,迫使南韓政府對産業組織政策思路進行調整:由以限制過度競爭、促進規模經濟為主向以反對壟斷、促進競爭為主的方向轉變,政府轉而扶持中小企業,採取“大企業自律,中小企業發展”的思路,通過立法和各種政策措施,在特別信用保證、稅收減免、人才培訓、創業支援基金、政府採購等方面向中小企業傾斜,這些措施對保護和扶持中小企業發展起了很大作用。大中小企業的協調發展,使南韓IT産業具有良好的組織生態環境。


 
   
列印本頁
好友推薦
發表觀點
相關文章
   
 
版權所有 學習時報社 電子郵件: xxsb@263.net 電話: 86-10-62805131
地址:北京市海澱區大有莊100號 技術支援: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未經書面授權禁止複製或建立鏡像(2004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