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國家大局 思想理論 市場經濟 民主法制 學術思潮 科學技術 中外歷史 幹部教育
當代世界 參考文摘 社會觀察 黨的建設 文化教育 軍事國防 文學藝術 特別專題
 
  日本經濟復蘇勢頭強勁 張季風  
 

日本經濟經過上世紀90年代的長期蕭條之後,2002年下半年開始出現轉機,逐漸從蕭條中走出。繼2002年、2003年、2004年連續三個年度正增長後,2005年度增長勢頭更猛,估計將達2.7%,而且主要是依靠擴大內需取得的。估計2006年仍將在自律性復蘇的延長線上繼續保持正增長。

2005年形勢

2005年前三個季度,日本實際GDP增長率分別為5.7%、5.0%和1.0%,實現了連續三個季度的正增長,儘管第三季度增幅放慢,但總體來看,各項主要經濟指標均處於升勢。與上年同比,工礦業生産指數大多數月份處於正增長;就業狀況明顯好轉,2005年12月失業率降至4.4%,失業人數降為265萬人,已恢復到1990年代中後期水準,有效求人倍率(有效求人數/有效求職數),時隔19年首次恢復至1倍以上;2005年11月和12月連續兩個月消費者物價轉為0.1%的微弱正增長,這説明通縮壓力明顯緩解。匯率穩中趨低,7月份以來一直維持在1美元兌換110日元以下,為擴大出口創造了良好的環境。

與2004年相比,2005年的日本經濟有以下比較明顯的特點:

1、內需擴大成為支撐經濟持續復蘇的主角

前三個季度的正增長主要是依靠居民消費和設備投資的強勁拉動帶來的。居民消費約佔日本GDP總量的56%,過去長期處於負增長,而2005年前3個季度分別增長1.2%、0.7%和0.3%,增幅雖然不高,但對整個國民經濟增長影響頗大。

設備投資約佔日本GDP總量的15%左右,前3個季度分別增長6.9%、6.7%和10.6%。估計全年度內需對GDP實際增長率的貢獻度將達到2.5%。內需的擴大標誌著日本經濟的復蘇已經擺脫對財政投資和外需出口的過度依賴,開始步入自律性復蘇階段。

2、股市明顯回升

到2005年12月30日年終收盤時,日經平均股指高達16111點,與年初相比上升幅度高達40%,這是19年來的第一次大幅度上升。東證(第一部)年交易額達到418萬億日元,創歷史新高。股市是反映經濟景氣的晴雨錶。股市回暖意味著日本市場基礎得到明顯改善。股市的回升將強化企業家的經營信心,同時也會提高國外投資家對日本市場的投資信心。股市上升所引起的資産效果也會提高處於低潮的消費心理和預期,使消費低迷的現狀得到改善。

3、企業效益持續上升

前三個季度全行業企業的經常利益同比分別增長10.7%、5.2%和3.7%,特別是大企業更好一些。其中,鋼鐵、海運等許多企業取得了歷史最高效益。企業效益上升的另一個重要標誌是勞動分配率(人工費/人工費+營業利益+折舊)的下降。勞動分配率是衡量企業效益的宏觀指標,勞動分配率高意味著勞動力所得到的工資在不斷增加,而企業收益在不斷減少。2005年勞動分配率已降至90年代初的水準並且開始低於勞動分配率的均衡水準。

4、不良貸款處理完畢,金融秩序恢復健全狀態

自泡沫經濟崩潰以來,不良貸款一直是壓在日本經濟頭上的一塊“重石”。十幾年來日本對不良貸款的處理幾經起伏,到2005年終於處理完畢。截至2005年9月,全國銀行業的不良貸款總量為15.9萬億日元,比上年減少8萬億日元。全部銀行業不良貸款率從2002年3月的8.4%降為3.5%,主要銀行不良貸款率從2002年9月的8.1%下降至2.9%,成功實現了政府提出的4%的目標。

日本處理不良貸款的一個重要特徵在於:不良貸款處理額被控制在銀行純利潤範圍內,這與我國採取的“剝離”方式有本質區別。隨著經濟復蘇,銀行業特別是大銀行從虧損轉向全面盈利,2005年上半財年(4-9月),六大銀團利潤高達1.7萬億日元。值得關注的是,銀行的盈利是在貸款餘額沒有增長的條件下取得的,這表明日本銀行並非依靠貸款的增長盈利,而是主要依靠各種中間業務的增長創造的。利潤增長模式從注重利差收入轉向非利息收入方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由於經營業績上升,許多銀行考慮提前返還前些年由政府注入的資金。

