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國家大局 思想理論 市場經濟 民主法制 學術思潮 科學技術 中外歷史 幹部教育
當代世界 參考文摘 社會觀察 黨的建設 文化教育 軍事國防 文學藝術 特別專題
 
  準確把握市場經濟的規律性 方栓喜  
 

最近一兩年,關於我國市場取向改革的爭論又開始增多。在我國貫徹科學發展觀、建設和諧社會的新階段,出現了不少的新問題。這些問題的出現都與我們對市場經濟規律的把握有著直接和間接的聯繫。而且,在解決這些問題的思路上,還存在著偏重於市場手段和非市場手段的分歧。在這個特定的背景下,正確認識和準確把握市場經濟的規律性,不僅必要,而且相當迫切。

市場經濟反映了經濟關係中不以人意志為轉移的規律性。比如萬有引力定律,不能因為自己的飛機墜毀了而説它壞,也不能因為宇宙飛船發射成功了而説它好。萬有引力定律與價值規律哪個好,哪個壞?説不清楚。説它是規律性,就是你取消不了萬有引力,不管你喜歡不喜歡,它都會發揮作用,這些作用對人的好處和壞處完全取決於決策者對規律把握的程度。

將近30年的改革實踐歷程告訴我們:我們取消不了市場經濟,因為它是一種規律性。想取消市場交換的規律性,結果是取消不了,反而把經濟關係本身扭曲了,把經濟管死了。

將近30年的改革實踐歷程告訴我們:我們不能憑藉自己的主觀偏好去構造一種我們想像中的經濟學,或者我們喜歡的經濟學。我們曾經按照計劃經濟的思路構造過關於計劃經濟的經濟學,主觀願望不能説不好,要克服市場的盲目性,但這個嘗試不能説是成功的。馬克思主義的實質和精髓其實很簡單,就是我們能夠正確地反映客觀現實,從客觀現實中尋找和發現規律。而不是從自己的頭腦出發,從人們喜歡不喜歡出發來去虛構一種規律性,更不能以主觀世界想像中的一個規律性來替代現實生活中的規律性。

將近30年的改革實踐歷程告訴我們:如果我們承認經濟學揭示的是客觀規律性,那麼,經濟學只能有一套,而不是有許多套。不能和想像中那樣,工人有一套經濟學,農民有一套,商人也有一套,美國有一套,英國有一套,法國有一套。在經濟全球化的過程中,各個國家的治國理念可能有不同,各個階層的主觀願望可以不同,但是經濟學的規律性只能有一套。不然就很荒謬。當然,我們也不能排除任何一個階層可以陳述自己的主觀願望,但是如果不尊重市場經濟的客觀規律性,再好的願望最終也只能落空。

將近30年的改革實踐歷程告訴我們:既然市場經濟是一種規律性,它就必定有其適用範圍,而不是在任何領域發揮同樣的效果。我們看到,市場經濟的規律性在私人産品或者競爭性領域發揮了很好的作用,我國改革開放以來,這些領域得到了充分地發展,逐步由短缺走向了過剩。而在公共産品領域,這些規律性就很難發揮積極作用。但是不能由此説,市場經濟是錯誤的,而只能説,政策決策者把一個領域的規律性錯誤地強加給另一個領域了。我們不能因為發現了市場經濟的規律性就認為可以解決了所有的社會問題,這種一勞永逸的事情是不可能的。相反,我們也不能把其他領域的規律性強加給市場領域。人們爭論計劃多一點還是市場多一點,很明顯沒有抓住問題的要點。因為真正的問題是客觀規律的適用範圍的問題。

將近30年的改革實踐歷程告訴我們:建設和諧社會與市場化改革本身是並不矛盾的,二者是統一的。在社會主義建設的過程中,我們花費了很長的時間和很大的代價才明白了一個事情,就是貧窮不是社會主義。拋棄價值規律,按照主觀願望去搞計劃,去搞平均分配,結果只能是破壞社會財富的創造和積累機制,把蛋糕做小了。沒有多年的市場化改革,我們很難走向小康社會,也很難有資格談論和諧社會的問題。這一點,現在看來,仍然有重申的必要。而當我們正確地把握了市場經濟的基本規律,把蛋糕做大了,政府的手中掌握的資源比較多的時候,才具備了這樣的條件:根據公共需要,運用公共政策按照非市場化的方向實行再分配,讓多數的富人為少數貧困者買單。既不損害效率,也有助於實現公平。

一言蔽之,要反思改革,最有意義的事情應當是反思市場經濟的規律性,以利於更準確、充分地把握並運用它。這才是一個歷史唯物主義者所應當具備的正確態度。


 
   
列印本頁
好友推薦
發表觀點
相關文章
   
 
版權所有 學習時報社 電子郵件: xxsb@263.net 電話: 86-10-62805131
地址:北京市海澱區大有莊100號 技術支援: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未經書面授權禁止複製或建立鏡像(2004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