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國家大局 思想理論 市場經濟 民主法制 學術思潮 科學技術 中外歷史 幹部教育
當代世界 參考文摘 社會觀察 黨的建設 文化教育 軍事國防 文學藝術 特別專題
 
  作為社會輿論紙幣的媒體 胡森林 王思思  
 

馬克思和恩格斯在談到報刊的傳播特點時説:“報刊是作為社會輿論的紙幣流通的” (《馬恩全集》中文版第7卷523頁)。這一論述,形象而又生動地説明瞭報刊的社會職能。關於紙幣的流通特點,馬克思曾指出:“紙幣流通的特殊規律只能從紙幣是金的代表這種關係中産生。”這一規律簡單説來就是,紙幣的發行限于它代表的金(或銀)的實際流通數量。由此可推斷出馬恩比喻的含義:報刊在社會中的發行狀況,取決於它反映社會輿論的程度,就像紙幣必須代表金或銀才能在商品交換中流通一樣。

報刊只有反映輿論,表達輿論,才能得到讀者的認同和信任;報刊關注受眾的各種需求,才能受到受眾的青睞和喜愛,這是新聞行業必須遵循的規律。媒介産業是內容産業,報刊出賣的是內容,表現為各種新聞資訊和服務資訊。讀者是它的“買主”。報刊只有用自己的正確言論和真實報道,客觀公正地表達社會輿論,才能取信于讀者。馬、恩據此得出的結論是:“人民的信任是報刊賴以生存的條件。”(馬、恩:1850年11月,《國際述評(三)》)

輿論是在特定的時間空間裏,公眾對於特定的社會公共事務公開表達的基本一致的意見或態度。從社會心理學的觀點看,輿論所實現的功能是以公開表達的集合式的公眾意見直接或間接干預社會生活,這是由其“民意表達和民眾力量的顯示”的本質特性規定的。觀察一個報刊的社會作用,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從它與社會輿論的關係來解讀。馬克思把報刊同“公眾輿論”的關係比作驢同“驢背上的袋子”的關係。在馬克思看來,報刊的社會功能應該包括引發輿論、進行輿論監督、給受眾提供一個社會現狀的真實寫照,從而促進社會的公平和進步。

報刊實現上述職能,需要加強對社會輿論的反映,使人民群眾的各種輿論都能得到有效表達、健康發育和順利整合。通過“呈現”新聞事實,將報道的焦點放在與人們切身利益息息相關的主題上,放在社會公共問題上,通過“議程設置”的方法,使某些問題得到公眾的關注,甚至成為公眾的焦點。馬克思和恩格斯雖然只説到報刊,其實這一規律對所有媒體形式都是適用的。媒體是輿論的産物,又必須表達輿論,傳遞輿論。媒體的生命表現就在於它與輿論間的不斷作用。即使一定的權力組織規定了某家媒體的特殊地位,一旦將它交給輿論,它地位的高低只能取決於它代表輿論的程度,依靠行政命令增加的發行量並不能説明輿論對它的信任程度。

要注意的一點是,不能把媒體所傳播的意見、態度、情緒等直接等同於社會輿論。社會輿論的主體是公眾,只有當媒體所傳播的意見、態度、情緒等真實反映社會輿論,併為公眾所接受時,才能成為社會輿論的代表,真正成為“輿論的紙幣”。有學者分析過兩種“輿論場”:一種是主流媒體著力營造的“媒體輿論場”,一種是人民群眾議論紛紛的“口頭輿論場”。在分析這兩種輿論場的關係時,如果兩個輿論場根本不能重疊,那麼,主流媒體就有喪失輿論影響力的危險。這很好地説明瞭媒體反映社會輿論的重要性。媒體首先要正確反映社會輿論,不能正確反映社會輿論,就如同缺乏含金量的紙幣,只會貶值。

新聞媒介履行的是面向公眾的大眾傳播,對社會全面開放,其傳播覆蓋面廣、公開性程度高,同時又是持續、大規模的運作。因此,公眾很自然地在新聞媒體上發表意見和觀點,進而形成輿論並在媒體上廣為傳播。新聞媒體因其具有的最直接、最經常、最普遍地反映公眾意見的輿論表達作用,逐漸從單純的表達渠道成為公眾代言人,扮演了公眾論壇和民意代表的雙重角色。但是,社會輿論並非是單一的,而是具有複雜的內容和多種表現形態的。任何一個媒體都因要凸顯自身的特點、風格和編輯方針,而不可能做到完全反映所有社會輿論。因此,任何媒體所反映的社會輿論又都是建構的。在同一輿論環境下,不同媒體的反映可以表現為不同的議題、意見、態度和情感,但不同媒體所反映的議題和意見的集合,就構成了社會輿論的整體,這就是馬克思所説的“報刊的有機運動”。

“報刊作為社會輿論的紙幣流通”這句話其實還有著另一種意思,即報刊對於社會輿論而言,具有流通的仲介作用,它所承載的社會輿論的價值(就像紙幣代表著商品的價值),只有在流通中才能彰顯出來。當今社會流通的紙幣,是一種貨幣符號,或信用貨幣,是代表金屬貨幣在執行流通手段職能,它本身不能像金屬貨幣一樣,在超過流通需要時貯藏起來,而必須不斷流通才具有價值。馬克思把報刊比作紙幣而不是貨幣,所強調的正是它的流通特性,即報刊不僅要通過反映社會輿論從而使自己具有“含金量”,還應該讓它所反映的社會輿論得到及時傳遞,廣泛流通,從而使自身的價值得以實現。

報刊是實現資訊溝通的有效載體和渠道。如果媒體不能有效地反映社會輿論狀況,同時很好地提供公共資訊以滿足公眾的知情權,將會産生消極的輿論引導。目前我們一些報刊在資訊流通上遠沒有達到理想狀態。這有多方面的原因。各種利益特別是各種地方利益對於涉及自身的正常媒介監督不予合作,甚至有意干擾。有的阻撓媒體對災難新聞的正當報道,忽視民眾的知情權,以至於不少媒體將報道突發性災難新聞視為禁區,不願觸及。一些本來有義務向社會公開資訊的公共機構,將某些資訊作為專權壟斷起來。同時還存在一種現象,世界各國的行政系統都有為掩飾問題而封鎖資訊的傾向,如日本就曾經掩飾艾滋病問題,法國掩蓋血庫污染也曾引發風潮。但是當今社會已步入全球化和資訊化,網際網路已經改變了傳播的格局,網路上的人際傳播和全球資訊的快速流通使得輿論一律難以實現。如果人為阻止資訊的正常流通,公眾更會染上資訊饑渴症,而傳言也會趁虛而入進而極度氾濫,造成輿論偏差。


 
   
列印本頁
好友推薦
發表觀點
相關文章
   
 
版權所有 學習時報社 電子郵件: xxsb@263.net 電話: 86-10-62805131
地址:北京市海澱區大有莊100號 技術支援: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未經書面授權禁止複製或建立鏡像(2004年3月25日)