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國家大局 思想理論 市場經濟 民主法制 學術思潮 科學技術 中外歷史 幹部教育
當代世界 參考文摘 社會觀察 黨的建設 文化教育 軍事國防 文學藝術 特別專題
 
  談當前的文風改造 宋惠昌  
 

——重讀毛澤東的《反對黨八股》

在與一些朋友交談中,深為我們某些人的文風憂慮。重讀毛澤東《反對黨八股》這篇名著,更覺得有必要作出努力,對目前的文風進行一番認真的改造。

當前的不良文風,可以列舉許多表現,突出的是以下四種。

一 牽強附會,思想貧乏。

時下,我們常常可以發現,在不少的大部頭著作中,在那些鴻篇巨制裏,幾乎從頭到尾都是對別人的東西的論證,論證之後再梳理出“一、二、三、四、……”個新“論點”,或者是從某個文獻中“解讀”出幾大“亮點”來。作者自己的思想觀點是什麼呢?對不起,沒有!因為滿篇都是別人的東西,所以,羅列出來的那些“論點”或者“亮點”,總是使人感到有些牽強附會,甚至有的文章在拼湊各種“點”的時候,明顯看出是在搞文字遊戲。牽強附會的文章,必然思想貧乏。怎麼“治”這樣的文風病呢?根本的辦法就是實實在在地拿出自己的東西來,實事求是地寫出自己的思想觀點,拿出自己的創見。寫不出來怎麼辦?最好的辦法就是暫時不寫。

這種“思想貧乏”的一個重要表現形式,是應景式的、表態式的官樣文章氾濫成災。這一類文章往往是沒有多少實質內容,然而卻是形式鋪張,不惜大量運用一些“最高級的”形容詞,以嘩眾取寵。對這樣的文章,雖然我們不能一概而論説作者的態度不真誠,但是,卻總是給人一種“虛”、“假”的感覺。人們的經驗説明,文風中的“虛”、“假”之病,往往是很頑固的。要真心誠意想改掉這樣的文風病,就要下決心剷除陳舊的官場習氣。

二 居高臨下,官氣十足。

我們在讀那些大塊政論文章時,常常産生出一種好像是在“仰視”作者的感覺。因為,一看文章就覺得這些作者是以“絕對正確”的“馬克思主義者”自居,他們所用的往往是一些“指令性”語言,似乎是一個首長在對下級做“指示”。 所以,人們看了這樣的文章之後覺得好像是在受“長官”訓斥。其實,如果細心讀一下這類作品,就可以發現他們由於沒有自己的思想,所以拿不出什麼像樣子的貨色,於是就只能是“裝腔作勢,藉以嚇人”了。他們的本意很可能是想宣傳馬克思主義,但是,由於這樣的“官腔”,卻使讀者頓生反感。其實,這種自以為高明、沒有真貨色而又盛氣淩人的文章,讀者卻偏偏是不買賬的。為什麼會産生這樣的效應呢?原因很簡單,是因為文章的作者缺乏對讀者的起碼尊重,沒有現代政治文明所要求的平等觀念。

人們還經常發現,這類文章的刊登方式,也是官氣十足的:不管文章的性質和內容如何,卻一定要按署名作者(因為有不少這類文章是捉刀之作)的官職級別排列,在版面安排上必須明顯反映出作者官位的高低。在這種情況下,編者的苦衷我們自然是理解的;但是,畢竟應該承認,新聞著作界的這種現象,不能不説是一種低級、庸俗思想作風的反映,而這樣的思想作風及其表現形式,最可怕的一個後果是使我們越來越脫離群眾。所以,剷除這種文風病的根本途徑,就是一定要從根本上改革我們的“官本位”體制,自覺剷除各種各樣的特權意識,培養自己的民主思想作風。

三 語言枯燥,毫無文采。

與前兩個特徵相聯繫的是,一些人總是遵循某種固定的模式,按照一種“格式化”的方法進行寫作,使用的是所謂“標準”的語言,於是寫出的東西往往都具有僵硬刻板的特點。毛澤東當年曾經把這種黨八股式的文章形容為“語言無味,像個癟三”。其實,當年那個“癟三”,儘管難看,畢竟還有點生氣,我們現在所説的這種官老爺式的文章,不但語言無味,面目可憎,而且毫無生氣。這種格式化的、僵硬刻板的、味同嚼蠟的東西,怎麼會受讀者的歡迎呢?

孔夫子説過:“言而無文,行之未遠。”也就是説,沒有文采的作品,不論你的思想如何重要,其影響也是有限的。那些認為只要我的觀點是馬克思主義的,至於文章是不是有文采,那是無關緊要的,這樣的思想顯然是錯誤的。當然,一篇文章有沒有文采,很重要的方面是由作者的文化素養和知識積累程度決定的。此事雖然並非一朝一夕之功,但是,只要進行多方面的努力,下功夫磨煉,總是能夠有效的。

四 長篇大論,空洞無物。

寫這樣的文章的作者由於“地位特殊”,往往是自以為比讀者高明,覺得自己是天生的“馬克思主義教育者”,而群眾則是需要“爭取”的對象。於是,就必須把儘量多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灌輸給一般群眾,儘量使讀者多接受自己的一些“訓導”。這樣,他們的文風病就産生了:文章總是越寫越長,講話、報告等等,也是拼命拉長篇幅。對一些人來説,寫長文章、做長報告,已經成為一個相當頑固的“習慣”了。這樣的文章或者講話中本來就沒有多少真貨色,變長了,也自然就更加空了。其結果是什麼呢?讀者往往是一見到這樣空洞無物的長篇大論,就沒有“勇氣”讀下去了。

毛澤東在談到這個問題時曾經諷刺説:“為什麼一定要寫得那麼長,又那麼空空洞洞的呢?只有一種解釋,就是下決心不要群眾看。”可見,之所以形成這樣的文風病,如果挖根源的話,是由於作者寫文章的時候,不是為讀者著想,不是為群眾著想。要改造這樣的文風病,一個根本的途徑就是不斷增強自己的群眾觀念。

我們已經説過,文風之病實質上是思想作風之病的一種反映,所以,改造文風的根本出路,就是要認真改造我們的思想作風。那麼,就文風改造這一任務來説,應該從哪些方面著手呢?一個是改造思想作風,一個是提高思想表達的水準和技巧。要而言之,就是實事求是,改革 “官本位”體制,剷除舊式官場習氣,克服特權意識,培養現代政治文明所要求的民主思想作風,不斷增強群眾觀念;同時還要“親自”在文化素養和文字功夫上進行長期磨煉。我們的編輯也要敢於在文風問題上把好關。


 
   
列印本頁
好友推薦
發表觀點
相關文章
   
 
版權所有 學習時報社 電子郵件: xxsb@263.net 電話: 86-10-62805131
地址:北京市海澱區大有莊100號 技術支援: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未經書面授權禁止複製或建立鏡像(2004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