2005年度日本政府並沒有出臺十分顯眼的新經濟政策。但中央銀行依舊加大寬鬆金融政策的力度,向市場提供的貨幣量超過30萬億日元,放鬆對民間銀行的貸款限制。應當説,在零利率的異常條件下,這種非傳統的金融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通縮的惡化,對促進景氣復蘇發揮了積極作用。

2006年走向

經過2001—2004年的“集中調整期”,日本經濟走出了蕭條隧道,改革初見成效。2006年以後,增長點將從製造業擴展到非製造業,企業恢復將向居民消費波及,整個經濟將從外需主導轉向內需主導。估計2006年的日本經濟可能稍有減速,但仍將保持2%左右的正增長。

1、內需將繼續擴大

首先,設備投資將持續增長。估計全年度將增長7%以上。設備投資在內需和供給兩方面均發揮作用,設備投資的增加不僅會帶來擴大內需的效果,還為今後在更高層次的發展打下基礎。其次,居民消費有望進一步增加。經濟景氣已經從出口擴大→生産擴大→設備投資擴大階段,向收入擴大→雇用擴大→消費擴大的方向深化。截至2005年10月,總就業人數達6409萬人,與上年同月相比增加57萬人,連續6個月增加。失業人口的減少和就業人口的增加必將提高全社會總體收入水準,而收入增加會帶來消費擴大的效果。

2、外需環境趨好

雖然外需對日本經濟復蘇的貢獻度在下降,但是由於經濟體質所決定,外需,即擴大出口對日本經濟依然生死攸關,是經濟復蘇必不可少的起爆劑。世界經濟的穩定增長是日本經濟持續復蘇的重要前提。眾所週知,目前中國和美國已經成為支撐日本外需的兩大支柱,對中、美兩國的出口約佔日對外出口總量的4成左右。世界經濟、美國經濟的穩定增長,特別是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必將擴大從日本的進口,在外需方面支撐日本經濟的持續復蘇。

3、國際油價上漲對日本經濟影響有限

油價上漲對日本經濟的影響也是很有限的。因為日本積累了豐富的克服石油危機的經驗,原油漲價對國內需求的負面影響很小。另外,日本擁有可供國內半年消費的石油儲備,即便出現危機,也有很大的迴旋餘地。目前的價位尚屬於日本可承受的範圍,完全可以被企業效益的提高所吸收。

從另一方面看,國際油價上漲卻反而給日本經濟帶來了若干正向效應。最近日本消費者物價的微升與原油漲價不無關係。消費者物價的上升對於日本經濟走出緊縮蕭條無疑是有利的。再者,由於油價上漲,人們對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節能技術、節能汽車、節能家用電器等更加青睞,而日本在這些領域居世界領先地位,油價的上漲等於給日本開闢了更寬廣的市場。

4、有望走出緊縮,寬鬆金融政策可能被解除

日本銀行決定解除寬鬆金融政策是鋻於:第一,消費者物價指數與上年同比在零上持續增長;第二,未來發展趨勢也不至於再跌入負增長;第三,對經濟、物價形勢進行綜合判斷。如果日本經濟能按照過去幾個月的增長,其他經濟指標也持續走好,日本銀行便有可能頂住政府的壓力,解除寬鬆的金融政策。屆時零利率政策也可能被逐步解除。

經過十餘年的努力,日本經濟終於走出漫長的蕭條隧道,涉及經濟社會各個方面的大改革終於初見成效。十幾年來日本對研發的投資一直佔GDP的3%以上,在絕對數量上也僅次於美國。居世界領先地位的機器人開發可望在相當程度上解決人口減少帶來的人手不足問題。蕭條期巨大的技術儲備增強了未來發展的後勁。毋庸置疑,改革成果的突現、制度創新和技術儲備的巨大迸發力,預示著中期日本經濟將會出現樂觀的發展。但是,日本經濟面臨的難題也不容忽視。例如,政府部門的財政赤字問題絲毫沒有得到解決。到2005年度末,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長期債務餘額為774萬億日元,與GDP之比達到150%,在主要發達國家中是最高的。金融寬鬆政策和實際零利率政策這種非正常狀況尚未解除。養老金等社會保障制度的改革步履艱難。諸多結構性問題並未得到解決,區域間的差距和貧富差距開始拉大。從微觀層次上看,雖然大企業業績良好,但中小企業仍未擺脫困境。這説明,中長期的日本經濟仍存在很多不確定因素,未來的發展仍然充滿著挑戰。


 
   
列印本頁
好友推薦
發表觀點
相關文章
   
 
版權所有 學習時報社 電子郵件: xxsb@263.net 電話: 86-10-62805131
地址:北京市海澱區大有莊100號 技術支援: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未經書面授權禁止複製或建立鏡像(2004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